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MCAFF
PMCAFF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知名的互联网产品社区;是BAT等国内外一线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学习交流的平台,定期出品深度产品观察,互联产品研究首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我在上海送外卖:6个小时,一共接了10单,收 ... ·  8 小时前  
启四说  ·  启四VIP策略网站,有哪些功能?如何使用? ·  18 小时前  
启四说  ·  启四VIP策略网站,有哪些功能?如何使用? ·  18 小时前  
三节课  ·  今天,怎么做到无痛上班? ·  2 天前  
91产品  ·  视频号obs开播使用手册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PMCAFF

阿里产品专家杨文韬:你想了解的1688都在这里

PMCAFF  · 公众号  · 产品  · 2019-05-08 18:30

正文



嘉宾介绍

杨文韬,产品经理从业7年余,阿里产品老兵,一路从中后台系统到前台业务探索性领域都陆续上过硬仗。期间负责过1688网站标签体系、1688 主客户端APP 6.0和7.0两次大版本升级、以及从线上B类产品走向线下批发市场的智慧化探索等业务板块。


目前专注在1688新型产地供应链的课题探索当中,正努力像个200斤的孩子一样汲取新养料,还想站在BBC链路上,把消费供给侧的井再打深一层。


Q1. 1688和淘宝两款产品本质的差别在哪些点?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1688和淘宝都是阿里旗下核心电商平台,有各自的web和app用户端。与其说两款产品的差别,不如盘点两条业务主线的定位差异:1688是阿里长子,从黄页起步,主要解决中小企业之间的采购批发性的生意对接,大部分用户有着B类身份;而淘宝面向全量消费者,更多是次终端的商家把商品分发给身边的你我他,这是两块业务在商品流通链条上所处的时空差异。但由于历史积累和地面力量推进,1688上的源头厂家聚集度非常的高,部分淘宝商家会和这些上游厂商互通合作,当然也有不少的商家会在两个平台同时开店,这些都是伴随商品流通发展,资源配置后的一个必然态势。


所以再说回产品,那就基于两个平台的业务特性来透视:批发和零售的区别,会导致产品在设计几大主线时有各自的特点,包括 1 基础链条(交易、店铺、商品、物流、CRM)2 专业场景细分(行业细分、人群细分、地域细分)3 用户增长和广告( 拉新留存设计、广告形式和计费模式等)等。淘宝不用多说了,对1688有兴趣的同学们,建议花一些时间体验一下网站的内容,仅就知识面应该就受益匪浅。


Q2. 1688的目标用户是谁?它是如何满足目标用户需求的?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1688是一家B类采购批发网站,自建立以来的核心宗旨是服务中小企业客户,为他们之间提供更通畅的商品流转、信息流转和资金流转服务。网站包括app在内都在围绕这三流,让百万级的供应商快速被匹配出适合自己的采购客户前来询单,新品、爆品、库存都能高效分发到合理的渠道路径里;让海量买家能在端上找到源头好货,跟供应商建立紧密的线上联系,并借助网站的流量效应快速聚单,有效议价。


不过这一两年内,随着网站资源和口碑的积累,像宝洁、迪士尼等知名大腕也开始找到1688求合作,所以如何构建包括大企业在内的更多元的用户服务,是一个新的发力面。


Q3. 拼多多通过c端的拼单和各种社交营销做火了,1688为什么不做b端商家的拼单?


嗯,绝大部分的电商都不会放过团、拼的聚合议价营销,事实上1688上也早有类似的玩法叫做伙拼:打开app不难发现它:主打的心智就是请采购小老板们“入伙拼单”。这种方式能框住日UV几十万的小B,微B乃至大企业自用的零碎诉求。不管B还是C,对于低价货的渴求是不会变的,只要采购周期允许,商品本身的吸引力在线(款、价、质),就能获得持续的转化率。


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的社交能力嫁接在微信上,一大串带着游戏体感的分享使它整个平台就像为了传播裂变而生的一样;而1688立足B类营销,没有太多眼花缭乱的产品化,本质上其实都是带着最有竞争力的价格、在最恰好的时间段、把最有竞争力的源头商品分发到最需要的用户手中——把握这个4最本质,所有的营销不论社交导向还是平台自发,都能快速评判。


Q4. 如何平衡类目标签体系、用户画像和应用场景之间的关系?


这里我估计其实想问的是产品如何理顺画像、标签、场景的几段衔接设计,因为说“平衡”就有点发散。


我的建议是,产品经理在思考大模块的设计和衔接时,无时无刻的回到商业本质来review,比如一款社交配对app,用户画像怎么收集?核身能不能判断出是大学宅男还是都市女白领?核身后对各类画像要分成几级运营?最终回归到能对哪些收费对哪些免费才最能留住用户但又能储备业务收入?前台场景不管是设计对对碰、还是话题交友、还是游戏室,哪个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聚合最大的使用人头(用户兴趣),贡献最多的费用消耗(take rate)


所以我不再细节去分析画像怎么去核,标签怎么划分、场景怎么设计和投放,最本质的东西依然是商业flow—— 没有一个产品部分,或者一条产品流程可以独立于商业本质之外。如果一套标签的设计不能产出清晰的用户划分,以便最终能对其建立付费模型,或者间接促成对另一群关联用户的营收模型,那这里估计是绕了弯路,或者产品基调定的过于阳春白雪了。


Q5. 1688网站的标签体系是如何搭建的,对于整个网站的作用体现在哪?


这问题感觉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呵呵,1688的标签体系早期我差不多搭了一整年,大概从2012贯穿到2013年。从标签的类型制定(商品标、商家标、活动标、物流线路标等)、到标签的前台呈现(商品详情、店铺页、搜索页)、再到基于标签快速生成导购场景的搭建平台,包括标签效果的监控仪表。标签大家用起来之后发现很方便,我记得线上tag当时达到4千多个,远远超过当时淘宝的标签量级,从使用流程上对内部小伙伴们也相对白盒。


标签对一个业务最核心的意义是分类索引。这也是衡量标签在业务下是否站得住脚的关键KPI,无论是游戏、社交、电商还是工具软件,标签在中后台sorting的价值是其存在意义:快速让聚类好的内容匹配到前台需要看到它们的用户,产生商业变现的可能。


抛一个开放问题供大家思索:小红书为了让用户快速touch最有转化可能的内容,它的标签结构可能是怎么设计的?如何跟前台的自动投放挂接?


Q6. 1688的支付流程和C端电商有什么不同?


还是那个思维:放在商业本质的框子里去review流程的设计。B类交易的客单天然比C端要大,交易的物资比C类多。这一个“大”跟一个“多”,会带来什么问题?支付宝微信网银的限额需要突破,那大额支付的交易流程就要出来;分首、中、尾批次的商品交付是现实生意中常见的生产交货方式,那账期支付就要出来;线下大宗的水泥、机械用票据结算,那就需要有线上电票方案;小老板们进货的成本比较高,资金链经常岌岌可危需要贷款,那就需要有赊账金融支付等等。当然,这些交易流程凝结了对商品流程、交易链路、金融产品、会员体系等等模块的串联该咋,实际在落地的过程中复杂度都比较高。我自己在1688时间不短,自知对B类支付的了解也是皮毛。


B类的商业流通越是复杂,可发挥的细分情景就越多,建议大家有机会时都能进入到这类领域历练一番,不管是产品基本功还是商业判断力,一定有大收获。


Q7. 从线上B类产品到线下批发市场的智慧化探索业务是怎样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