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道学舍
——何为“知道”: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 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知道怎样做! 让我们用社会的常识和道理改变自己,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改变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澎湃新闻评论  ·  夜读丨灵魂深处有个家 ·  17 小时前  
澎湃新闻评论  ·  夜读丨灵魂深处有个家 ·  17 小时前  
深夜书屋  ·  走进真实的教员,聆听他讲述自己的故事 ·  昨天  
深夜书屋  ·  这本书能让你彻底搞懂中国政府运作体制~ ·  昨天  
青年文摘  ·  大腿粗,其实是件好事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道学舍

刚刚,又一女明星凉了!真相让人感叹!

知道学舍  · 公众号  · 美文  · 2019-06-20 11:29

正文

出来混,总有一天要还的。一个人有多大的名声,就无形中背负了多大的责任。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曾轶可,这次真的要凉凉了……

17日下午,曾轶可在个人微博发文,称回国时遭到北京首都机场边检人员刁难,被对方要求摘掉帽子过检。


对此,曾轶可怒斥该边检人员“蛮不讲理,私用职权”,将其称为“不问原因就随意拘留行人的下级职员”,认为他应该受到严重的处罚。


她还在这条博文中配上了两张有该边检人员的证件及相关个人信息的照片。


当晚该博文内容引发热议,但有人指出这条博文在修改前,曾有过“还说我骂你,在你有严重错误的情况下,我骂你全家又怎样”的一句话。

修改后这句话被删去,并在文末加上了“我们需要通情达理的机场工作人员,不需要蛮横无理的,谢谢”。

深夜,曾轶可还把该边检人员证件照的放大图,没打码处理地以“九宫格”形式再次曝光。

曾轶可“狂发9图”的行为令人诧异,这条博文更是直接“窜”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名。

对曾轶可的行为,有网友指出在机场过关检查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配合边检人员的调查,“明星没有特权”。


除此以外,曾轶可“九宫格”曝光边检人员证件信息的行为令网友们感到不妥,指其若真对当时情况有异议可以寻求正确投诉维权渠道,而不是在禁止拍照的区域拍下边检人员的证件并多次甚至放大曝光,认为其可能触犯《出入境管理法》中的相关条例。


而且网友还发现,曾轶可怼的这个边检警察曾经拾金不昧被表扬过。


北京时间6月19日6时48分,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官方微博@北京边检 就“曾某某事件”发布情况通报。


称,系曾某某不配合面相对比,对民警爆粗。北京边检情况通报还称,对于“曾某某在网上披露为我单位民警个人信息及照片,对民警身心造成严重影响的侵权行为,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力”。



以下为通报全文:


有时候,细节这种东西不一定能代表一个人的人品,但是举手投足间的细节却在很多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教养,而且,和有教养的人在一起,是真的会让人感到舒服。


比如:在某唱歌的节目中,李健作为导师。当他到询问到一位选手的时候,选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表达自己只是一位活动歌手,李健当时很不解,问什么是活动歌手。一边的哈林说,就是那种大楼开幕和剪彩去的歌手。李健听完并没有看不起的样子,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哦,跟我们也差不多啊」,一句话就打消了选手心里的尴尬,让人觉得暖心又敬佩。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那么我一定会回答,就像这位母亲一样

孩子在地铁上依偎在母亲的怀中睡着了。这位母亲为了不让孩子的脚踢到身旁的乘客,用手捂在了他的小鞋上。直到到站下车,她才把手松开。


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源自于他的教养,而教养最直接的体现在于能够处处为他人考虑,无时不刻把尊重和体谅放在心中。


教养不分年龄,这些孩子的行为令人感动


10岁的小学生刘显昊像往常一样搭公交车上学。公交车上人很多,但是却有一个座位始终没人入座,等到他走近后才发现原来那一张椅子上有积水。


刘显昊没有像周围的大人那样,宁愿站在一旁,对此置之不理,他从书包掏出纸巾,细心地把积水擦干,然后默默地退到一边,跟旁边的乘客说「可以坐了」。


对于刘显昊来说,这不过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但正是因为举手之劳而劳之,才更显得他家教佳,有教养。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天津的地铁上。




一名男子不顾车厢里其他人的感受,肆意剥起了味道很大的大蒜,还把蒜皮撒了一地。


旁边的乘客虽然不满,但碍于情面,要么白眼捂鼻,要么转身离开。


只有一位穿校服的女学生,走上前去,默默地弯腰把一地蒜皮捡起拾到手里,把垃圾带出车厢。


一个人的教养源自于她的公德心。没有人有义务要捡起地上的垃圾,但是你做了,城市就会变得更加干净。


5岁的男孩,手里还提着笨重的购物袋,但是当他看到身后的阿姨和小妹妹不方便推开门进来的时候,他急忙转身,用小小的身躯挡住了即将要合上的玻璃门,给阿姨和小妹妹让路。



你帮忙推开的这扇门,同时也打开了你的心门。


记得在知乎看到过一个关于“什么是教养”的答案,我深感赞同:

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把生活的杆标尺,好教养的人多数用来衡量自己的言行,但不会用它去衡量他人。


就像微博热门评论里的那样,教养是由心而发,设身处地的着想,是由小见大的美德。



从这些孩子身上看到闪闪发光的品质背后,我看到他们背后的是一个个有修养、懂得教育本质的家庭。


正如歌德说的: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


为了孩子好,请你务必善良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里写道:「只为自己着想的人是无可救药的,也是不会受到教育的,他们是没有教养的人,无论他受过什么样的教育。」


卡耐基的观点也恰巧印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语:穷养,富养,不如教养。


一位宁波的妈妈独自带领一岁半的孩子乘机出游,她担心孩子年纪小,熬不住长途旅行,哭闹会影响到飞机上的其他乘客。于是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还附上了一张卡片。礼物里贴心地备上小糖果和耳塞。



整个旅途当中,女孩乖乖地坐在座位上,不哭也不闹,安安静静地吃零食和看童话书。


相比于那些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的小孩,这个小女孩从小就从妈妈身上学会了推己及人。


北京的一趟地铁上,一个孩子因为身体不适在车厢内呕吐。孩子的父亲并没有因此责怪他,而是立马起身,向周围的乘客道歉,然后蹲下身,拿纸巾把地上呕吐物清理干净。



「子不教,父之过」。这个擦拭地板的动作,不仅教会了儿子遇事不慌张,更让他懂得了什么是尊重。


无独有偶,高峰期拥挤的地铁上,小男孩可能是站累了,央求姥姥要有座位坐。


慈祥的姥姥蹲下来,贴在外孙的耳旁说:「这些叔叔阿姨,上了一天班,很累了。你现在都5岁了,可以自己站好,就不需要让座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澎湃新闻评论  ·  夜读丨灵魂深处有个家
17 小时前
澎湃新闻评论  ·  夜读丨灵魂深处有个家
17 小时前
青年文摘  ·  大腿粗,其实是件好事
6 天前
央视新闻  ·  当初的梦想,你还记得吗?
7 年前
健康时尚百科  ·  血型排行榜,准哭了!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