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唐史主任司马迁
职业投资人 微博签约自媒体 别人割肉,我割鸡鸡。 割过鸡鸡,方有奇迹。 空跌控洗,牛股不弃。 要么割鸡,要么暴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交易员策略  ·  2024.10.8(牛市,踏空了,明日目标股) ·  11 小时前  
盘前一哥  ·  爆了,全部爆了!! ·  昨天  
三十六楼  ·  A股!A股!A股!A股! ·  5 天前  
诸海滨科新先声  ·  【开源北交所】寻找新的长坡厚雪,北交所成为并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唐史主任司马迁

鉴于市场认为科技和成长会会在金融地产后轮动上涨,那么我把这个方向-20241008080203

唐史主任司马迁  · 微博  · 股市  · 2024-10-08 08:02

正文

2024-10-08 08:02

鉴于市场认为科技和成长会会在金融地产后轮动上涨,那么我把这个方向也梳理一下。
首先从国九条以及近半年的施政指向来看,扶持硬科技是核心。而硬科技的核心是半导体领域。
市场是很愿意找个专利或者其他蛛丝马迹就把光刻机概念板块来出来炒一下,固然这个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进展不会这么快,不会动辄有突破。从务实的成长角度看,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已经入华的1980i及以上光刻机,才是关键。这也就意味着主设备以外的全链设备要补短板跟上,完成从28纳米到14纳米的设备、零部件自主。部分有条件的头部产商,还应该进入14-7nm的预研。材料相对容易一些,毕竟精细化工的工业基础好一些。
这部分科普是比较难的,因为明场暗场、高深宽比、多腔体以及最近开始被重视的键合设备,都是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储备才能理解参与的。所以核心逻辑更多是场内资金所能理解的,比如成交量上来后,硬科技估值容忍度会提升,进而企业估值稳定在高水位,有利并购非上市公司。今年硬科技的核心,一定是并购重组。所有的绿灯都指向了这里。

除了设备的第二个点,是AI周边的国产化。首推的自然是GPU国产化,590\690市场预期已经很高了,后续要看910C的交付。这个部分其实和前面的半导体设备自主有很强的关联性。
这个方向,也包括国内企业参与海外供应链。比如光模块液冷等等参与NV链。这个方向要兼顾国产供应链的核心替代,比如光芯片。还有就是新的技术路线,比如硅光子。
此外AI向还包括应用的落地,这点现在困扰的点还是在大模型差距。就目前看,垂直领域的落地可能会快一些,比如教育和医疗这种语料相对集中且有定论的。
因为咱们是全供应链,一旦解决了模型问题,真的开始推应用,物联网优势就会快速体现,现在市场还没有交易这个方面,但到了真爆应用的阶段,一定注意这是咱们的优势,泛在的5G网络+廉价的物联成本,会给咱们的AI应用带来不一样的场景。
但结合交易来看,现阶段如果看应用,本质还是交易计算机板块的低估。讲讲SAAS的故事,讲讲谁谁谁要搞个啥应用。没有质的变化,跌多了重讲一遍之前的故事,毕竟新股民没听过。

第三个点,是FSD和机器人。这个部分,不是因为马斯克要做,是因为马斯克能做我们也能做。
FSD我讲过很多次了,其当前水平并不可怕,竞争力来源于迭代能力以及后面海量的人类司机给端对端的喂养。基本上我们可以视为中国汽车业走向世界的最后一轮挑战。从产业上必须重视这个事情,冰箱彩电大沙发是打不过一个10000年驾龄的老司机的。供应链倒不怕,供应链咱们没问题。
机器人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在当前的仿生阶段我们不会落败的,甚至还有一定的规模化和工业应用优势。但同样的问题还是在智能化阶段。具身智能阶段,比拼的还是AI的能力。这点我们在汽车上已经吃力,进一步模型竞争,会更加吃力。
当然,从通讯能力上看,低轨卫星也是竞争点,这个倒不是特别着急,加速发射能力到位就行,因为我们的地面通讯能力强。

前面的半导体AI,我们只能跟跑。汽车和机器人,目前是齐头并进但有隐忧。所以,从资源导向硬科技的角度看,这些地方资源倾斜是正常的,也是必然会发生的。

还有一些我们可能形成优势或者说隐忧没有那么大,要加速抢跑的。比如核电中的四代核电到核聚变。比如已经领先的太阳能如何突破钙钛矿。比如绝对领先的电网如何进一步智能化,绝对领先的通讯技术如何。这种其实从股票上来看,更多是考量供给问题,只要自己不过度供给,是可以卖出高利润的,因为别人的更贵还更差。所以更多是看行业自身如何有序竞争的问题,如何绕过市场保护的问题。

大概捋一遍,其实之前都聊过,各花入各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