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多少年过去,
依然还有很多人抱怨:为什么我还是学不好英语?
看今天的文章前,先看两张娱乐的图,标题叫《学好英语究竟有多重要》:
当然,上面两张图只是为了娱乐,但每次出国回来我都会比之前更感觉,学好英语真的很重要。
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是最让人羡慕的,无论去哪里都畅通无阻,谈笑风生。
再不济能看得懂英语文章也行,因为中文互联网的信息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了,很多时候,一件事情,必须比对中英文相关媒体的说法,才能得出一个相对靠谱的真相。
在之前一篇很火的文章里我有说过,我们现在很多问题,其实就是英语没学好的问题,只要把英语学好了,视野拓宽了,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谓兼听则明,就是这个意思。
|
我们为什么学外语?
一次在设计展做翻译的时候,我偶遇了一个工作人员。
她本是设计专业,但因为英语不好,根本做不了待遇最好的翻译。
她说,以前以为学艺术对外语要求不高,现在却发现,干什么都离不开英语。
每次看到其他人翻看外文书籍文献、获取第一手资料,甚至还靠翻译赚外快的时候,她都羡慕得要命。
更懊恼的是,临近毕业,无数好机会都被别人抢走了。
无论出国深造,还是职场高就,都离不开 “英语好” 这个门槛。
没学好英语,别提有多后悔了。
听罢我发现,这机会对我来说竟是像一个特权。
于是也不感到累了。
十几年前大家总说,外语是一个工具,用于拓宽学习、交流面。
现在,懂外语已经不是少数人的特权。
而是你与世界连接的必要条件。
尤其是英语。
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已经成为人人必备的技能和素养了。
|
语言:人类独有的本能
有人说,人和动物最大的差别,就是人会说话,而动物不会。
猫猫狗狗之间的交流似乎也很愉快,但它们的 “声音” 完全不属于语言的范畴。
语言行为,是一项人类特有的本能。
再加上不可教化性,动物能做到的,最多鹦鹉学舌罢了。
而更牛逼之处在于,除了熟练使用母语外,人类还有相当大的潜力掌握多门外语。
作为人类,我们难道不好好珍惜这个特权吗。
科学地讲,语言是受复杂的神经调节的。
而切换语言,也就是使用外语时,我们调动的大脑机能、所使用的大脑部位都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你的电脑同时安装了iOS系统和windows系统,
那么当你切换语言时,就相当于转换系统。
而这种转换,便涉及到了语法、词汇等。
因此,学好外语,
本质上就是锻炼 “转换和使用系统” 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能力该怎么锻炼?
国际心理学家、语言学家Chris Lonsdale曾提出:
“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能在6个月内学会一门二外。”
很多人听到这话都要狂喜了。
更让人欣喜的,是这两个误区的排除:第一,语言学习需要天赋;第二,语言环境很重要。
不过,“语言环境不重要”,可能不是我们理解的那样。
人类总会听进去 “听得懂” 的信息,而听不进去 “听不懂” 的信息。
——这并不是一句废话。
如果你不主动获取那些听不懂的信息,那么语言环境确实毫无用处。
举个例子,一个外国人,天天只说简单的句子,从不试图弄懂其他内容,那他即使在中国呆上半辈子,也依然无法学好汉语。
所以反过来说,即使不去美国,你也可以营造一个有效的英语环境。
重复抄写单词已经拯救不了人类了。我们需要做的,
是阅读。
|
阅读:学外语的最佳途径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语言教育学家——史蒂芬·克拉申( Stephen D.Krashen )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二语习得,
他曾经提出——
阅读是成功习得第二语言的最佳路径。
作为外国语学校的学生,用外语写论文,简直是学生时代最大的挑战了。
每次翻文献的时候,我都忍不住抱怨:
人类为什么非得造通天塔啊!不然上帝也不会创造外语了。
但事实是每次多看一篇外语文章,我的表达能力都会有一个显著提升。
很明显地,写论文的速度越来越快,运用的句子似乎也越来越地道。
更神奇的是,原本复杂高深的学术话题,竟也能脱口而出了。
人类的大脑总会模仿那些大量或重复学习的东西。
熟能生巧,可以说在阅读方面,展现得是淋漓尽致了。
有人说,我也试着读过很多原著啊,可实在太难了。
也有很多人觉得自己英语差,干脆放弃读原著。
其实,这只是因为阅读方法不对而已。
问题又来了。
什么才算是正确的阅读方式?
有效的阅读建立在输入假说理论之上——
只有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才能帮助学习者习得语言。
比如说,把你扔在印度一年,没有当地朋友引导,你可能一句印地语都没学会,因为印地语对你来说完全不可理解,即 “无效输入”。
而有效输入则可以总结为
“i+1” 公式
:
简言之,有效的阅读,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
因此,
找到自己的 “i”,至关重要。
|
此时,你需要一个优秀的语言伙伴
一个靠谱的语言伙伴,是协你坚持学习外语的最佳助手。
有人说,一个人学习,难以坚持。
可是哪有语伴一直有空陪我看书、练习?
别怕,
薄荷阅读
能解决一切难题。
薄荷阅读,是百词斩推出的,基于微信的阅读公众号(readbcz)。
“每天10分钟,100天读完4本英文原著”
的计划,已经进行到了第11期。
*2017年4月5日,百词斩阅读正式更名为百词斩阅读。
为什么我首选薄荷阅读,作为提升英语的伙伴?
首先,
分级阅读
薄荷阅读会基于 “i+1 有效输入公式”,帮你找到你自己的 “i”;
个性化定制听读教材,让你在稍高于自己的舒适区,完成无障碍阅读。
第二,
碎片化阅读
每天10分钟,陪你化妆刷牙坐地铁。
阅读+单词+内容讲义,确保你可以挤出时间来学习。
第三,
配音跟读
阅读形式为文字+音频,边听边看。
阅读起来更轻松,阅读的同时听力也有进步。
第四,
微信学习群模式
老师讲解+组队抗击懒惰。
参加阅读训练营的同学可以进入微信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配置一名专业的阅读老师。
大家不仅可以组队抗击惰性,讨论阅读内容。
每天晚上8-9点,老师还会在学习群里讲解当日阅读重点。
这一次,薄荷阅读针对词汇量低的同学,特意推出入门课(词汇量1500-4000字)
阅读材料有《伊索寓言》/《小熊维尼》/《王尔德童话》
还有经典的福尔摩斯系列:(词汇量4000字以上)
《暗红习作》/《四签名》/《波西米亚丑闻》/《红发会》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4月24日,我们的阅读计划就要开始啦。
现在,只要
149元
,准备好坚持的决心,就可以立马报名参加这个阅读计划。
报名截止日期为4月20日。抓紧机会,扫下方二维码,让自己的英语牛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