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一手调研纪要和研报数据,点击上面图片小程序
随着价格竞争接近尾声,宁德时代准备加强
通过新的成本效率并扩大其 ROE 领先于同行一代大型生产线。 我们看到多重拐点基本要点从这里开始。我们预计重新评级 -升级至 超配 和首选。
我们升级和新首选背后的四个原因:1)我们认为价格竞争
快结束了。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带来的阻力似乎已被消化。2) 2024 年的利润率可能会好于市场预期,尽管同比可能下降。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将恢复 EBIT 同比增长继 2024 年第一季度经济放缓之后几个季度。3)“CATL Inside”模型周期看起来中期强劲,与超级充电和CTP3.0推广相关,这可能有助于维持市场份额和相对于同行的利润溢价。4) 大多数重要的是,宁德时代的新一代巨型生产线可能会增强其成本优势,提高ROE。
良性循环=提款机……宁德时代似乎正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规模和研发优势促进成本效率提升和产品升级,然后回到支持与同行相比的多倍研发投资。有成本效率提升和资本支出周期放缓,我们认为该公司是一只价值股,自动提款机,产生的自由现金流收益率从 2024 年的 6% 增加到 2026 年的 10%。我们预计5-7年的累计FCF(取决于产能扩张)加上手头现金几乎等于其当前市场价值。我们的目标价格意味着 34% 的上涨空间,如果公司支付费用,该股三年内可能会翻一番出FCF。
而且绝对是成长型股票:电动汽车的增长可能会偶尔出现小问题 - 对于
例如,考虑到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现在担心中国的需求消费疲软。然而,电动汽车的渗透轨迹仍将存在鉴于全球电动汽车的长期承诺。电池需求实际上已经年初至今合理,电池供应链订单不断增加,电动汽车强劲出口、改进的储能系统经济性以及稳健的宁德时代模型中期周期与比亚迪的峰值车型周期(由 Tim Hsiao 报道)。
看涨案例——重建主导地位:宁德时代可能是 1) 长期的摇钱树,
走高研发投入、引领技术迭代的道路产生高 ROE,或 2) 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的合同制造商,将成本效率转移给顶级 OEM 并锁定超过 50% 的订单。我们的公牛案例场景价值为人民币320元。
天赐的停产以及近期的涨价核心也是在反应行业短期供给过剩与碳酸锂涨价。
锂电完全不同于光伏的类金融属性,出清主要依赖于车企出清或者经营失误。目前可以观察到尾部企业有裁员,代表行业出清的开始。
我们认为目前行业基本已经反应了所有的负面消息和情绪,24年将能看到产业出清与变化。
核心还是要把握在短期供需失衡情况下,还能持续兑现业绩,未来行业稳态可以兑现超额利润的企业,以及未来1-2年欧美重新加速电动化过程中有渗透率提升的产业链。
市场的看法:
1) 欧洲走回头路不搞新能源汽车,EV渗透率天花板低。
2) 担心24年的关键词:供给过剩、价格战,业绩低于预期。
机构的看法:
#拐点来临之前,往往都是无人问津的。锂电行业也曾是君临天下,在经历了他的繁华、荣耀、低迷、蛰伏之后,再次来到了他的拐点。
而二级市场的反应是:听完24Q1业绩汇报,第一反应是业绩有点超哎,紧接着是怎么股价还趴在底部,事出反常必有妖,别人不买,我也不买。
#更经典的反应是:宁德什么时候暴雷?不暴雷就没见底(不晓得是不是一种病态,或者说被前几年搞怕了,对制造业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全然不信了)。
接下来,我们还是回归基本面:
1)“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欧洲”:
在“外国人都不玩了”的声音下,看他们到底在做什么。23年通过了汽车排放法规修正案,修正内容提高23年汽车碳排放考核目标,并确定35年禁售燃油车。2024年1月,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就二氧化碳减排达成临时政治协议,2030年期,新的中型车辆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5%,2035年期必须减少65%,2040年起必须减少90%。24年2月,欧盟委员会建议到2040年,将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90%。
2)“全行业的供给过剩”VS.“头部节后招工”:
之前说过,过剩最不严重的是6F,其次是格局好的部分材料(24年过剩30%,如果来到25年,基本就不过剩)。3月调研中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头部如
科达利
,反馈“订单做不过来”、“加大招工力度”。
3)缺少催化?
——6F龙头天赐停产检修,竞对1反馈涨不了(因为价格被宁德锁了,好惨,宁德总是在供应链管理上赚钱,也是一种竞争力)、竞对2反馈之前提了10%、如果
碳酸锂价格
横,认为有20%上涨空间。#而我们认为24年不看大的
价格弹性
,但作为需求信号是重要的,接下来值得期待的是皮尔巴拉拍卖、Q2排产(要知道23Q2环比仅+10%,也是头部反馈24Q2环+20%+)。
看多锂电板块的三大理由:
1、二季度行业需求有超预期可能。
锂电产业链排产3月环比增长50%以上,反应春节季节性和补库需求,目前有部分公司反馈4月仍有10%以上的环比增长,则切实超出预期,以动力电池龙头情况计算,若考虑4月环比增长10%+,H2处于旺季,则全年增速有望上修至25%-30%。
4月排产目前是初步意向,不过从逻辑分析看,可能性较大:1)动力方面,国内增量一是比亚迪、广汽等24Q1去库车企恢复;二是2月中下旬以来整车降价,有望刺激需求爆发,渗透率再上台阶;三是潜在的政策预期对销量、库存的刺激。而欧美需求由于年底退坡,Q1已至低点,后续新车发布也将驱动欧美恢复。2)储能方面,国内1月装机2.2GW/5.68GWh,1-2月中标6.3GW/15.1GWh,均超预期;国内储能需求旺盛,得益于国内光伏装机上修、各地配储比例提升,以及中期看在潜在消纳放开、市场化交易方向下是商业模式改善预期;国内24年装机有望超70GWh,同比增长50%左右。此外,欧洲户储去库接近尾声,需求也将保持环增;美国大储储备项目旺盛,后续并网改善将成为额外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