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量化历史研究
本公众号旨在打造量化历史研究交流平台,推广量化历史研究学术研究方法和前沿成果。现在主要发布《量化历史研究》辑刊、量化历史讲习班、量化历史国际学术年会以及量化历史研究相关学术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天基金网  ·  揭秘理财牛人的搞钱秘籍! ·  昨天  
天天基金网  ·  揭秘理财牛人的搞钱秘籍! ·  昨天  
格上财富  ·  中年人最大的远见,是把家庭养成福地 ·  3 天前  
拾榴询财  ·  核战真要一触即发?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量化历史研究

【量化历史研究】不靠专利,拿什么保护发明?──来自世界博览会的启示

量化历史研究  · 公众号  ·  · 2017-09-19 14:50

正文

本文为“量化历史研究”第 181 篇推送

1851年世界博览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明者想从自己的发明中获益,既可以申请专利,也可以选择保守秘密。那么,什么样的发明才会去申请专利呢?这个问题很难,因为既然是秘密,那我们就看不到。我们只能看到已申请了专利的这部分发明,而这些样本可能是有偏差的。Petra Moser 2012年发表于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的研究,用世界博览会数据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收获颇多有趣的结论。


19世纪的下半叶,世博会非常盛大,从以下数据就可以看出来:1851年第一届博览会,英国专门为此建造了水晶宫,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封闭式建筑。当时伦敦的居民还不到200万人,参观者却超过600万人。1876年美国世博会,国内参展者超过3万,来自35个不同国家的参观者超过1000万人。1893年的世博会,容纳了超过45名国家的70000名参展者,以及超过2750万名国内参观者。1915年世博会规模稍小,但参观者也接近2000万人。

作者用的数据就来自这四次世博会。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都争相要在世博会上亮相。以英国为例,由于希望参加世博会展览的厂商太多,政府专门组织了一个全国层面的委员会来品评,只有30%的申请最后入围。世博会也确实是个展销的好地方——许多企业、大学和政府机构都借助这个机会采购优质产品,甚至有学校直接买下一座铁桥。因此,世博会的展览内容覆盖了各大行业,不限于专利。这为考察专利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作者整理了参展名录中来自英国和美国的发明,共录得8036项,分十大行业。其中,来自英国的展品会直接标明是否已取得专利,来自美国的则没有。因此,作者将美国的展品与专利数据库进行了匹配。作者同时收集了发明产生的地点与发明的质量。后者怎么衡量呢?原来,组委会会给优秀发明发奖章,有1%获金奖,18%获银奖,12%获铜奖。像泸州老窖广告中常常提到的“荣获金质奖章”,就是1915年世博会发给优秀参展品的表彰。


统计分析的第一个发现是:英美发明注册专利的比例差不多,英国是11.1%,美国则是15.3%。这冲击了传统的看法——因为,当时英美两国申请专利的成本差太多了!折算到今天,在英国,申请一项专利的费用平均是37000美元,差不多20万人民币;美国则是618美元,不到4000块钱。即使把在美国申请专利的一些额外开支算上,开支也不会到2000美元。

为什么两国申请专利的比例差距竟然会这么小呢?作者尝试给了一些解释,比如说美国的专利只颁给“真实的首位(first and true)发明人”,而英国的规矩就要宽松一些。此外,两国法庭对专利相关案件的裁决也有所不同,英国法庭相对偏向专利持有人。不过,完整的解答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曾有学者将美国的高速发展归于设计良好的专利制度,但来自世博会的证据不支持这一点。尽管英美两国专利制度差别颇大,但技术进步中寻求专利的比例接近。


来自数据的另一发现也挑战了传统的结论。按照Anton和Yao 2002年的研究,企业的最优战略应该是将核心发明作为商业秘密保护,只将不重要的发明拿来申请专利。原因在于专利需要披露,而让对手了解核心发明风险很大,比方说,对手可能借机赶超。但是,文章发现:拿到奖牌的发明,申请专利的比率是15.6%;而没有拿奖的,申请专利比例只有11.1%。并且,这一差距在所有行业中都存在。比如说,农业机械类的发明,获奖者申请专利是40%,而未获奖者申请只有20%。

图1 美国的城市人口规模与专利申请比率

传统理论的另一假说是:如果周围能够逆向工程的竞争者很多,相比于商业秘密,厂商会更倾向申请专利。按这一点,比起位于乡村的发明家,城市发明家应该更倾向申请专利。数据部分印证了这一点:城市发明家申请专利的比率是12%,而乡村只有7%。不过,城市规模与申请专利的比率,二者似乎不存在明显的关系。此外,美国乡村发明家申请专利的比率较高。


最后,科学进步会改变保护发明的方式。19世纪中叶之前,化学的分析方法还十分粗糙,制造工业充斥着经验、迷信和运气。“独家”配方很难模仿,也难以逆向工程。例如,欧洲人希望仿照印度河谷的红色燃料,但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技术间谍,也要在30道秘密工序前望而却步。这也导致藏起秘方、保守秘密,是保护化学发明的最好结果——可口可乐就是这么做的。在所有十个行业中,发动机和机械制造的专利申请率相对较高,化学工业申请率几乎是最低的。

图2 不同年代的染料行业,从发明到专利经历的时间

19世纪中叶,分析化学的发展改变了这一切。1865年,凯库勒揭示了苯环的结构;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由口传心授到实验步骤,以染料合成为代表的化学工业逐渐不再神秘。靠秘密来保障不再保险,还不如申请专利。于是,以美国为例,化学领域的专利申请率很快从差不多0%上升到接近20%,同期制造业的专利申请率几乎不变。染料行业变化更加明显: 1860年代的发明者平均要等待28年才去申请专利,而1900年代,这个数字变成了1.4年。


总之,来自世界博览会的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看到了技术进步的全貌。如果说专利是海面上的冰山顶,商业秘密就是水面下的庞大基座——冰山两部分体积之比差不多是1比8。技术进步方面,秘密也差不多是专利的7-8倍。因此,只用专利数量去反映一个时代的技术进步不全面。激励和技术进步如何互动,不同制度下厂商保护发明的方式如何变化?这些都是相当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文章来源:Moser, Petra. "Innovation without patents: Evidence from World’s Fairs."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55.1 (2012): 43-74.


原文链接: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量化历史研究”公众号由陈志武(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教授)和龙登高(清华大学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及其团队负责。以严肃而又不失活泼的方式,向广大学界和业界朋友,定期推送有关七大洲五大洋的量化历史研究经典文献和前沿文献。本账户同时作为“量化历史讲习班”信息交流平台,向大家及时发送讲习班的最新信息和进展。喜欢我们的朋友请搜寻公众号:QuantitativeHistory,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关注订阅号的同时,我们也诚邀八方学人发送电邮建言献策。“量化历史研究”旨在凝聚一批对历史研究有激情、有热情的朋友,共同推动以量化的方法研究经济史,金融史、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等各类历史题材,分享观点,共享资料。我们的邮箱:[email protected]。期待您的声音!


轮值主编:熊金武      责任编辑:彭雪梅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