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会说,为什么是万向,而不是华为,万向集团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企业,为什么会首推它?我们研究万向集团这个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史:
第一,它在中国民营企业中的寿命最长,万向这个企业60年代就有了,稳健持续发展到现在;
第二,它是一个全球化的企业,万向集团的产品跟华为一样,大部分产品卖到了全世界;
第三,它也是千亿级企业,且在其产业领域中具有全球竞争力。更重要的一点是,万向是中国企业最早进行传统的三项制度改革的企业,是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化机制与制度创新的先行者。
首先,在中国企业最早推行按劳分配,施行三项制度改革,万向集团1982年在中国就率先实行联利计酬浮动工资制,按照贡献、效率进行分配,应该说
万向是中国企业中最早实现联利计酬浮动工资制的,而且创造性地提出和建立起“按劳分配、按效分配、按资分配”的三维薪酬分配激励机制与系统。
第二,
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在八十年代就创造性地提出人力资本“两袋投入”与“分家制”的人才激励理论与实践。
鲁冠球最早提出的“脑袋投入、口袋投入”的人力资本激励,一个是对员工心理和智慧资源的投入,一个是对员工薪酬、利益的投入。
另外,万向集团在30多年以前就提出“分家制”,鲁冠球较早地搞了分家制,把一个个项目分离出去,独立运作,自负盈亏,仅工业一块就从一家企业,一个产品,发展到现在31家企业,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专业生产一类产品。“人人头上一方天,个个都是一把手,变千斤重担一人挑为千斤重担大家挑”。这种“人人都是CEO、人人都是创业者、人人都是资本所有者”的现代人力资源理念,万向集团在30多年前就率先提出来了,而且一直在实践应用。
第三,万向集团是中国民营企业中产品最早走出国门,并在全球成功收购兼并欧美企业上百家,成功进行全球人才整合,探索核心人才本地化的模式的先行者和最优实践者。尤其是万向在美国收购了几十家企业,
它的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美国化、投资与激励机制实现了美国化,真正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跨文化经营与人才整合的能力。
第四,更重要的一点是万向集团的家族治理模式与领导力传承独具特色且实现了家族第一代与第二代的顺利交接班与传承,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家族传承发展起了正向的标杆示范作用。
万向提出了独特的 “家族协作接班模式”,儿子掌舵,女儿女婿齐上阵,三个女婿各管一摊,自动协作。鲁冠球注重家族企业的科学传承,他精心培养儿子一步步成长为合格的接班人,就是让他从基层做起,一直做到决策层CEO。他的家族人力资本传承在中国企业乃至全球企业里面,我认为是做得最好的,让这样一个千亿级企业顺利完成了家族企业传承的,只有万向,我认为它做得最优秀。这一次万向也得到了总书记的专门表扬,总书记说:“你这个不是富二代,你这个是创二代。”
我们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家绕不过鲁冠球,研究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典实践的当首推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