从图中可以看到,虽然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超过50%,但与美国、日本相比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与此同时,在企业互联网使用率高达95%的情况下,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还需进一步加强。这种高成长空间也给予了我国企业在跨界互联网上的很多想象空间。而且我们也认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中国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会发生全新的变化,中国企业能发生跨越式发展。这一点从现有的企业商业模式与互联网技术发展路径的相互对照中能窥见一二。
我把互联网技术与企业跨界融合的进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人工化阶段、信息化阶段、智能化阶段,三个阶段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催生着企业新商业模式的出现。
人工化阶段对应的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互联网和商业的交叉在国内基本上处于零状态,当时企业无论是内部沟通、外部贸易基本上全依赖人工录入、查找、线下交流等单一路径完成,效率是非常低下。后来在本世纪初的前十年,以阿里巴巴、慧聪网以及一些垂直型行业的网站上线,引导了一批中国中小企业开始规模性利用互联网去寻找贸易信息。当时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贸易信息的搜寻形式就形成了中国电子商务的雏形,与企业有关的是B2B、B2C两种。
在这个阶段中小企业,完成了从线下到线上互联信息的拓展,为贸易市场打开了广阔的商业空间,我们也称之为信息化阶段的开始。后来经过2013年前后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率以及云计算市场的高速发展,一些基于新商业模式SaaS、PaaS、IaaS等新的企业开始出现,中国企业级服务市场在2015年后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此时企业在应用各类SaaS软件过程中产生了海量的用户数据,传统的技术架构并不能对这些数据进行精细分析,解决需求就驱动了大数据技术向应用层延伸,可以看到这两年大数据和企业服务一直成为企业更新商业模式聚焦的话题,数据给予企业赋能变成了一种现实,之后随着SaaS、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企业中的普遍接受,一些新技术比如说物联网也开始出现并规模的投入使用,物联网对于供应链后端来说解决精细化生产问题,对于供应链前端来讲解决的是产品升级问题,这一切催生了如今经常谈到的C2M、S2B2C等商业模式。此时中国企业的发展开始全面进入智能化阶段。近一年来AI以及未来投入使用的5G都将会在企业商业模式变革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比如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上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智能化生产,在降本增效、数据挖掘、企业决策、生产管理上都有着直接的效果。我们会相信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伴随着A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相互叠加及成熟也正在出现。
通过对企业与互联网的各类技术不断融合所产生的新商业模式回顾,我认为有两种最为基本的商业模式共同推动了我国企业级市场的发展,一种是基于交易型的B2B商业模式,主要是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贸易提供降本、增效、扩市场作用;一种是基于软件服务型的SaaS商业模式,以工具属性切入产业供应链各环节并提供支持,比如进销存管理的ERP,客户关系管理的CRM等等,这一切都是互联网时代给产业所带来的利润新突破点,给予企业发展的新动能。
在这里我重点分享下, B2B商业模式在我国企业级市场的发展路径。
从时间维度上来说,自1999年阿里开展B2B业务算起,到2012年阿里B2B在香港退市为标志作为我国B2B发展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B2B主要在讲信息、资讯、商业推广,平台帮助交易双方完成更好的信息对称,也称之为B2B1.0阶段。2013年后,一批以线上交易为主要目的的B2B平台开始出现,此时的交易平台在商业模式讨论上更多是关于“撮合与自营”问题,此种商业模式在2015年出现了爆发高峰,在业界2015年也被称为B2B2.0的爆发元年。从2016年开始,我们再讨论B2B商业模式时,已经不单单只考虑信息、咨询、撮合、自营等问题,此时的B2B模式更多的是一种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一种从交易向服务的转变,如何为产业链上的交易双方提供增值服务以及平台怎样建构交易时代的盈利模式成为新的讨论焦点,这个时候B2B也进入一个相对理性的产业下沉期,会持续到2019年。
接下来围绕B2B和SaaS商业模式分享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一家钢铁电商平台——上海钢联。这家企业成立于2000年,成立之初一直专注通过互联网第三方平台为钢铁市场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商业信息、企业宣传、商情发布和搜索等服务,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B2B1.0。这家企业在2011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后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在2013年基于钢铁现货交易平台——钢银电商(2008年钢银电商成立,是国内第一家成立的钢铁电商平台)上线。发展至今,钢银电商的“融资+寄售”模式已经稳定成熟,特别是在今年钢价市场的波动下,盈利面并不受到影响,根据最新财报(股票代码:835092)显示,目前已经实现全面持续盈利。
从钢铁咨询向钢铁交易领域的开拓,基本上囊括了我国B2B1.0到2.0的整体发展路径。
此时的钢银电商专注为整个钢铁产业链上的贸易主体提供交易及供应链服务,比如让上游钢厂、钢贸商抓住更多的终端用钢企业,我们都知道钢铁行业的长尾效应特别明显,并且贸易商的层级角色较为严重,钢铁电商的出现让下游用钢企业高效率的找到了上游精准的钢铁供货方。所以这种商业模式让钢铁的采、供需求进行直接对接,大幅度的为钢铁行业在节能减排的行政压力下节省了大量成本,从而在提高上游钢厂利润同时,也减少了下游用钢企业的进货成本。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基于互联网而搭建的交易型电商平台为整个传统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接下来这个案例主要讲的是为企业提供SaaS服务的SCRM。
我们都知道企业的营收多来源于所服务的客户以及潜在用户群体,那么应该怎样去扩大企业用户群体并寻求精准客户,是每个企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传统的CRM就是为企业提供整体的业务流程及管理,包括外勤管理、销售管理和售后的客服服务等,更加偏重销售人员和售后服务管理,是一种节省销售成本开支的管理。
与CRM不同的是,SCRM更加侧重售前的客户挖掘和售中、售后的双向互动,在客户开源上去进行精准营销。这幅图展示的是一家专门提供SCRM的企业——腾讯企点,2016年6月上线,作为腾讯在企业级市场上的布局带着其强大的社交基因、精准化数据处理能力和强渗透性的场景能力,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客户关系管理变革。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实现了企业与消费者的全程参与互动的社交关系闭环,真正去赋能企业实现“沟通”与“打通”。
从这两个典型企业的商业模式简要分析可以看到,互联网所给予企业的能量不单单激活了企业营收,利润增长点,更重要的是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正在改变着中国数千万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