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鬼脚七
鬼脚七,真名文德,自媒体人。做自己,爱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  14 小时前  
青年文摘  ·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  14 小时前  
洞见  ·  今年春节回家,我决定不入局 ·  2 天前  
每天60秒知天下  ·  今日早安心语日签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鬼脚七

因为你是天才,所以更要努力

鬼脚七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12-26 19:00

正文

别说你没想过自己可能是个天才。

但那多半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时,你年轻,意气风发,一切皆有可能。

旋即画风突变, 时光他老人家拿着杀猪刀,利落地削退了你靠前的发际线,也削退了少年的锐气,你还没来得及油滑,就开始了油腻,不到三十岁就在公众号底下留言: 我的人生还有救吗?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如是回。

但别误会,他并不是在鼓励你,而是在戳你的痛处,毕竟,事到如今,你也没有千金可散。

事实上,你已经没什么好输的了,这些都要怪你自己。

怪你没有用努力,好好善待躯壳里的“原装天才

如果你想改变,现在还不算晚。


01

“我要见李白!”

说这话的是一个少年僧人,他叫怀素。

在后来的岁月里,怀素是李白唯一认证过的天才型选手。

不过现在,20岁的他还只是个愣头青。

如果放在几年前,见李白并不难。但乾元初年,李白在牢里,公号被封杀。直到乾元二年,唐素宗因为久旱不雨大赦天下,李白才顺便被放了出来,那时候他已经59岁了,没人知道李白在哪。

“你去哪儿找李白啊?”有人问怀素。

“去江湖。”怀素背上一书包的笔,上路了。


怀素爱写字,在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

从他十岁那年决议出家开始,人们就知道,怀素要想做什么事,他就一定能做成。 (“学必成功,才当逸格”。)

有人说贫穷会限制人想象力,怀素刚好相反。

练字没有纸,怀素就在寺庙荒地上种了一万多株芭蕉,绿油油的叶子成了上好的写字板,每到夏天,这里绿意萦绕,怀素给它起了一个雅号“绿天庵”。

除此之外,寺庙里但凡能写字的地方,怀素都没饶过,墙壁、衣服、器皿上,到处都是怀素的涂鸦。

寺里的执事僧看了之后气得直跺脚:“你不是有芭蕉吗?怎么还到处乱写!”

“芭蕉长得太慢了,供不应求。”

后来他干脆做了一块漆板,写了擦擦了写,柔软的毛笔和坚固的漆板在怀素经年累月地练习下,竟然也发生了损坏,漆板越写越薄,最终破了一个洞,而毛笔则写到笔毛全部脱落,笔杆开裂,怀素才作罢,在寺庙后院里,有一个奇怪的坟,叫“笔冢”,专门“葬”着被怀素写坏的秃笔。

想要对得起自己的才华,首先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02

怀素《自叙帖》局部

一个人有多大的格局,取决于他的心里装着多大的世界。

怀素生活的年代,书法界,前有“书圣”王羲之,后有“草圣”张旭,同时代还生活着颜真卿等人。可谓IP云集,大咖齐聚。

年轻的怀素想要突破自己,更要走出一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路。

于是,他决定背上行囊,去游学。

怀素想见的第一个人,就 是李白。


自古名士多狷狂,李白做为大唐第一狂人,却可以对有才之士起立鼓掌。

在没有GPS的年代里,怀素靠一路打听终于在洞庭湖上见到了李白。

据李白回忆,怀素虽为僧人,但却不守礼法束缚,不仅酒量了得,酒后的真性情更是对李白的味口。

高兴起来,59岁的李白对22岁的怀素一口一个“吾师”,叫得亲切。

“我师父醉了以后站不稳,靠着床,没多大一会儿就写了数千张字,然后面向墙壁写不停手,斗大的字惊天地泣鬼神,简直像蛟龙一样活灵活现。”

对于怀素的字,李白是服气的,不仅服气,他还觉得什么古人来者都应该一起服气。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草书歌行》李白

这里面王逸少就是“书圣”王羲之,张伯英是后汉“草圣”张芝,张颠是唐代“草圣”张旭。

李白觉得这些大家在怀素面前都算“浪得虚名”,怀素贵就贵在“天生”,天才的基础上,他特喵的还勤奋!


03

怀素《食鱼贴》:“ 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实疏。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羸也。九日怀素藏真白。”


看公孙大娘舞剑,就是怀素勤奋的一个代表。

写字写到一定境界,字本身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字的魂在哪。

为了找到属于自己的字魂,怀素从万事万物中寻找灵感,他听说有善舞剑者公孙大娘,就跑去观看,从凌厉的剑法中感受艺术的美。

他去拜访前辈,在张旭的学生邬彤家久住多日,后者教给他作字之法在于一个“悟”,万事万物无不在给你启发。

正如禅宗公案里所讲:

“什么是佛法?”

“什么不是佛法?”


颜真卿把张旭总结的“十二笔意”教给怀素,他说,所谓笔意,就是 “平谓横、直谓纵、均谓间、密谓际” ,合乎常理又出乎意料。

怀素听了之后马上感慨道: “贫僧有一天傍晚,曾长时间地观察夏云的姿态。我发现云朵随风势的转化而变化莫测,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蛟龙翻腾,或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或如大鹏展翅,平原走马,不胜枚举,美妙无穷。”

颜真卿听过后感慨:“你的‘夏云多奇峰’的体会,我闻所未闻,‘草圣’的渊妙,今天有你在,后继有人了。”


04

《苦笋帖》: “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

无规矩不成方圆。怀素自成一家的“狂草”,从来都不是随意涂写的,而是出规入矩的。如果仔细观察,你可以看到怀素的书法,行与行、字与字大多有着紧凑的安排,全篇布局犹如棋盘。 字本身,也有主次、虚实、呼应、收放的节奏。

人心不能让字给带 狂了。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怀素给自己起了一个号——藏真。

明代项元汴曾评价怀素: “藏正于绮,蕴真于草”。

怀素晚年在成都宝园寺度过,期间他不仅醉心书画,更潜心佛法。他精通梵文、还编纂了《四分律开宗记》。


尽管怀素威望甚高,但他却不以为意。在他留下的一些传世名作中,大多是记录的是一些生活片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