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五道口
有用、有趣、有深度。专业团队追踪全球财经热点,精选影响您财富的资讯。优质阅读体验,投资必备神器。Read less, know mor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HINADAILY  ·  China丨Tech to play ... ·  昨天  
CHINADAILY  ·  跑鞋,是越贵越好吗? ·  2 天前  
求是网  ·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  3 天前  
政事堂2019  ·  山海万里路,不凡少年游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五道口

高考作文仅得6分,却被985名校破格录取,入学两年后:教授宁可辞职也不教他

金融五道口  · 公众号  ·  · 2024-06-10 00:00

正文

请大家 点击图片上方 财金新天地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作者 / 知否大叔
来源 / 知否大叔 (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不知不觉,新一年的高考又来了。

全国各地的城市,不约而同发起“禁噪令”,开启静音模式。

大家用行动为考生加油鼓劲,祝愿考生能够金榜题名。

十年磨一剑,今朝露锋芒。

一瞬间,我想到了2009年,那个火遍全网的四川考生。

走红网络,并不是因为他的分有多高,答题思路有多清晰, 而是因为他用甲骨文写下了一篇800字篇幅的作文

要知道,迄今为止被解读成功的甲骨文,只有2000多个。

能用甲骨文写下一篇800字作文,可见这位考生的古文字功底有多深厚。

他就是黄蛉。

虽然这篇作文当时得分仅6分,但 因为媒体的报道,这篇作文在全国引发了热议,他 也因此 被名校特招录取。

当年,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少年能在甲骨文领域中闪耀光芒,成为守护者和传承人。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人们的意料。





1989年,黄蛉出生于四川的一个普通家庭。
幼时,父母外出打工,他成了村里的留守儿童之一。
因为缺少父母陪伴,黄蛉变得特立独行,经常一个人跑到村后的庙宇玩。
庙里有一个大钟,钟上刻着奇奇怪怪的文字。
一来二去的,他对钟上的文字产生了好奇。
后来才知道,那是甲骨文。
从此,兴趣一发不可收拾。
别的孩子爱看小说漫画,他爱看古书和诗歌。
有时,他为了寻求内心的宁静,还会在班里练习打禅和看佛经。
如此特立独行,被班里同学称为“怪人”。
对此,黄蛉不以为然,只是自顾自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因为大量时间都用在了研究文言文和甲骨文上面,导致许多功课没有跟上。
所以,他的第一次高考以失败告终。

落榜后,黄蛉没有难受太久就选择了重战高考。
也就是这一年,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 语文老师蒲体超。
蒲体超是一位非常热爱古文字的老师,发现学生黄蛉对此也感兴趣,内心非常惊喜。
他对黄蛉倾囊相授,两人相见恨晚,关系亦师亦友。
高考快来临时,黄蛉感到了压力。
每当学累了,他就会看甲骨文提神,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
知识点难记,他还试着用甲骨文的方式加深记忆。
对甲骨文的痴迷程度,可见一斑。



2009年高考前夕。
同学们都在讨论,怎样才能在作文中别出心裁,写出好文章获得高分。
蒲老师听到后,不赞同地摇摇头。
“别出心裁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头和结尾。
高考的阅卷老师,一般只有几十秒的时间去阅读作文,只要把开头和结尾写好了,就不愁高分。”
同学们都了悟似地点点头,唯有黄蛉觉得用几十秒评判一篇作文的好坏很不公平。
语文考试当天,为了让阅卷老师认真看自己的文章,他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
“我能不能用甲骨文写一篇作文?”
这个想法可以说是非常冒险,而且他是二次高考,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
但黄蛉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提笔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800字的甲骨文作文。
等到阅卷老师看见这篇古文字作文时,当场惊呆。
因为这名阅卷老师,一个字也不认识。
高考是非常严谨的,阅卷老师不能在看不懂作文的情况下随便给分,于是决定将这篇作文上报。
为了解读这篇文章,相关领导请来了四川大学研究古文字的教授。
在教授的帮助下,考生的整篇作文被翻译出来了。
专家认为这篇作文只有题目符合题意,内容跑偏了,甚至还出现了大量的语句不通顺。
所以,这篇甲骨文最后只得到了6分。
当黄龄6分的甲骨文作文被媒体报道出来后,顿时引发全国热议。
要知道, 当时国内能够被翻译的甲骨文只有一千多个 ,黄蛉能用八百多个,可见在这方面研究有多深厚。
网友纷纷表示,年少天才,天赋异禀。
可因为6分的作文,黄蛉最终的高考成绩只有428分。
这说明黄蛉又一次考砸了,连个二本都上不了。
当语文老师蒲体超知道后,用痛心疾首来形容当时的心情也丝毫不为过。
“黄蛉平日谦和低调,怎么会在高考作文的刀锋上狂舞?”
蒲老师想不明白,但蒲老师很护短。
他让黄蛉用甲骨文把当时写的作文又写了一遍,然后发现黄蛉根本没有偏题。
而且绵阳教科所的专家也认为,这篇文章的立意,拿个48分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蒲老师连夜在网上呼吁:
善待甲骨文,善待黄蛉!


因为蒲老师的呼吁,和其他专家的不同意见,这篇文章到底应该给多少分,成为了全国诸多学子和教育者的一个讨论热点。
大部分人觉得应该珍惜这位人才,呼吁高校能够破格录取他。
这时,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邀请黄蛉报考,提出可以免除他的学费。
就在黄蛉要答应这个学校的要求时,蒲老师告诉了他一件事。
正是这一年,复旦大学的刘钊教授破格录取了一位酷爱古文学的三轮车夫。
那位三轮车夫名叫 蔡伟, 只有高中学历,因为潜心钻研古文学,被复旦大学录取为2009届博士生。
听过蔡伟的事迹,黄蛉眼前一亮,也动了这个心思。
接着,蒲体超带着黄蛉去上海,来到复旦大学见到了刘钊教授。
刘钊教授虽然意外一个黄蛉能认识这么多甲骨文,但还是委婉地表示了拒绝。
他说: “黄蛉,你很有天赋,一个高中生就有这样的爱好,是值得肯定的,你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你上了大学一定要好好学习,把古汉语的知识基础打牢, 本科阶段录取不了你,但如果你日后想要考研的话,我可以帮你推荐,也可以报我门下 。”
面对复旦大学的拒绝,黄蛉有些失落。
但就在这时,四川大学 组织了一批古文字专家,对他进行了测试。
没想到,黄蛉的实力还算过关,测试非常顺利。
随后,他收到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当时,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是川大内的三本院校。
川大保证,会时刻关注他的成长。
2009年9月13日,黄蛉前往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报到,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
从那开始,在川大和川大锦城学院的联合培养下,川大为黄蛉量身定制了一套学习方案。
两年后,川大更是直接破格让他实现了从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 成为了真正的一本生,转入川大历史学院,主攻古文字方向。
而且,还返聘了原本已退休的川大历史学院教授何崝,对黄蛉进行一对一教学。
这待遇,不可谓不优厚。
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何崝教授回来不到两个月,就向校方递交了辞职信。
“这个学生我教不下去,你们另请高明吧!”



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原因的。
原来,何崝教授在和黄蛉接触过后,发现黄蛉没有他想象的那样谦逊好学,而且在古文字方面的造诣也没有媒体说得那么高。
经过在锦城学院两年的系统学习,黄蛉对于古文字的辨别能力也只是停留在阅读和背诵阶段,对甲骨文的破译完全不懂。
这个水平,跟普通学生没有任何区别。
既然如此,对他一对一指导的意义又在哪里?
再加上,黄蛉总爱在媒体面前吹牛。
“我教他的是先秦文献和古文字方面的东西。但是在接受采访时,他竟然信口开河说自己会读《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什么著作?这是南北朝时刘勰的著作,这个跟我们的古文字研究没有多大的联系。
连《文心雕龙》都读得懂了?这是在吹捧自己。
何况这本书,也和我们的古文字研究没多大关系。”
经过多方面的考虑,何崝教授决定提交辞呈,不再教黄蛉。
记者采访黄蛉之前在锦城学院的文传系主任毛建华,毛主任说:
“当年,黄蛉连三本都没有考上,但川大看中他的甲骨文方面的造诣便特招进来。”
“在锦城学院,比黄蛉优秀的学生有很多,他们都是通过考研的形式进入川大,黄蛉是我们学院第一个破格进入川大的。说心里话,“两级跳”也对他人不公平。”
对此,四川大学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但此事之后,黄蛉便不再接受媒体采访,消失在了公众视野。
随着时间流逝,彻底淹没在了茫茫人海中,销声匿迹。
转眼间,多年过去了。
我试图在网上通过各种方式查询黄蛉的现状,再无音讯。

写到这里,黄蛉的故事也就告了一段落。
仔细想想,黄蛉能有这么一个结局也不足为奇。
甲骨文重在破译,而不是识读。
只要用心,认识并记住那些已经被破译出来的甲骨文其实不难,更何况,黄蛉用的时间也不算短。
但破译就不一样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CHINADAILY  ·  跑鞋,是越贵越好吗?
2 天前
求是网  ·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3 天前
政事堂2019  ·  山海万里路,不凡少年游
3 天前
携程每日特惠  ·  这才叫泡温泉,你那个顶多叫洗澡!
8 年前
狼族摄影  ·  男人最帅的POSE居然是……
7 年前
总裁俱乐部  ·  就算再穷,这些钱也一定要花!
7 年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魔術師到黑人社區變魔術,黑人兄弟真是捧场啊!
7 年前
Python新手营  ·  理解梯度下降算法?so easy!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