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锐思商学院
风控在线官方订阅号。风控在线是内控与内审人员的专业化平台,旨在为内控与内审人员传递权威的内控内审知识和经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锐思商学院

【专栏丨燕归来】扭转物资管理被动,助力公司的效益提升!

锐思商学院  · 公众号  ·  · 2018-02-08 19: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公司的物资管理在用友U8,OA软件,招标平台三套系统运行,这几年一直在改善提升,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为此公司组织专业力量,会诊问题,理顺流程,完善方案,谋求物资管理能够扭转被动,助力公司的效益提升。


一、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把相关制度流程梳理出来 ,逐个对照实际业务核验。识别出未执行,执行不到位,不符合实际,交叉重叠抵触缺失等问题。


2.广泛征集各部门问题建议 ,通过现场调研找准矛盾。 重点是不通畅,重复性,脱节性,不实际,不执行等影响效率质量点。


3.搜集汇总有关数据 ,据以分析论证问题点。把2017年全年的计划、到货、验收、入库、出库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关注从计划提报到收货的周期,关注从到货到领用的周期,以及从计划到入库各审批环节,组织环节,验收环节,结算环节的效率和质量,在此基础上查找问题,研究解决方案,制定配套的奖惩和绩效。


4.在前三的基础上, 识别出关键问题 ,务实可行地制定解决方案,并认真严格监督落实执行。



二、主要的问题及对策汇总


1.招标平台、OA和用友U8系统存在不兼容性矛盾 ,需要在客观条件下最好的衔接。其中最紧迫的是计划跟踪和统计核销,需要平台实现高效简单的操作呈现。(信息办负责)


2.物资计划,维修计划,外协计划三类计划 只有物资和维修计划纳入完成率控管,最敏感和复杂的外协施工计划无人控管,致使这项工作在源头上失控,陷入持续之被动。


3.统计物资 从计划提报到收货时间,从到货到领用时间,发现这两个周期都太长且无人关注,需要根据历史数据提炼控管指标。


4.计划的管控随意,到货率计算有猫腻。 要重新核算到货周期,把弹性控制到合理范围,并严控计划取消和延期,杜绝到货率很高,需求意见很大,这是尴尬的掩耳盗铃。


5.库存总额偏高,且无控制手段,每年持续增加也没有防控措施。 在账龄分析的基础上,对一年以上库存物资制定消耗鼓励政策,对提报部门的领用纳入跟踪考核,对总额设定考核指标和计划提报部门及计划审核部门,还有物资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绩效挂钩,加强控管的责任心。


6.计划全流程审批和验收 通过OA留痕,有关部门认真反馈,职能部门严肃处理,督查跟上监管。物管部门的委曲求全使中枢环节处处被动,有章不循,令不行禁不止,什么好方法也会落空。到货率的问题,计划取消问题,延期申请问题,库存总额问题,流程不畅问题,没有较真的态度,没有无畏的担当,困局难解。


7.人员分工的问题,内部管理的问题。 这个需要专业和责任,没有能力有些事不明白,有些工作不会干,效率和质量无从谈起。比专业更重要的是责任,有章不循,有事不报,违规不纠,纵容掩饰,得过且过是最大的问题。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时间久了,问题就像怀孕的肚子,总会凸起来。


以上是主要问题,当然还有无计划采购问题,到货异常未入账现象,直接送货到车间后补手续,验收不认真不尽职现象。人都有惰性,更不要说还有外部供应商的作用,利益驱使下的尽职履责是考验。没有好办法,凭自觉扯淡,唯有规则和纪律。在调研的基础上务实客观修订规则,然后提炼有效准确考核指标,配套认真严厉的监管和督查,局面才有机会扭转。



供应链思维下的补充


我把本文发给朋友讨论,一个仁兄提示我用供应链的思维统筹考虑物资管理,并分享了一篇专业文章,受益颇深表示感谢。前面的描述具体但面窄,我在学习借鉴他人的基础上补充一下。


1.物资管理以计划为主线,要有一个完备的计划管理制度 ,从计划提报,到逐级审核,到利库汇总,转至采购部门立项,招标中心组织招标,授标后签订合同,到货、验收、入库、出库,还有使用反馈。


2.采购管理 从计划转入开始,内部分配,立项选择客户,依招标中心授标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包括付款,催货,发票结算,异议处理等。包括供应商管理和物资采购管理,以履约为主。


3.招标定价 以立项开始,组织招标定价,授标。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把流程串起来,处理好和U8系统的衔接,以定价为主。


4.仓储管理 从计划接收到货物发出,物管部门是物资管理的核心中枢,是计划管理的核心部门,从到货,验收,入库,管理,出库,利旧报废等,涵盖了计划管理和物资管理的全部内容,还要落实好计划周期和订货周期,合理库存和总额控制,是重要的资产管理部门。


这四个链条所形成的制度,把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划分清楚,界定明白,处理好衔接搭接处。再提炼出准确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纳入有关人员的监督考核,借助工具和手段抓好落实执行,物资管理工作才能落地有起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业务当事人要充分参与进来,任何规范和改善只有当事人重视了,认同了,用心了,才会有好的效果,落地需要强力保障措施。

作者: 燕归来

微信号: Pmq_2003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一位从事内审职业十四年的老兵,希望通过经验分享和业务交流认识更多的朋友!



本文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内部审计思想(id:one_auditor)

尊重原创!未经原作者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