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华古玩网
网罗鉴藏知识,藏界趣闻,行业内幕,历史揭秘,文化知识等诸多内容。在趣味之中陶冶情操,是文化爱好者,古玩爱好者,资深收藏家的必备微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华古玩网

成吉思汗嗜血成性,但屠城绝不杀这三种人,怪不得能成世界霸主

中华古玩网  · 公众号  · 古玩  · 2019-11-12 17:30

正文

点击蓝字↑中华古玩网,关注艺术信息!

说起成吉思汗,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欧美地区的人评价成吉思汗说他是从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最杰出的军事战略家。


阿拉伯人称成吉思汗是莫哈默德的第一个敌人也是第一面镜子,俄国以葛那吉夫将军说:
“横览宇内,历年之少,而开拓疆土之广大,如成吉思汗者,千古所未尝见也。 此最大盖世之雄!
而蒙古人称成吉思汗说他是与苍天同在的圣主。
成吉思汗因为他辉煌的战绩而被赞颂,也因为他的残暴凶横,嗜血成性,而受尽世人指责。

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族人,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个个有着草原人民的凶猛与彪悍,骑马打仗更是最为擅长。
成吉思汗在统一了蒙古各个部落以后,因为草原上的资源贫乏,就开始带领这大家开始了对外的侵略战争。
成吉思汗带领着自己的部队,所向披靡。 他每占领一个城市都会进行屠城。

这是为了给其他的城市带来威慑,所以在后来的很多城市因为害怕蒙古人的残暴,都害怕的不敢迎战,往往不战而败。
另外一方面屠城也可以从最根本的把敌人消灭,已免复仇。
但对于这种灭绝人性的屠杀行为都无动于衷的成吉思汗,却也有三种人是他绝对不杀的。


第一种人就是没有车轮高的孩子。
我们知道蒙古族是以游牧为生的民族,他们是要躲避天灾,也要面对资源的短缺,环境相对恶劣。
所以蒙古族的孩子能长成大人十分的不容易,也正是因为如此蒙古的人口数量无法得到很大的提升。
他们也认识到孩子是提升人口基数的根本,所以成吉思汗再屠城绝不会杀没有车轮高,也就是不会记事的孩子。
他会命令手下把这些孩子细心培养,给他们蒙古族的身份,让他们长成能为蒙古族战斗的战士。

第二种人就是女人。
这和留下孩子是一个道理,蒙古人对繁衍子嗣非常的重视,所以屠城的时候不杀女人,也是希望把女人作为蒙古族的生产工具。
另外女人可以作为奖品用来奖励当时的战士,让他们更加卖力的去战斗。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成吉思汗认为女人是没有战斗能力的,并不会对他造成威胁。


第三种便是工匠。
蒙古人虽然打起仗来难逢敌手,但是他们对于工具的制作等方面却不如外族人。


所以工匠在蒙古人眼中就成了非常宝贵的资源,他们需要留下工匠来为他们制作武器,生产工具,还有衣物。
也可以作为他们的后勤资源为战争提供保障。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实际上能在阅读中做到的寥寥无几。但 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个人始终坚持这个好习惯,并成就了历史巨作。


他就是宋代大学者 洪迈先生 。一生涉猎了大量的书籍,并养成作笔记的习惯, 读书之际,每有心得,便随手记下来。 集40余年的成果,用18年精力写成了 《容斋随笔》 ,凡74卷。



提起 《容斋随笔》 ,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而它却是一代伟人 毛主席一生中所读的最后一部书,一直陪伴他走向人生的终点



· 出身名门,勤奋博学 ·

耗时40年终成国学经典名著


洪迈出身官宦世家,学识渊博,历经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个朝代,度过了79年的一生。


他热爱阅读,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道听途说中有价值的掌故、轶事及读书时受到的启发、产生的灵感等随手记下, 历时40年,终成此巨著 。费时读千百部书,方能集腋成裘。



《容斋随笔》一经刊印,便受到宋朝文人雅士的追捧,当时宋孝宗曾当面夸赞洪迈:“此书很有好的议论。”


可以说,它是 中国历代笔记小说中最有名,最有影响的一本经典著作


· 至死不渝,一生钟爱 ·

毛主席生前读的最后一部书


辗转八百年之后,这部书又与一代伟人毛主席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许多资料看来,
《容斋随笔》是毛主席喜欢阅读的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笔记书



毛主席自30年代在延安马列研究院图书室看到此书起,就对之爱不释手。


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战争多么激烈危急,无论行军多么匆忙,行装多么简便, 这部《容斋随笔》却从延安带到西柏坡,从西柏坡又带进北京城



1976年9月8日,毛主席去世的前一天,还由别人为他代读《容斋随笔》37分钟, 这部书也就成为一代伟人毛主席一生中所读的最后一部书


如今它还被珍藏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中,满书都画满了圈圈,点点,杠杠,可见他研读之深。


· 资料丰富,议论精彩 ·

涉猎极广成史政必读书目


《容斋随笔》承载了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笔记,以考证、议论、记事为中心,既有宋代典章制度,也有三代以来的历史事实、政治风云和文坛趣话。


洪迈在书中记载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也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



以资料丰富、格调高雅、议论精彩、考证确切等特点,超越众多的同类著作之上, 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也因为它广涉历代治乱兴衰、帝王将相、纵横韬略、处世为人、文坛趣事、历史珍闻等,补《资治通鉴》之不足, 深受宋元明清历代大学者厚爱,为历代治国者所珍爱


· 有裨于世教,有益于人心 ·

拓宽人生格局 助力事业发展


读这部书,就象是在书林中穿行,在文海中畅游,在史坛上俯瞰,在政界中视察。书中经典的篇章,能够 对我们的为人处世、事业发展,增添很多启示和成熟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