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66岁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造影提示RCA近段以远CTO病变,LAD向RCA远端提供侧支循环,LM、LAD弥漫狭窄,LCX近段狭窄。术者在微导管支撑下尝试不同导丝,顺利开通RCA闭塞病变,串联置入3枚支架;1周后处理LAD及LM病变,从造影看,结果是满意的。患者血栓弹力图提示氯吡格雷抵抗,且病变复杂、支架置入数目多,替格瑞洛是首选的强化抗血小板药物。
病史资料(女,66岁,70 kg)
就诊时间:
2017年5月。
主诉:
间断胸闷10年,再发加重1月。
现病史:
10年前活动时出现心前区憋闷,呈压榨性,持续2~3分钟,休息后缓解,未予诊治。1月前,上述症状发作频繁,每次持续3~5分钟,发作时伴左上肢酸沉感,咽部紧缩感,就诊于当地医院,造影显示“右冠脉近端闭塞,回旋支纤细,前降支近中段重度狭窄”,由当地转入我院。
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病史1年。
既往史:
高血压病病史1年,最高160/90 mm Hg,间断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
体格检查:
体温36.6℃,脉搏95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9/86 mm Hg。 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自动体位,平卧位。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5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明显水肿。
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谱 正常;CRP 53.8 μmol/L;WBC 9.12×10
9
/L,N 61.2%,HGB 151.10 g/L。
入院心电图:
窦性心律,下壁导联ST段轻度压低。
彩超报告:
二尖瓣少量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初步诊断
诊断: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Ⅲ~Ⅳ级(CCS分级)。2. 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
危险评估:
冠脉造影提示三支病变,既往高血压病,心电图呈缺血性ST-T段改变,GRACE评分中危患者。
给药情况:
阿司匹林100 mg po qn;氯吡格雷片75 mg po qd;阿托伐他汀40 mg po qn;琥珀酸美托洛尔片47.5 mg po qd;培哚普利片4 mg po qd;芪参益气滴丸1包 po tid。
冠脉造影
造影时间:
入院后第5天。
冠脉造影:
右冠脉近段以远100%闭塞,侧支来自左冠,左主干开口至前降支中段50%~95%狭窄。
造影结论及应对策略:
右冠脉近段以远100%闭塞,侧支来自左冠,左主干开口至前降支中段50%~95%狭窄。拟先处理右冠脉,择期处理前降支。
第一次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
入院后第5天。
手术过程(一):
微导管,导丝:BMW,Fielder XT,Gaia 1
st
、Gaia 2
nd
、Gaia 3
rd
,Conquest Pro。
手术过程(二):
导丝通过。
手术过程(三):
支架定位,从远至近,Excel 2.5×36 mm、Excel 2.75×33 mm,Helios 3.0×38 mm。
最终结果:
右冠脉术后造影。
第二次手术过程
手术时间:
入院后第12天。
手术过程:
Guiding:EBU 3.5;导丝Fielder FC,球囊2.0×15 mm。
最终结果:
前降支术后造影。
PCI术后及随访
术后给药情况:
阿司匹林100 mg po qn;替格瑞洛180 mg 负荷剂量,之后90 mg po bid;阿托伐他汀40 mg po qn; 琥珀酸美托洛尔片142.5 mg po qd;培哚普利片4 mg po qd;芪参益气滴丸1包 po tid。
血栓弹力图:
ADP抑制率:2%,AA抑制率57.7%,ADP的MA值71.8 mm。提示氯吡格雷抵抗,有高缺血风险。
病例总结
病例特点及治疗策略:
1)特点:右冠脉近段以远100%闭塞,侧支来自左冠,左主干开口至前降支中段50%~95%狭窄。冠脉病变复杂或手术操作复杂,死亡风险高(主干、开口、分叉、长病变、钙化、CTO)。2)策略:IABP备用,对侧造影提示,正向通过为主,若PCI失败,考虑行CABG。
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
1)冠脉血管病变复杂,支架置入较多,且长病变,支架内新鲜血栓风险高。2)存在氯吡格雷抵抗。
新指南对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推荐:
医师介绍
李兴渊,医学硕士,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现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病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委员。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衰、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肺栓塞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高血压急症等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擅长以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心衰。参与国家重大攻关项目“973”课题/国家“十一·五”课题各一项.参编专著4部,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
二维码(扫一扫即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