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千帆育儿网原创,欢迎大家转载到朋友圈,以及其他公众号用微信里的转载功能原样转载,但是不免费开放白名单。)
编者按
:今天来个标题党,让大家新年到来之际开心一下。这里的“做同学”就指的是进入UWC常熟学院啦,这个学校对于体制内升学的人可能不熟悉,但是对于想考虑体制外的孩子和家长来说,这可就是鼎鼎大名咯--因为荷兰大公主,也是王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说白了就是以后的荷兰女王哦(他家貌似全是女儿,木有儿子,所以下一任荷兰国王板上钉钉是女性啦),即将进入中国,坐标江苏常熟,在这里会度过高中3年啦(详情请自行百度)。
谢谢千帆大大邀请。我这里也只是简单报下流水账,供大家参考,毕竟每个小孩都是独特的。
先说下背景:
男生,小学和初中都是徐汇区排名最前的公立学校,现初三,被世界联合学院(UWC)常熟分校录取Pre-DP。
小升初阶段时,儿子在学而思,昂立等外面学校里已经学习了将近2年半,重点放在数学和英语上,其实我们也是人云亦云随大流,目的就是想通过提高竞赛能力进入华育、上宝这样的顶级初中,实际上有些效果,拿了些竞赛二、三等奖,但距离真正牛娃还是存在相当差距,学校成绩也只是班级10 +排名,因此入学顶级初中基本(完全)没戏,好处就是稍低档初中如西南位育、公办学校特色班还是非常顺利拿到通知,因为经过参照评估,认为他至少南模高中问题不大,还可以去争取上海中学,所以很快就决定方向,还是走公立初中常规中考和高考路线,读国内重点本科。
进入初中,和预估差不多,他成绩仍然是班级10+排名,年级20-30排名,只是在这个年龄段男孩外部兴趣关注点会变多,成绩有些波动,尤其是每年假期结束后1个月,但是在老师和我们双重紧急督促(威逼利诱)下很快就恢复正常(这里要非常感谢学校老师,极为负责,对学生行为和成绩变化非常敏感,第一时间主动和我们进行沟通)。因此直到初一,方向基本不变,没有考虑过国际学校选项,也没有做任何了解准备。
初中阶段儿子在学习上的特点逐步明确,更喜欢主课科目,成绩也比较突出,最喜欢历史,写作不错,但是物理和化学等理科相对一般。期间我们和他的小学班主任也一直保持着联系,她对儿子的评价是有相当发展潜力,因此需要保持一定学习难度和紧张度,有助于持续提高,否则容易得过且过。所以继续给他报了外面学校,主要还是语数外物化中考科目。另外他一度受最强大脑节目影响,非常着迷魔方,居然在没有完全攻略的情况下,自己琢磨出3阶复原,然后又持续学习高阶,期间也和一些魔方发烧友建立朋友关系,这件事让我们认识他有兴趣深入做一件事的时候,完全可以持续集中精力,并逐步提高能力。
初二寒假时,和他幼儿园发小的一家一起结伴旅游时,谈到他们已经决定国际学校路线,并建议我们可以参加相关夏令营,体验下学习经历。在儿子和他朋友坚持下,我们一起报名参加了一个夏令营,是北京机构发起的,地点正好就是在UWC。
由于这件事引发,从初二下半学期开始,我们有意识去主动去了解国际学校情况,并接触了周边十几位比较熟悉的同事和朋友的同龄小孩,发现居然超过三分之二以上都已经选择或准备国际学校,包括美高,而且基本分为两端,要么成绩优秀,达到能进入前15上海市重点高中的水准,要么成绩较差,最多是普通高中。虽然是小样本调查,但是这个结果还是让我们觉得必须把国际学校纳入选项,至少要让儿子体验过夏令营后,对以后求学方向要做些自己的判断。
这个夏令营15天时间,完全住宿,营员覆盖初二到高一年级,来自全国各地,其内容非常类似企业的Workshop培训,以项目为导向,5-6人小组讨论和分工合作,达成项目目标,形成最终报告并阐述。接触UWC老师后了解到学校IB课程通常就是基于这种形式开展。 这次夏令营的结果对儿子和我们影响很大,儿子还是很适应这种学习和思考方式,而且可以发挥他写作和沟通比较好的特长。对我们而言,发现之前太关注学术知识方面,而对诸如资料收集/问题探讨/原理思考/论文写作/报告展示这种类似在科研或咨询中才使用的方法论练习完全没有意识到其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经过和儿子讨论,虽然IB课程是国际学校课程中最难的,但学术,研究和实践结合最好,他也有信心面对挑战,因此我们决定把IB国际学校纳入优先考虑方向。选择范围基本就是先考虑UWC,然后再尝试平和、世外等其他知名IB学校,我们策略是如果无法考上最好的IB学校,还是迅速回到国内高中路线。其他AP/A-Level国际学校,我们判断其本质上仍然是大学低年级课程的提前学习,因此并不作为考虑方向。
UWC可以在官网上直接申请。材料准备内容除常规信息和考试成绩之外,核心问题主要涉及自我能力和家庭情况展示,这些内容都是儿子亲手准备,UWC按要求全部使用英文。UWC启动时间很早,10月底就要求完成网申材料准备,11月初发出考试通知,11/18全天考试,方式包括笔试、Workshop和考官直接面试。参加考试约120人,考试出来后儿子自我评价,笔试因为英文答题不太适应感觉考的一般,Workshop期间他这组组员非常活跃,他基本很难插上话,只是他最后主动承担了展示人角色出场(给全体面试学生的家长),但事先说明这个展示是不计入成绩的。面试他感觉不错,主要是材料相关问题,由于是亲自准备非常熟练,而且期间还成功秀了下4阶魔方还原。总之,发挥还算正常,比较真实体现了他的能力和个性。
学生考试过程中家长们和UWC的老师一起进行了交流,期间虽然很多人关心UWC的录取率,但老师还是回避了这个问题,更多讲解了UWC办学理念,简而言之,胸怀全人类,实践出真知,很有点共产主义的感觉。
UWC考试回来后继续准备其他IB国际学校的申请,但很快12月初我们收到了UWC录取通知。事实上儿子和考试Workshop同组的同学微信联系过,他们并没有被录取,判断下来实际录取率可能只有1/4。这其中有些同学从儿子角度看,比他更加出色,因此这个结果让他很高兴也感觉有些意外。我们分析原因:
1-
UWC虽然要求英文,但的确对考试结果并不完全看重英文,而更看重学生发展潜力;
2-
Workshop时聆听和勇于承担困难部分很重要;
3-
真实自我展示,和准备材料保持高度一致;
4-
UWC由于成立较晚,相对小众,参加考试学生很多是来自南京、苏州以及深圳的学生,上海很多优秀学生可能并没有关注UWC。
由于UWC是我们首选,所以就迅速接受了。最后简单总结下,虽然我们启动时间较晚,但由于是兴趣所在,儿子在整个准备过程中还是极为积极主动,加上竞争范围因素,最终收获满意结果。在升高中的环节上,我们家长只是提供分析比较和后勤物资支持,还是需要发挥小孩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我决定未来的学习道路。
更多升学育儿经验分享:
『经验分享』不是牛蛙的小升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