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得645N
是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单反120相机
,除了全套自动曝光程序外,相机具有自动对焦功能,于1997年发布,1998年上市。
PENTAX 645N延续了P645的主要功能,但是在相机外观上有较大的改动,加上了两个转盘,而之前的P645使用按键操作。在相机测光功能上,N也比之前的P645有了提升。由于加入了AF功能,所以总体变化非常大。
但是PENTAX 645N的自动对焦属于单对焦点对焦技术,对焦速度也相对较慢,对焦进度也不算高。
NII是N的改进型,在2001年推出,增加了一些功能,整体小修小补。宾得645系统的镜头群比较丰富,而且很多能够在现在的645数字相机上使用。
宾得645系列不能换后背,这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机身无法直接数码化
,因为没办法直接加装数码后背,所以后来宾得开发了645D,645Z等等整机。
整体来看,宾得645的操作性强,镜头群庞大,但是相机体积并不小。
在现在的自动对焦120单反里,
宾得645N无论机身还是镜头都是最便宜的
。
CONTAX645是京瓷CONTAX推出的
第一台120相机,也是最后一台
,如果追述历史,那么过去雅西卡有丰富的120相机生产经验。CONTAX 645的推出让当时业界非常震惊,哈苏与蔡司分道扬镳已成定局。
CONTAX645的对焦系统并不比645N高级,当时已经有了多点对焦技术,但还没有被运用到120相机上,其最大的优势自然是那套蔡司镜头,主要有下面这几款:
这套镜头各个焦段基本都照顾到了,并且配备了比一般120标头光圈都要大的80/2。
机身充分考虑了数码兼容性,可以使用数码后背。同时,这套镜头直接挑战了哈苏和禄来的120系统,对哈苏正准备启动的自动化系统的冲击很大。
CONTAX645一推出就引起了爆炸性的轰动,成为许多商业摄影师和影楼非常青睐的645机型,在京瓷退出市场多年后的现在仍然价格高昂,堪称经典。
富士GX645AF就是哈苏H1。
富士2002年先帮哈苏发售了H1,然后2003年再自己发售了GX645AF
。这是富士第一款自动对焦120单反相机,整体性能和其他相机差不多,要到H2之后,才使用了更先进的对焦系统。
系统使用了镜间快门,与其他日系相机很不同。不过这套相机的定位也明确指向了数字化发展方向,充分准备了数码后背的转接等内容。等到了哈苏H3,H系统就完全数码化了。
需要注意的是,经过考证,这套系统其实是富士和美能达联手制造的,哈苏也参与了其中机身部分的制造。而富士GX645AF的机身格局在哈苏H上一直保留下来。
同时,富士还为哈苏提供了一套素质优秀的H镜头系统。
玛米亚645AF是在1999年发售的,在2001年就发售了兼容数码的645AFD,之后有AFDII,AFDIII和DF系列。
玛米亚645系列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自动曝光方面也发展成熟,到了90年代末也迈入自动化行列,同时很快开始向数码化转向。
玛米亚645AF并不是过去645系统的延续,它只有眼平模式,没有腰平模式,机身自动化高度集成,整体操作感大幅度提升,堪称是21世纪概念的相机也完全跳脱出了过去的理念。
其实从645AF可以看到玛米亚已经在为数码120相机布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