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我进院以来,就和边院长一同共事,他既是我的领导,更是我的师父。师父最常和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一起再商量看看”,整整23年啊,我只要看到他、听到这句话,心就踏实了。
还记得2001年,那时,我们一起在新城法庭工作,我是书记员,他是审判员。两年间,法庭受理了大量电话费纠纷案件,电信局起诉拖欠电话费的居民,案件标的有几块钱、几十块,最多的不过二三百。当时法庭一年受理案件总共才三四百件,可涉及电话费的纠纷就有大几十件。
案情简单、矛盾不大,师父却不急着判。他带着我挨家挨户到拖欠电话费的居民家里,一家家做工作,他说:“老百姓日子好过了,电话成了必需品,这个月判了,下个月再欠费怎么办?再判一遍吗?
让老百姓从心里接纳、认可,才是根本。
”
那时候交通还不太便利,乡间小路难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他是个爱干净的人,灰里来土里去,却没见他皱过一下眉。
村民的家散落在各村各组,顺利的话,我们一天能跑十几家,不顺利的话只能三四家,有时候家里找不到人,他就带我去田里找。乡亲们抵触情绪很大,见着我们也不愿搭理,师父不气不恼,笑着找话题和大家拉家常,渐渐地,村民们的心房被打开了,他就趁机把法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大家听,村民们也从懵懵懂懂到点头回应。每次回程的路上,他也不休息,
耐心给我传授和百姓打交道的方法
,这些“实战经验”都是他多年积累下来的“干货”,也毫不吝啬倾囊相授,让我受益匪浅。
后来,我被任命为审判员,他是我的庭长;我任庭长后,他又成了我的分管领导。工作上,他是“严师”,要求极其严格,但总会在大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这些年,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他的鼓励与鞭策。生活中,他又是“益友”,他关心身边的所有人,引导我们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又言传身教地不断感染大家。他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有时候是嘴唇上扬的微微笑,有时候,是眼角眉梢都弯起来的大笑,
每每看到他的笑容,我也会跟着阳光起来。
在师父牺牲前的三个月里,每个周一下班后,我们都要一起参加中院召开的破产审判工作点调会,围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讨论进度、分析指标、谋划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12月11日,是师父最后一次参会,会后他笑着跟我说:“今年的任务基本完成,2024年任务和压力更大,还得继续加油!”
可如今,他却再也无法带领我们继续加油了。
直到现在,我还无法适应他不在的日子,遇到问题了,
总想去敲敲他的门
,每当回过神来,总是忍不住落泪。我的师父,再见了,真的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