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和金星虽然距地球很远,但它们的引力拖拽却会扭曲地球轨道。这种史诗性扭曲每40.5万年重复一次。
“朱诺”号拍摄的木星南极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生活一直在绕圈子,但与宇宙内的循环相比,我们的绕圈子只能是小巫见大巫。通过对远古岩石进行研究,科学家证实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假设,即地球轨道被木星和金星的引力拖拽扭曲,陷入一个每40.5万年重复一次的历史性循环。
罗格斯大学的地磁学家丹尼斯·肯特表示:“这是一项令人吃惊的发现,因为这个漫长周期是根据年代至少可追溯到2.15亿年前的岩芯得到证实。此前,科学家根据5000万年前的行星移动预测这个周期。现在,科学家能够以一种非常精确的方式,将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恐龙和哺乳动物的进化以及世界各地发现的化石与这个40.5万年周期联系在一起。”
科学家在亚利桑那州采集的岩芯,保存着
2
亿多年的地球信息
几十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这种现象,其中一个例子被称之为“米兰科维奇循环”。金木引力拖拽的扭曲效应让地球的绕日轨道在近乎完美的正圆形和偏心率大约0.5的椭圆形之间循环往复。
这个周期可追溯到地球和太阳系历史的哪个时期,相关证据一直存在争议。幸运的是,借助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石化森林国家公园地下深处采集的远古岩石样本,科学家正在描绘一幅更清晰的图画。2013年,肯特和他的团队来到石化森林国家公园,开始在一座孤山钻取岩芯。他们获取的岩芯总长度已超过457米。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揭示了岩芯的年代,同时发现了地球磁场两极翻转的证据。
在与纽瓦克盆地发现的沉积物样本进行比较时,他们发现这个40.5万年周期是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最持久的天文模式。该周期的历史可追溯到2.15亿年前的三叠纪。在史前时代,纽瓦克盆地所在地区曾是一个巨大湖泊,覆盖新泽西州大部分区域。
金星全景照
肯特表示:“虽然存在其它更短的轨道周期,但如果将时钟往回拨,我们很难在任何给定时间确定这些轨道周期的真实身份,因为它们随时间发生改变。这个周期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独一无二。它并未发生变化。相比之下,其它所有轨道周期都已不是本来面目。”
研究证实40.5万年周期在恐龙统治地球前就已出现。这一发现能够对无数研究领域产生影响,从如何解读化石到追溯生命形态的进化,再到进一步了解行星运动。在受益于这一发现的研究领域中,最让科学家感兴趣的莫过于地球气候。40.5万年周期有助于科学家了解木星和金星如何影响地球气候,以及地球气候如何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不可避免地经受升温和降温变化。
太阳系八大行星全家福
但论文作者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能够以这一发现为由,坚称地球当前的气候危机应归咎于其它因素,而不是人类活动。40.5万年的轨道周期循环不会直接改变地球气候,但会强化或抑制短期轨道周期,也就是“米兰科维奇循环”的影响。但在有生之年,我们不会注意到米兰科维奇循环的影响。
肯特说:“其它很多因素都能在对我们至关重要的时间尺度内影响地球气候。我们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已经对气候产生显著影响。现在,我们能够测算这种影响。相比之下,这个行星轨道周期的影响更为微妙。”研究论文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你或许还想看
星际旅行的梦想能实现吗?科学家称:“太难了”
宇宙有多震撼?欧南台太空精选照让你一次看个够!
宇宙外面有什么?——宇宙栖身于黑洞中央 外面套着更大宇宙
23张图解密”洞察“号奔赴火星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