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据中国证券报(公众号:xhszzb)记者获悉,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正研究制订系列方案,在降低民间融资困难和风险、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提高PPP项目落地成效等方面酝酿出台具体措施,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民间投资增速在6月份达到高点后已连续两个月回落。
民间投资经历短暂回升后继续回落,原因何在?
“价升量缩”,基础不牢,是民间投资增速在短暂回升后继续回落的原因。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趋稳态势,加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PPI出现了由负转正走势,促使民间投资增速见底回升。但此轮经济回升过程中,需求虽有回暖,工业品销量几乎没怎么增加,工业品价格却飙升很快,量的弹性让渡于价的弹性,表现为“价升量缩”。
投资意愿低。虽然目前国内经济增长平稳,海外需求恢复,但民营企业对这种向好趋势能否持续没有太大把握,因此,投资相对谨慎。
制约民间投资的一些瓶颈仍然存在。一是“隐性障碍”依然存在;二是企业运营成本仍然偏高;三是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有些政策过于原则、不易落地;有些地方落实中央政策缺乏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有些优惠政策手续繁琐、办理效率低。
先是国务院办公厅委托国家行政学院,于今年6月到8月,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了第三方评估。
紧接着,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破解融资难题、为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等10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方针和政策要求。
有了方针就相当于有了顶层设计,接下来就是制定具体方案,细化措施。
据悉,目前发改委等部门已经开始研究制订系列方案,细化激发民间投资的各项具体举措,相关政策会陆续出台。
业内人士透露,在降低民间融资困难和风险方面,地方政府可能会出面成立民营企业投资基金和政府性基金,专门针对民营企业进行资金支持;在提高PPP项目落地成效方面,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对于社会资本兴办非营利性教育、医疗和养老机构,给予与公办机构同等的支持等。
国家发改委将对照《指导意见》加强督导检查,并组织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清理核查和政务失信专项治理两个专项行动。此外,发改委将狠抓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及国家行政学院开展的第三方评估落实工作,抓紧研究制订整改落实方案并加快整改进度。
重点看第三条: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轨道交通装备、“互联网+”、大数据和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链长、带动效应显著的行业领域,在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时积极吸引民营企业参与。
发改委已明确,国家级新区要在激发民间投资上发力。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民营资本的参与热情提升,未来高端制造行业将率先获益。
去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民间投资。接受中国证券报(公众号:xhszzb)记者采访的一些民营企业表示,这些政策对提升企业投资信心和意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制约民间投资的一些瓶颈仍然存在。
“融资依旧难,” 湖北一民营冶金材料企业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由于企业规模小,除了用自己的私人房产抵押贷款外,没有其他融资渠道。虽说政策出台较多,但银行贷款门槛对企业来说仍然过高,贷款基本贷不到,投资自然会减少。
除融资难、融资贵外,民间投资依旧面临一些老问题。今年6月到8月,国家行政学院对“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了第三方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制约民间投资的“隐性障碍”仍然存在。民营企业在进入电力、军工等领域时要求具备较高的业绩经历和资质许可;在申请办学、办医时对教师数和医师数的要求有互为前置之嫌。另外,企业运营成本仍然偏高,土地成本、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各种评估、评价、检验、检疫、检测等名目繁多,收费偏高。物流总费用占比过高,交通罚款不够规范。此外,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有些政策过于原则、不易落地;有些地方落实中央政策缺乏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有些优惠政策手续繁琐、办理效率低。
政府在减少市场准入的“隐性障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政策可操作性等方面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虽然民间投资增速回落对实现2017年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影响不大,但如果2018年民间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则稳增长压力肯定会增加。”李迅雷说。
为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破解融资难题、为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等10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方针和政策要求。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日前透露,国家发改委将对照《指导意见》加强督导检查,并组织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清理核查和政务失信专项治理两个专项行动。此外,发改委将狠抓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及国家行政学院开展的第三方评估落实工作,抓紧研究制订整改落实方案并加快整改进度。
据中国证券报(公众号:xhszzb)记者了解,目前发改委等部门已经开始研究制订系列方案,细化激发民间投资的各项具体措施,相关政策会陆续出台。
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政策措施或将采纳国家行政学院第三方评估报告建议。例如,在降低民间融资困难和风险方面,地方政府可能会出面成立民营企业投资基金和政府性基金,专门针对民营企业进行资金支持;在提高PPP项目落地成效方面,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对于社会资本兴办非营利性教育、医疗和养老机构,给予与公办机构同等的支持等。
章俊建议,政府除了在政策方面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之外,还需在风险共担和风险补偿机制方面给出实质性安排,打消民营企业的后顾之忧。
李迅雷认为,要想长期带动民间投资持续增长,除了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门槛外,最重要的还是提高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刺激该群体的消费需求。
➤【中证盘前播报】平安系再推要约收购,上海家化今复牌;未获审批,易见股份终止增资扩股;安信信托前三季净利增逾两成,证金还在买买买…
➤进攻防守均是私募最爱,大消费板块再次站上风口!
➤广发证券董事长孙树明:我国资本市场将长期保持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