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梳理节假日期间的大事,按时间线来。
【政治局会议】
地产:跟节前传的小作文一样,重点是“去库存”,但处于统筹研究阶段。但不得不说,这次政治局会议内容的
保密性
大大降低了。
经济形势与政策:新增强调“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提出“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避免前松后紧
”这是吸取了23年的教训,具体措施是发行特别国债、降准、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
三中全会
7
月召开:一中交接权力,二中确定人事,三中规划事业。这也说明高层人事的调整、不同思路的统一等已经基本结束或告一段落。
本次主题是“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
假期我专门看了一些史料,讲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前前后后的一些巨大争议和最终的定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词,也沿用至今。
关于深化改革,在
2013
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年过去了,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当时会议定稿里的重点内容。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整体做得不错。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这个就是这几年提到的统一大市场的雏形,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有做得好的,比如负面清单下的市场准入制度、电信交通等领域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也有做得一般的,比如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这点我觉得是改变最明显的,但后续有工作要继续做,比如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过去十年进展一般,但可能是财经领域未来最大的顶层变化之一。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这块我了解不多。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这块主要是讲对外开放,过去几年受制于全球局势,开放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
估计三中全会就是对以上内容的继续展开和深化。
高速发展了这么多年,国内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既得利益结构多元化的格局,导致“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格局并没有实质性的推进,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要破除的壁垒很多。
【美联储和美债】
5
月
1
日的议息会议美联储宣布不加息,但此前连续三个月通胀数据超预期,市场预计本次会发表鹰派言论,但鲍威尔又说下一步行动不太可能是加息,而且缩表进度会慢于预期,因此市场解读为利好。
比较重要的是5月3日的非农就业数据,2024年4月非农就业人数新增17.5万人,前值30.3万人;失业率反弹至3.9%,前值3.8%。数据发布之后,市场对今年的降息预期由
1次增加到2次
。
真降息并不一定好,得看是什么事件引发的
,如果是美元流动性危机(美联储现在其实就是在维护美元流动性)那就比较棘手,现在这样挺好,不断引导降息预期,但降息靴子不落地,反而是对资本市场比较友好的。
【假期经济数据】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假期前三日,全国跨区域人员日均流动量约为
2.89
亿人次,同比增
8%
,同时相较于
2019
年同期增
30%
。
也有一些地方公布了整体的旅游收入,对比
19
年增幅绝对数看起来也不差,但要想到这是四五年累计数据,算下来年化复合增速都是在
10%
以下。
这点我在春节后聊旅游数据的时候也说过,
量增价平,总收入复合增速不高。
增速比较大的是境外游,国际日均执行航班数同比增
117%,对旅游感兴趣的可以研究一下。
【金融市场涨跌】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不过人民币这次是
被动升值
,升值幅度没有美元贬值幅度多,美元贬值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经济数据,另外是日本出手干预汇率。
其次是港股,恒指两天涨了
4%
,恒生科技涨了
7.31%
,跟踪
A
股沪深
300
指数的直接挂钩的华夏沪深三百也涨了
2%
。
AH
同时上市且港股表现比较好的是康熙诺(
21.37%
),浙江世宝(
15.6%
),长飞光纤(
10.17%
),金凤科技(
10.16%
),诺诚健华(
15.55%
),赣锋锂业(
11.21%
),天齐锂业(
10%
),中国平安(
10%
)。
假期市场也没挖掘出什么新的利好,还是
外资的回补,以及重新定价中国经济的表现。
以上就是假期的大事,一句话总结:
海外市场波澜不惊,中国资产节节走高。
但我们其实不能单用短期视角去看,站在中期视角,以
A
股为代表的人民币资产,都是可以逢低做多的。
原因在于决定市场整体牛熊的三因子:
企业盈利、流动性和市场风险偏好,三者都在改善。
企业盈利的角度,去年的二季度开始都是低基数,房地产对经济大盘的拖累越来越小,今年二季度开始还会迎来国债等政策发力。
流动性的角度,
2
月份系统性增量资金入市较多,主要代表是两融活跃资金和
ETF
、外资等,
3
月份是产业资本的增持和回购。
IPO
、增发等融资需求维持较低水平。从港股的趋势看,后续外资的持续流入是可以期待的。再要接力就得看险资,最后才到基民们开始买公募。
市场风险偏好的角度,去年是该涨的时候不涨,比如美债大跌,今年反而有不少莫名其妙涨了,比如现在的港股。而且春节后很难说市场是单一风格愈演愈烈,而是各版块都有机会,炒主题的有低空,吃股息的有银行,搞成长股的有
AI
,搞价值股的白酒等也不差,
所以也不用管明天会不会高开低走,投资
顺大势逆小势
,大势不差,回调都是买的机会。
.....
对我们的知识星球感兴趣的,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加入
,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留言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