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知乎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天是世界邮政日
中国邮储银行是六大行之一
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下傻傻分不清的中国邮政
之前知乎上有两个关注中国邮政的热门话题
#为什么中国邮政还没倒闭?
#
#中国邮政是不是要凉了?#
该话题下面已经有4000多个网友回答
点赞最高的超过60000次
小编再一次被网友的回复暖哭了
@阿泽
没错,驴车、马车、自行车是邮政的骄傲,也是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当今社会,有飞机、动车运送不困难,难的是能够不计成本,用驴车、马车、自行车将一封封游子的问候,送到飞机、动车到不了的山沟沟里...
一位黝黑的老农,推着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后座上挂着一个绿色的袋子,印着“中国邮政”四个大字...这是很多农村人的印象,也是很多农村家庭的期盼!何况邮政还肩负着国家机要通讯的作用,这是和平年代的人很容易忽视的作用。
之前骑行进藏的时候,路过了一些非常偏僻的村庄和非常烂的路,尤其是过排龙天险和通麦天险的101塌方区的时候还不得不下来推车,但就是这样的路,我居然看到邮政的车在送快递…
像上图这样山洪暴发把路给淹了的不要太多,不论是车还是人都得蹚水过去,在植被少的地方你最好祈祷不要下雨,有时候一场五分钟的小雨就能引发泥石流把路给堵了。
我过怒江峡谷的时候碰上的这次泥石流直接把我们堵在怒江明洞四个小时,而且不是一处塌方,而是多处塌方+落石,我们骑行的差点露宿怒江明洞。
七十二拐是318上除了通麦排龙天险外最险的地方,我在七十二拐上看到三辆邮政的车在路上走那是真的贴着悬崖走,我看的都心惊胆战。
像这种临崖路段的大部分旁边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江大河,你一个不小心翻下去那救都不用救了,因为下去了直接冲走尸骨无存…
而且由于海拔高的原因,有时候在路上走着就感觉在云中漫步一样,如果起了雾能见度极低那更危险,旁边就是万丈悬崖,前面是山路十八拐,但是邮政的那一抹绿色还是一样的在云中时隐时现。
要知道对于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人来说,邮政几乎是唯一对外沟通的渠道,我们可能觉得它送货慢、效率差,但是对他们来说只要它存在在那,那就是希望。
如果它凉了,那么你来给这里的人翻垭口钻隧道贴着悬崖峭壁开车送快递?
另外,现在西藏都普及了微信支付,我带个手机只要有信号的地方都能扫扫扫,但在移动支付普及之前骑行进藏都是得办一张邮政储蓄银行的卡的,因为只有邮政储蓄银行能够在一些极度偏远的乡镇设点,你才能取钱购买补给物资,如果没邮政储蓄银行,你只能身上带着大把现金每天骑行上百公里,安全性暂且不谈,这份重量也能在爬坡的时候把你大腿踩得抽筋。
中国邮政要是凉了,边疆、草原、戈壁、荒莫、大山地区的入学通知书、信件、包裹、汇款单……谁来送?
其它快递公司绝对不会做亏本买卖的,只有中国邮政可以,没有中国邮政,中国还有几千万人无法和外界进行物流来往,因为中国邮政是国企,必须承担一部分国家责任,亏本,也得干。
一句话:顺丰三通接得了的我要接,顺丰三通接不了的我更要接,收邮钱送万里,民权特许。
曾经的支教老师强答此题——邮政不会凉,也绝对不能凉!
我在青海省果洛州甘德县支教一年。甘德平均海拔4000+,人口三万多。
支教的学校什么物资都缺,我去募集了很多物资寄上来。从学校的广播设备、多媒体设备、各种教学器材、书籍、衣物等等,都是邮政帮忙送上高原的。
全县只有县城一处邮政代收点,但是已经解决大问题了。以前县城还有百世快递,后来因为没什么钱赚,百世快递就走了。顺丰、中通只能到果洛州,韵达、圆通只能到西宁。为什么?因为他们是私企,私企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寄上来的东西多了,邮政的人就知道了,只要写我名字的包裹,一定是学校物资,都不用打招呼,一定会帮我留着。有时候因为去快递点取不方便,他们会拖拉菜的大货车、附近的居民帮忙带到学校来,也有的快递一放一个月都来不及去取,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把包裹退回去过。
以前我觉得邮政快递太慢,为什么不关闭快递业务?现在我觉得这种想法就是城市里享受市场经济便利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对于类似这种偏远的、市场经济边缘化的地区,他们很难享受到市场经济的便利,甚至连乐事薯片也只能在县城的2家超市买到。城市里的人可能很难想象。因为城市里下楼就是便利店,城市里穿梭着各种各样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他们体会不到,打开美团饿了么,整个果洛州连一家送外卖的商家都找不到。
看着跨越高原的高压电缆,看着穿梭在雪原大山中的邮政快递车,我第一次发出:“生活在我的国家太幸福了!”这样的感慨。
藏族朋友寄来风干肉、糌粑这高原的味道,我将每年献血时拿来的背包寄给他们用。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邮政的存在才得以实现。
在城市里,我们可以选择比邮政更高效的快递,事实上在城市里邮政快递已经失势,这是市场经济竞争的结果。但是在偏远地区,在企业们都不愿意去竞争的地区,邮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是邮政的存在,让偏远地区的人们也能在11.11买买买,感受电商时代的便利;也能为远方的亲人寄去家乡的思念。
都快要0202年了,你说4块2毛钱能干什么呢?热干面都5块钱一碗了。
但只要把信装进信封,贴上4块2毛钱的邮票,写上收件人的电话号码,无论是本市寄到隔壁市,还是从加格达奇寄到三亚,都能寄到,还能查物流信息——它叫挂号信,也许是全国甚至全球最便宜的快递了。
曾经我对邮政也是不屑一顾,后来发现,无论多偏远的乡镇,至少会有一个邮政代办所,而信件寄递费用只有“本埠”和“外埠”两档,压根不看距离。
这样听起来确实要凉了,但没凉的原因是,这根本就不是市场化定价,有国家补贴的,就和火车硬座票价能多年不变是一回事。所以邮政就是看起来要凉了,但也绝不可能凉。
有一天你想寄点东西给老家送回去,嫌邮政慢,想着用顺丰跑的快一点。
但你没想到的是,顺丰接单以后送到你家附近地区(比方说你老家所在的的市里边或者县里边)以后,再往下没有快递点了,到不了你老家怎么办?
邮政接到顺丰的单子以后,像吃了柴鸡蛋似的轰隆隆一口气给你送到家人手上。
当然也有可能是放到镇子上的邮政点,通知你家人去取。
一般你拿到快递以后,看到盒子上有两个快递公司的贴纸,其中有一个是邮政。那肯定是这么干的
你是不是单纯的以为中国邮政就是个快递公司?那你就错了,邮政表面上看是公司,其实是国家机构。这种国家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保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弥补市场失灵,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别的地方不说,我们法院给当事人或者律师寄东西都是用邮政,全院一周邮件少说几十多则上百吧,一年就达万件左右。这是一个法院。全国近2000家基层法院,一年通过中国邮政寄件就高达上千万件吧。就这还没算上几百个中级法院,几十个高院的量呢。推广到全国,还有那么多政府机关呢,国企呢,事业单位呢。每年几百万准大学生的录取通知书也是通过邮政送达。
邮政法第五十五条:快递企业不得经营由邮政企业专营的信件寄递业务,不得寄递国家机关公文。
呵呵,这么说吧,未来有一天战争来了,那么你会发现战区范围内顺丰、四通一达什么的民营公司都躲避战火去了,而中国邮政的投递员会骑着摩托车、自行车、骑马、赶着骡子、甚至身背肩扛在边躲避敌情,边传递邮件。。。
PS:再多说一句,其实某些不了解中国邮政的知友可以上网搜搜王顺友,绝对能代表我和其他楼主说的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职责和保障通邮权的意义---通邮权也是基本人权之一。。。这位令人敬佩的乡邮员一趟邮路是在大山深处牵着马走一个月,给大山深处各山村的老百姓送去信件、包裹、报刊甚至汇款单。。。有一次半路上貌似阑尾炎犯了(评论里有知友说是被马踢烂了肠子。。。),硬是挺了貌似十来天自己走回来的。。。2002年日本记者曾经跟他走过一趟邮路,半路上太辛苦了日本记者跑了。。。
乡邮员是我的本职工作,再大的苦也要忍,不能给党丢脸。---王顺友
世界五百强排名101位,比去年上升12位,看不出凉的迹象。
首先,身为一名邮政人,我很骄傲,也很自豪。诚然,网上有很多邮政同事提到体制问题、管理问题,但是哪个企业没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身为局内人我看到的是这个企业在不断革新,在不断弥补短板,最直观的反映就是世界五百强排名在不断提升。
其次,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肩负国家普遍服务职责!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单纯的要以一个普通企业来衡量他,中国邮政不仅送大城市的快递,农村偏远地区也要送,全国只要有行政村的地方,都送!不知道送偏远地区要亏本,送中心城市盈利吗?当然知道,但是这不是我们主要考虑问题,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服务人民!当然有人就会说服务问题,但是哪个企业没有服务问题,这首先是管理问题也不排除职员个人服务技能问题,其他快递公司网上爆出来的问题少吗?所以也请大家不要以偏概全,正确看待。邮政内部投诉、外部监管投诉渠道都有,希望大家共同监管,帮助邮政进步。
第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有:中国邮政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航空公司、中国集邮总公司。他们都很强大,不是那么容易凉的,而且这个企业现在的改革创新力度很大,生机勃勃,我愿意也一直愿意在这个企业内奋斗,相信这样的人不止我一个!邮政也一定会更好!
邮政七年老员工告诉你。邮政不会凉。哪怕所有人都不用有证包裹也不会凉。为什么?
第一,邮政业务盘根错节,不仅仅有包裹,还有电商,储蓄,保险。虽然都挺一般,但每年还是能带来很大部分收入,换句话说,金融才是邮政的主体,包裹寄递本来营收比就不大。
第二,中国邮政,前面两个字就注定了邮政的国有属性,只要国家在,邮政就在。所以,放心,邮政,凉不了。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下辖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是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我大学录取通知书,网上搜到自己被录取以后就开始学校网站追踪
“呵,你今晚能睡着觉?这样的件烫手!”拍拍包“我这还有好几张没送,局里不让过夜,快回去拆吧,慢点别摔着!”
@梅楠梓
我爷爷奶奶住乡下,我读大学不常去,回家的时候有时候爷爷要买点东西,比如上山下田的工作服,给鸡遮雨的棚子,厨房收纳,各种有的没的,爷爷不会网购,想买东西得去超市啦商场啦百货商店
关键是有些东西不知道哪儿买,也不知道卖的啥样子,得亲自过去才知道,所以我经常给他淘宝买了。
要是用了普通快递,直接发到镇里,得自己出去拿,电瓶车大概半小时。买之前我都会特意问问有没有邮政,只要是邮政快递,哪管它慢慢悠悠送过来,只要是到了,必定是提前打电话,询问我爷爷是否在家,然后送到家门口。注意,是家门口,打开门就收的那种家门口。
是,你要有钱嫌慢你就顺丰,但是广大乡村地区,只有邮政给你挨家挨户送上门,就凭这,邮政倒不了。
最早叫成立时叫邮电局,和教育局,铁路局这些平级;邮电部负责全国的物流、通讯、电报电话等;第一任部长是民革大佬。
邮电局在上世纪80到90年代分成为邮政局:负责信件、物流、汇款、汇票(第一代远程支付哈哈哈)。电信局:负责电话、无线通讯、互联网,不得不说,电信局为中国现在的通讯打下了坚实基础,北京邮电大学也为中国通讯培养了大批人才。
后来邮政局改名中国邮政,电信局分家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在通信及物流业务失去垄断权后,全国性的不计成本的通信和物流肯定是亏损的,在"自负盈亏"之后,为了弥补邮政的亏损,批准成立了邮政储蓄所,也就是现在邮政银行的前身。
后来,中国邮政再次分家,分为邮储银行、中国邮政、和邮政管理局。前两者是国有企业,有主营业务(没错ems确实是赚钱的),后者是管理部门,已经去业务化,是纯政府组成单位。
邮政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国物流和通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现在我们打电话再也不用跑去邮电局,早上下单下午签收的24小时物流也十分给力,中国邮政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从奋斗者升格为管理者,一代代邮政人的努力最终融入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网和物流网,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便利。
吃水勿忘挖井人,在享受上门送货的同时,请不要忘了当年坚守在邮政一线的邮递员,在享受4G便利的同时,请不要忘了那些为中国通讯从0到1付出青春的邮电人;在很小的时候,依稀记得姥爷骑一辆大自行车,后面驮着工具袋去检修电信杆的样子,寒冬酷暑,说走就走;母亲也曾为一张收款人为笔名的汇款找遍大半个城市,终于找到作者;邮电人把送达当做使命,使命必达,这是邮电人的精神。
不要总是凉了凉了,也不要觉得通信只是小事,国家保证公民的通信自由,是这个国家对人权和宪法最基本的尊重。
永远不会凉。2012年,我收集了旧衣服准备寄给西藏昂仁县的孩子。从福建开始寄(那时还在华大),先后找了顺丰、韵达、圆通等三通一达,没有一个快递能接货。你没看错,没有一个快递能接。
最后只能找到中国邮政。 邮费记得是50+,(发的是平邮,我当时是一大包冬衣,猜测有4~5斤样子)。历时将近一个月:我当时网上查的时候,发现在日喀则停了一周。整个运输途径纵贯大半个中国。
看完本文,中国邮政的实际情况和你们直观感受是不一样的。
世界五百强企业第113位,在世界邮政企业当中排名第2位。
55.8万个行政村直接通邮,邮政支局所平均服务人口2.6万人。邮政储蓄网点4万处,投递服务网点4.3万处。乡镇邮政局所覆盖率100%,邮政普遍服务网点的电子化率100%。
拥有专用邮政运输飞机31架,火车邮厢174辆,各类邮政汽车11.5万辆。
邮路2.8万条,其中航空邮路2570条,铁路邮路88条,汽车邮路2.5万条。
看清楚斜体字,什么专车专机在中国邮政面前就是儿童玩具。中国邮政在寄递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叫邮路。说起邮路大多数会想到跋山涉水的基层邮递员走的山间小路。然而那只是邮路的一部分,邮路分类按行政体制进行分级管理。邮路是政府传递信息的实体神经网络,邮戳相当于文件收发薄的签名。邮路的前身叫做驿站。
中国邮政的寄递业可以做到单件交接,这种寄送服务叫挂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