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留学杂志
《光明日报》直属期刊《留学》杂志社,是隶属38家中央新闻单位之一的国家级期刊。拥有半月刊杂志/两微/光明留学网及流媒体全矩阵,着眼于泛留学领域,洞见留学行业发展,深度报道国际教育领域资讯,助力BC端产教创融合。《留学》看世界,开视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留学生观察  ·  重磅!六个国家禁止中国考生去考雅思 ·  14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留学杂志

聚焦留学安全的另一面,谁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买单?

留学杂志  · 公众号  · 留学 教育  · 2024-10-24 14:00

正文


10年前,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谁来为留学生的身心健康买单?”这些独自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们,他们的教育,他们的身心健康,到底谁来负责?


10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并呼吁人们多多关注留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最近一位好友带着他的女儿来加拿大读书,他们的故事再次引起了我的思考。


文丨王若冰    编丨李嘉祺



01

选择寄宿家庭,

是给孩子找个新家?


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学生们,许多人会选择入住寄宿家庭。但选择寄宿家庭,就是给孩子找了个新家?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幸入住一个温馨又幸福的寄宿家庭,但因为人们对异国他乡的不够了解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很多居住在异国新家里的留学生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心酸。


曾经见到留学生A。他寄宿在加拿大一个白人家庭里,这位寄主是一位专门教外国人英语的老师,人长得很漂亮,而且精明能干。A就住在她家,同时寄宿的还有另外两名中国留学生。这位老师特殊的职业背景,成为中介公司推荐留学生入住的最大卖点,而老师对孩子们的要求,可以用苛刻来形容。


比如,每个孩子分别住在不同楼层,到了吃饭时间老师会分别发信息给每个孩子,每人吃饭时间只有十分钟,吃完要迅速回到房间不与其他学生见面,之后老师再通知其他人下来吃饭。不管你爱不爱吃,饭就在那里;不管你想不想吃,饭就一天两顿;不管你吃没吃饱,都不能带食品回房间。


学生每月要按时上缴寄宿费用,缴费时是老师发信息通知孩子们,孩子们只管把钱放在桌子上。因为初到的留学生语言都会有问题,这位老师发挥特长的时机到了,学生可以多付钱提升语言,所有的交易全部在不见面的餐桌上完成。



半年后A回国探亲,父母在机场都没有认出孩子,因为孩子变得非常憔悴。半年来,A没有一天吃饱过,每天要面对各种学习压力,回家还要承受与寄主相处的精神压力。当然,A后来还算幸福,家长给他买了公寓,至少可以不用饿肚子,可以自由呼吸。但是未成年人自己住在公寓里,又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当然,这是一个相对极端的例子。加拿大教育局最近几年指定了几家公司专门负责对接管理接收留学生的寄宿家庭的事宜,要求寄宿家庭把自己的各种信息详细报备,学生与家庭之间双向选择,以便相关部门监管。


不过,在选择出国、选择学校和寄宿家庭这件事上,家长和孩子还是要事先进行实地考察,慎重选择,最后做出对自己负责任的选择。



02

管不了的孩子,

到了国外就会有出息?


一位好友接收了一位 homestay(住家)的留学生。她最初愿意接受这个孩子,一方面是看孩子没有成人照顾很是可怜,另一方面她自己也有一个与这个孩子年龄相仿的儿子,两个男孩一起学习和生活互相是个伴儿,会起到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作用。但自从这位15岁的中国留学生住到朋友家里后,她平静的生活甚至原来良好的亲子关系都悄悄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满腔热忱到后来的忧心忡忡,甚至后悔莫及。


这位留学生在寄宿的同时,其家长又在市中心为其买了高档公寓。平时,孩子住在寄宿家庭,周末他要回到市中心的公寓过自己的日子。在他的寄宿房间里,有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那是他的全部世界。回到房间,他时常是把书包向地上一扔,便开始打游戏、网上聊天,晚上12点多才睡觉。同时,他还经常旷课。


寄宿家庭的家长实在看不过去,想尽办法劝他好好学习,不要沉迷于游戏,甚至想自己出钱带他参加志愿活动、课外活动,以便其更快地融入当地生活,但结果却无济于事。



其实,这位寄宿家庭的家长是个相当热心、非常有责任心的人,她不愿意看着出国留学的孩子就这样毁掉了人生,经常跟孩子的父母通电话,希望与孩子的家长一起帮助和教育孩子,但远在国内的孩子家长除了出手阔绰外,对孩子的教育似乎并不太在意。用这位家长的话说:“我就是没法管了,才把他送出国的。”


如果家长将自己管不了的孩子送出国,孩子真的会有出息吗?这是不可能的。将孩子送出国后,他们的教育由谁来负责?孩子的成长谁来指导监督?这些都是需要家长认真思考的。


近年来,国外一桩桩枪击案的发生令人触目惊心,各种血案中孩子们面临的安全隐患让人忧心。关于教育,不论孩子身处地球的哪个角落,家长们都要做好面对教育挑战与处理孩子成长问题的心理准备。


记得10年前,有朋友说要把12岁的孩子寄宿在我家。我就说:“虽然我没有钱,但你就是给我1个亿我也不能同意你把孩子交给我。孩子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加拿大好的教育和环境,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爱与陪伴。可是这些我给不了,我不能耽误孩子的幸福。”


10年后的今天,朋友的孩子已经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朋友一直非常感谢我的“不收留之恩”,并且认真听从了我的建议,一直陪着孩子度过了最艰难的高中生涯。最终,她对女儿负责任的爱开出了幸福之花。


所以,家长自己教育不了的孩子,千万别指望到了国外就可以被别人教育好,不论在国内还是到国外,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都是家长肩负的责任与义务。



03

孩子身在国外,

有了心理问题怎么办?


我的一位朋友和他的女儿,最近来加拿大求学。15岁的女孩两年前在国内考上初中后,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再也不肯去学校。基于女孩完全封闭的状态,孩子的父母找我寻求帮助,在从没有见过女孩的情况下,我只能陪伴着这对夫妻并给予他们最大的心理支持。


之后的两年里,非常爱女儿的爸爸几乎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做起了全职爸爸。女孩也因为父母无条件的爱,最终走出房门,走出家门,还主动提出要到加拿大读高中。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真心为他们全家感到高兴,并且建议女孩爸爸一定要陪女儿到加拿大住一段时间,等女儿慢慢适应加拿大的学校生活后再回国。


孩子的爸爸很负责,因为女儿住校,他每周只有周末两天可以见到女儿,但他仍然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默默陪伴着女儿。但即便如此,孩子遇到的各种问题还是如潮涌一般扑面而来。



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女孩入学的第一周便与同学发生了冲突,导致她不肯再回学校,甚至想回国。其实,不是女孩不想上学,而是这件事对她来说是一个“反刍”,一个“call back”,过去所有不开心的经历再次激起了她无限的遐想,让她无法面对这个世界。所以,她再次选择躲进了自己的世界。她爸爸每天给我打好几个电话,急得无所适从,睡不着觉,他说来加拿大的这几个月的思考比过去一年的人生思考都多,也许女儿给他出的这个难题也是给予他的一次成长机会。


因为女孩不接受心理帮助,对女孩的帮助就只能在爸爸身上下功夫,帮助爸爸学习“爱”,学习如何陪伴,学习如何说出对女儿生命更有滋养的话语,从而真正给到女力量。一段时间过后,女孩终于走出了自己的小世界,搬回学校上学了,她的爸爸也释然很多。


但与此同时,我也提醒这位爸爸:请把女孩的真实情况告知学校,日后如果孩子在学校出现了问题,可能需要寻求心理教师的帮助。


在加拿大,每所学校都配有心理老师,但大多是以英语进行交流的心理咨询师。就新生接受心理咨询这件事来说,非母语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孩子的问题比较紧急,可以向学校申请寻求普通话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当然,也有极端的例子,有的孩子刚来不适应,甚至有很多自虐行为,心理焦虑和极度恐惧,天天要去学校咨询室,但语言又是最大的问题,始终不见成效,最后学校只好请父母把孩子接回国。



但不论怎样,家长都要告诉孩子,在学校学习必须记住:学会寻求帮助,学会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听完我的这些话,女孩的父亲问我:女儿不想上学,还跟我发脾气,是不是也是在向我寻求帮助呢?我笑了笑,给了他肯定的答复,并为这位父亲的成长进步感到高兴,他对女儿的爱已经化作了孩子成长的基石。


04

父母的爱,

永远是孩子最幸福的港湾


海外游子在国外的生活是没有根的。我在加拿大第一次讲授身心健康课时,就强烈感受到身在异国他乡的人们内心的孤独、寂寞、焦虑和恐惧,太多的人需要帮助,特别是在人们初到异国的第一年及最初的几年时间里,面对环境陌生、没有朋友、语言不通等难题,有苦说不出、无人倾诉、无从宣泄是一种通病。


毫不夸张地说,每个来到海外的朋友都有自己的一部“血泪史”,很多人是在暗自神伤、默默流泪中咬牙前行的。


成年人都要经受如此的身心考验,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如果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日子将会更加难熬。所以,笔者深深理解那些沉迷游戏而不能自拔的孩子们。就像一位留学生所说:“在国外,留学生就像国内的外地务工人员,太需要得到关心和帮助了。”


诚然,孩子们的人生应该由他们自己负责。但是在他们未成年之前,抚养和教育孩子是每位父母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相信所有送孩子出国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有用之才,成为幸福的人。随着AI时代的到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的社会价值观正在被颠覆,对于未来的孩子来说,取得一个好成绩没那么重要,考个好的大学也真的没那么重要,而一个懂得爱、有情商、有创造力、开心快乐、可以让自己性灵绽放的孩子,才会成为未来世界的主角。



所以,想把孩子送出国,或者已经把孩子送出国的家长们,应该在孩子在国外遇到困难时,特别是发生心理问题时,扪心自问:我希望我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如何给孩子快乐生活的力量?如何让孩子成为幸福的人?这不是一个玩笑问题,这个问题值得大家认真思考。家长爱孩子的这颗心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在孩子身处海外遇到困难,甚至心理出现问题时,知晓如何帮助他们。


希望对孩子赴海外留学满怀期待的家长们,在送孩子出国前对国外的情况多做些功课,并尽量在孩子出国的前半年甚至一年时间内多陪陪孩子,他们真的需要家长们的陪伴,那是他们最温暖的港湾。如果家长真的无法与孩子同行,但至少可以带着了解的心、允许的心、关爱的心,倾听、陪伴、鼓励孩子,给予他们 最大的心理支持和力量,让他们知道:父母的爱永远是他们最有底气、最温暖幸福的港湾。


来源:《留学》杂志总第253期,原题为:《留学路上,谁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买单?

编辑:李嘉祺
刘洁
终审:姜乃强


入驻光明网、网易、腾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各大平台

联系我们

后台私信联系留学君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10-67071542

推荐阅读

新!英国「城市治安」指数排名:哪些大学留学最安全?

大学扩招,“高才通”扩容…港府《施政报告》直言“抢人才”,这波东风太猛了

抢课程、卷社团......宾大学生:对名利的追求正在「毁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