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朱民发言内容:
全球自由贸易是好事,但并不是说以多快的速度推进全球化速度是一件好事,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从民族经济体的角度来看,成熟经济体不一定能够快速拥抱接受变化,所以可能会引起反弹和回潮。从长期的角度来说,每一个国家产出都能够增加。但是成熟的民族经济体在接纳的过程当中带来一些冲击,它们往往不能接受。
自由贸易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每个国家应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做比较优势最突出的事情,这样大家能够把蛋糕做得更大,每一个国家的钱就更多,但是这样又造成了贫富不均。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全球化的好处是不容置疑的,自由贸易的好处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以多快的速度来实现自由贸易,各国应该怎么找到平衡来接纳全球化,这是现在问题的重点,而且寻找的过程还会持续很长时间。现在一些措辞上的交锋实际上并没有问题的实质那么重要。
当全球市场开放的时候,新兴经济体的产业链通过技术和劳动力在不断上升,要求所有的发达国家产业链也往上走。
全球化对美国确实造成了冲击,特别是贸易赤字,贸易赤字的背后是美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从经济学原理来说,如果消费太高、储蓄不够、大于投资,必须向世界进口商品来减缓。美国人长期寅吃卯粮,借钱消费,储蓄不够,小于投资,所以贸易是长期的赤字,假如美国人这个经济结构不改,过去30年有赤字,今后30年还会有赤字。
美国需要向更高的产业发展,但是我们看到美国的服务业居高不下。过去10年美国新增就业的89%集中在服务业,特别是在饭店、医院、教育等,还不是特别高端的服务业。高端上不去,这是整个市场调整机制(的问题),
一般服务业上升,高端制造业的产业化不够。
美国高端产品的竞争能力在下降
,这是一个很大的事情。虽然美国有无数新科技的发明,但是无法产业化,这反映了市场的功能失效,也反映了政府宏观政策的失效,因为高端的产业上不去,走向低端的服务业。
美国现在最大的经济结构问题是劳动生产率急剧下降。
劳动生产率不够,利润厚度不够,蛋糕不够大,就没有东西分配,所以就会有收入不均的问题,有贫富差距的问题。根本结构不解决,美国的贸易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是连在一起的,虽然我旁边的美国朋友说不在乎贸易赤字,只在乎财政赤字,他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美元可以向全世界发债维持贸易赤字,但这个是不能持久的。美元一统天下正在打破,人民币进入SDR,财政赤字使得美元信用发生问题,美元的汇率发生波动,会影响美元的世界价值,反过来会影响以美元借款的贸易赤字,这两件事都是不可持续的。
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我觉得都是不可持续的。
美国最开始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继而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这是很大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增速、对全球GDP的贡献都超过了美国,要求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大局变了。
为什么美国中产阶级消失了?中产阶级低端化是两个原因:第一是工资总量占GDP的总量份额在下降,就是因为工作的质量、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以及工作向服务业衍生,工资的总量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第二个原因是美国的金融市场走得太快,远远超过经济的增长,有钱人通过金融市场得到了很多的收入,所以相对而言,中产阶级的工资总量下降,这是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虚拟经济的(不匹配),这是根本性的问题。
美国现在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处于宽松阶段,这个阶段通胀起来还没有那么快,所以今年美国经济增长强劲,但是
以后能不能持续、明后几年怎么走,我觉得很不确定。
美国的金融市场有很大的风险,股票市场现在是在历史最高,远远高于危机以前的水平
,不但股票市场高,而且股票市场的估值、市盈率很高,美国的市盈率平均是18倍左右,现在已经到30倍,而公司的收益上升远远赶不上市盈率的上升,股票在高位,债市也在高位,债权市场在历史最高,利率在上升,债市只能往下走,股票市场只能往下走,虽然特朗普的政策推动股票市场短期内发展,从中期看只能往下走。最近贸易战引发的波动,股票市场大幅下降,表明了市场信心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