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启泰投资
启泰投资专注研究、分享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案例;致力于发掘、培育初创期及成长期的创业公司,将匠心融入服务!公司重点关注高新技术企业、新消费及产业互联网等。我们希望携手创业者,艰苦奋斗,铸就伟大的企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技  ·  烟台大学任春光团队本科生一作 ... ·  昨天  
艾邦高分子  ·  欢迎加入新能源橡塑密封圈交流群 ·  23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南京大学陆延青、孔德圣《AM》:液态金属微网 ... ·  昨天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年第五届先进尼龙材料产业论 ... ·  2 天前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艾邦东南亚新材料论坛(4月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启泰投资

创业清单 --- 创业极简史 (下):创业,还有红利么?

启泰投资  · 公众号  ·  · 2020-06-23 10:08

正文

文 | 肖 波

创业极简史的(上)、(中) 两篇回顾了1980年至今, 四十年的时间 ,中国商业环境的变迁。

这四十年的时间,每十年一次 巨变 ,但是变化的方向一直没有变化!

创业者素质在持续提升,市场红利、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殆尽, 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 等等。

这些特征都导致了创业者今后将要面对的商业环境会日趋复杂, 竞争 不但 会越来越激烈,而且经常会毫无预兆的猛烈降临。

同时,这些特征也都对创业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应对?

其实,在中国的创业者面临这种情况之前,已经有很多人经历过这些残酷的变化了。

他们是谁?

我们把视野放宽一点,观察发达国家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创业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发达国家的企业也曾经历过只需要勤劳、有点小心机、不用太多思考就能致富的时代。

随着时代的变迁,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当年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怎么办

从很多经营、管理大师的自传、著作中我们也可以读到这样的一个发展历程。

因为大师们存在的价值就是与创业者们一起寻找应对的方法。

最终,他们找到了应对的办法。

发达国家企业经历的这一个过程,中国企业同样也一定会经历,并且会以更快的速度经历。(原因在《 创业极简史(中) 》有阐述)

那么中国当下的创业者在踏上创业之路之前,对这个“变化”,特别是“更快的速度”,就必须要有非常 充分的认识 ,并且要找到 应对之策



什么是充分的认识?



中国地域之辽阔、经济发展差异之大,对于创业而言,还存在大量的机会!

只是相比之前,要抓住这些机会,对于当下的创业者而言, 门槛提高了很多

以前是条条道路通罗马;现在是条条路上有怪兽!即使暂时没有,很快也会有!

现在,不管能不能看到竞争,对于一家创业小微企业,我们都要认为竞争 明天就会到来

创业者要为迎接强大的竞争对手尽量做好充分的准备!等看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再做准备,黄花菜都凉了!

面对的市场越大,越是如此!


应对之策是什么?



还是来看看先行者---外企。 外企和中企之间是有巨大差距的。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差距,是因为外企所高度关注、重视,并投入巨大资源推进的工作,绝大部分中企还没有来得及做或做得很不好!

这些工作是什么?

从发达国家经营、管理大师的大量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著作都是关于两项工作: 战略、管理

这两项工作既是创业者面对未来的应对之策,更是当下的创业企业在未来的 红利 之所在!



为什么会是红利?



我们先来简单的谈谈战略和管理。

一谈起战略和管理,不仅仅是创业者,就会大摇其头。

多年来都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论调,创业企业既不需要战略也不需要管理,要的是“活着”!

一讲战略,很多人就会说 空谈战略 ,有什么用?

同样的,一讲管理,很多人就会说 过度管理 ,会把中小微企业管死的。

我对此两点深不以为然。

空谈战略,是“战略”的错还是“ 空谈 ”的错?

管理管死了,是“管理”的错还是“ 不会 ”管的错?

我的观点是,在未来的商业环境中,创业企业比中大企业更需要战略和管理。


我们先来看战略。

战略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能帮创业者赢得竞争?

我们说,创始人三大任务,第一大任务就是定方向。我们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定方向也好、选择也好,都是战略!

战略,竞争丛林中的引路者;应对复杂新世界的导航仪。( 战略的本质

对于小微企业,简单说,战略就是方向,就是选择,就是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

选择 谁是我们的精准客户,也就是竞争的战场。

选择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满足精准客户的哪些需求。

选择 谁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如何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找到尽可能多的合作伙伴。

通过竞争策略的设计,将敌人、特别是强敌,变得少少的,将朋友变得多多的。


不仅仅是针对小企业,即便是大企业也是如此。虽然创业者未必害怕竞争,但也没必要喜欢竞争。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没人喜欢干,除非万不得已。

创业企业必须选择一个适合自身 体小力弱特点 的战场:

强大的竞争者一时不愿意轻易进入,之后又不愿因为要面对一个已形成优势的竞争者贸然进入。


针对“ 哪管什么方向不方向、选择不选择,创业企业是先活下来再说 ”的说法,我可以这么说,方向对了、选择对了就活下来了;不但能活下来,还能活得滋润。

“庖丁解牛”这个成语,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一把小刀就分解了一头庞然大物。靠的是什么?

靠的就是正确的选择和方向:从关节下刀,否则是不可能做到的。


任何一个创业者在创业伊始手里必然拿的是一把小刀。

因为即便资源再丰富,任何一个组织的能力形成都一定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这还是创业者综合素质较高的前提下。

操刀的人必须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士,才知道牛的薄弱环节在哪。

所以,创业者要非常谨慎小心的对待战略:

一个创业企业,能不能活、能不能 有机会 成长,都 首先 取决于战略对不对。

战略是基于对过往和现状的分析,然后形成对 未来趋势 的判断,从而做出今天如何配置资源的决定。

从投资人的角度看,一家没有明确、清晰、合理战略的创业公司今后是很难融到资的。因为有了钱也用不好、用不对。

当然,战略也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

战略中充满了假设,它是动态的,需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客观分析、积极行动,从而不断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并迅速作出必要的调整。

战略的制定是一项很有难度的工作。但是它是创业企业在 创业伊始 就必须要面对且要做好的工作。

而99.99%的创业者在过往的职业经历中都没有制定战略的机会!

如果自己经验不够,就一定要请外脑帮忙。


我们再来看管理。

很多人的理解中,管理就是 考勤、汇报 ,就是 制度、流程 ,所以往往就在这些点上下功夫。

这是对管理非常非常片面并且肤浅的理解。

管理是什么?管理既不仅仅是考勤、汇报,也不绝不仅仅是制度、流程。

宏观上 ,管理的唯一目的就是如何持续提升组织效率。

即如何让有限资源通过组织内外部的协同工作发挥最大效用,从而 达成组织的目标

微观上,具体如何实现管理的目的?


对于人类来说,最有效率的事情就是形成习惯。

所以,我们能看到,愿景、使命、价值观、企业文化、标准化、流程、制度等等、等等,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形成习惯: 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想象一下,篮球运动员在过人的时候,还要想想怎么做动作,那是一种什么情形?

因此,管理首先是要让一家企业里的每一个人对要完成的工作以及工作方法都能形成习惯。

当一个行为、一项工作、一种思考方式、一个价值取向等等成为习惯之后,就几乎是下意识,效率极高。


美国西南航空的使命是“为乘客提供最便宜的机票”。

那么,全公司所有的人做任何工作都会有一个 思考习惯 :这项工作对成本的影响如何?

如果做这项工作能够降低成本,那么最合适的方法是什么?

培训一批员工(数十人、几百人),如何从三个月缩短到三个星期?

因此,管理是要持续、高效的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这些办法不断的优化工作方法,将优化后的工作方法标准化、再次形成习惯。

如果这个方法是某个个体发现的,管理 要做的是如何将个体的智慧、个体的能力(高效的)转化为公司的智慧、公司的能力。

因此,管理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做同样的事,用更少的人或者用同样的人,做更多的事,把事做得更好。

再有,如何通过人力成本分析,将资金投放到承担最有价值工作的员工身上。

以及,让最有能力的员工能够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最有价值的工作上。

这些都是管理!

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不断、艰巨而繁琐的工作。
在对战略和管理进行极其简单的探讨之后,再来谈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