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机械团队
核心组合:
三一重工、浙江鼎力、恒立液压、先导智能、杰瑞股份、伊之密、诺力股份、百利科技
重点组合:
晶盛机电、中环股份、汉威科技、拓斯达、中国中车、日机密封、徐工机械、锐科激光、克来机电、华测检测、埃斯顿、汇川技术
本周专题:利润触底反转,头部效应显著--机械行业2018年报及2019Q1总结:
根据我们的样本统计,共选取机械板块公司387家,2012年-2018年收入CAGR为10.02%; 2018年同比增长15.3%,在所有行业中居于中间位置。2019Q1收入增速略有提升,同比增长15.7%。机械板块的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2018年同比下降55.8%,主要是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宏观需求有所减弱,同时商誉和资产减值较往年增加幅度较大。2019Q1板块净利润有所回升,同比增长29.7%。从估值来看,目前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2018年,只有少数几个子板块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正增长,分别是工程机械、半导体设备、煤机、物流自动化和锂电设备。2019年Q1情况有所好转。
未来重点关注具备成长性的泛半导体设备(半导体、光伏、3C)、锂电设备;以及市值占比较大的工程机械、油服、轨交、智能制造等。其余板块重点关注细分行业的头部公司,强者恒强将持续演绎。
重点行业跟踪:
锂电设备:
2019 Q1电池厂招标情况比较理想,主要表现为几点特征:1)海外电池厂发力;2)国内二线电池厂加紧扩产;3)扩产厂家向龙头集中;4)企业开始向软包、高镍等方向布局。上调2019年扩产企业数量,从21家上调至26家。将2019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00上调至104GWH,2020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15上调至150GWH,同比增速分别为26.10%、43.94%。我们认为,2019-2020年,动力锂电行业在经历了小厂商出清之后,将是20-30家实力较强的玩家的新一轮较量,这一较量过程中,产能+技术是关键。设备厂商,尤其是能够提供高性价比设备的厂商,最有希望受益。不仅仅是量的受益,也可能包括阶段性优质设备产能供不应求带来的价格企稳。
油服:
国内页岩气等投资持续高景气、同时煤层气、致密气等多种气源也开始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其中四川页岩气一季度产量突破16.88亿立方,同比增长79%。非常规油气的开发对于压裂、钻井等设备的需求量比常规油气更大。加之本轮页岩气投资需要的作业量已经超过了除传统油服公司的服务能力,大量的民营油服公司开始进入页岩气市场,催生设备需求。设备更新需求旺盛: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设备进入密集更新周期。上一轮设备大规模投资在12-14年,过去几年行业低迷设备老旧情况严重,本轮油服企业对后续行业保持乐观,更新需求开始释放。国内油服公司和石油设备公司的中期成长性与油价相关性将逐步减弱,表现为更强的alpha属性。从复苏力度来看,石油设备先于油服先于海上投资。重点推荐杰瑞股份;关注石化机械、海油工程、中曼石油等。
工程机械:
3月挖机销量44,278台、YoY+15.7%,3月大/中/小挖的增速分别为7.3%、18.6%、14%,小松的开机时间3月同比+6.5%回升趋势明显,说明中大挖的开机数据比较理想、值得重视。预计4月挖机销量仍将保持10%以上高增速、中大挖占比将提升,19~20年挖机需求均将超过20万台。国产市占率持续提升,重点龙头公司资产质量不断改善。
建议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浙江鼎力、徐工机械、建设机械,关注:柳工、艾迪精密。
自动化:
行业筑底过程中,建议关注左侧机会。PMI新订单指数2月份站上50荣枯线,3月份继续提升、社融数据1-3月份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行业中期改善预期增强。机器人数据1-3月均为负增长,集成行业受波动相对较小,且行业长期人工换人、国产替代等逻辑仍在强化,预计未来3年复合增速仍能保持25%以上。
重点推荐拓斯达、关注克来机电、埃斯顿等。
风险提示:
重点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基建投资大幅下滑,政策变化,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国内投资情绪,城轨项目审批进度慢于预期、资金配套不到位等。
1. 机械行业2018年报、2019Q1回顾
1.1. 板块收入稳定增长,归母净利润2018年大幅下滑
根据我们的样本统计,共选取机械板块公司387家,从历史来看,机械板块营业收入增长平稳,2012年-2018年CAGR为10.02%;同时机械板块增长趋于平稳,2018年同比增长15.3%,2019Q1略有提升,同比增长15.7%。
反观机械板块的归母净利,波动较大,2018年同比下降55.8%,主要是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宏观需求有所减弱,同时商誉和资产减值较往年增加幅度较大。2019Q1板块净利润有所回升,同比增长29.7%。
2017年起,机械板块PE趋于平稳, 2018年12月31日PE为39倍,2019年5月5日PE为50倍。2012-2018年机械板块资产减值准备逐年增长,2018年达到564亿元,同比增长73.8%。
与其他板块相比,机械板块营业收入增速处于中间位置,但归母净利增速处于后位。背后是下游需求减弱,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下滑。
1.2. 机械板块内各子行业:头部效应显著
2018年机械板块内各子行业中,收入增速最快的前5大子行业分别是煤炭机械、半导体设备、重型装备、工程机械和其他通用设备。收入增速最慢的5大子行业是农用机械、核电装备、轨交、基础部件和仪器仪表。
归母净利方面,机械板块内各子行业大多有所下降,其中下降最多的是机床设备行业,为-434%。工程机械行业归母净利增长最多,为89%。利润增速最快的5大板块分别是工程机械、半导体设备、煤机、物流自动化和锂电设备。利润增速下降幅度最大的5大板块分别是机床、农机、3C自动化、其他专用设备和基础零部件。
2018年机械板块内各子行业的平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正,除农机行业为-0.6亿元,总体回款情况良好。其中工程机械行业平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最高,为16.1亿元。
从2019Q1的数据来看,机械板块内各子行业资产负债率呈现较大分化,重型装备和工程机械板块资产负债率超过50%,大部分子板块资产负债率介于30%-50%之间,低于30%的有模具和仪器仪表。
1.3. 重点板块分析
1.3.1. 工程机械:持续高速增长
工程机械行业自2015年低谷以后持续增长,2018年收入达到2788亿元,2019Q1保持增长态势,增速为30%。同时,归母净利润2016年见底之后,连续大幅增长,由2017年的75亿元增长至143亿元,增速高达89.1%,2019Q1继续高速增长。
工程机械行业净利率、毛利率从2016年开始逐渐提高,2018年,行业平均毛利率已经接近30%,净利率超过10%,其中龙头净利润率超过15%。同时,其经营性现金流也于2016年触底反弹,大幅增长至96亿元,此后延续增长态势,2018年达到274亿元,同比增长12%。
1.3.2. 3C设备:2019年将见底回升
3C设备2018年收入为106.9亿元,增速放缓,2019Q1有所下降,增速为-0.9%。3C设备归母净利情况并不乐观,2018年为-20.4亿元,同比下降291.3%,与此对应,其2018年也大幅下降,为-140%。主要原因是2018年3C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速见顶回落,资本开支需求下降,同时行业竞争加剧,费用率上升。2019Q1利润情况有所改善,预计2019年将是见底回升的一年。
3C设备行业毛利率水平稳定在35%左右,2019Q1略有下降,达到33%,净利率2018年大幅下滑,由正转负,主要是很多公司计提了大量的并购商誉。2018、2019Q1行业预收账款和存货同时增加,表明行业内公司开始更加注重订单质量,加强回款,也预示了2019年订单将有所改善。
1.3.3. 轨交装备:将迎来较好增长
2018年轨交行业收入为2517亿元,同比增长4.7%,2019Q1同比增长19.5%,呈现增长态势。轨交行业2018归母净利为75.8亿元,同比下降42.3%,但2019Q1重回增长,同比增长34.3%。2019年预计铁总投资将超过8000亿元,中车2019 Q1净利润增长32.5%,预计行业2019年将迎来较好增长
轨交行业毛利率稳定在28.5%左右,2018年净利率大幅下降至-8%,2019Q1有所回升。同时,2016年以来轨交行业控制公司负债情况,使资产负债率下降至40%以下,2018、2019Q1基本保持稳定。
1.3.4. 锂电设备:增速有所放缓,订单情况向好
锂电设备是过去几年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在经历了2013-2017年连续4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行业2018年收入、利润增速有所放缓,主要是电池厂扩产进度减慢,2019Q1行业利润略有下滑。
2018年锂电设备行业净利率至3%,毛利率下降至29%,主要是行业竞争激烈,同时下游厂商单GW投资下降,供应商价格压力增加。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2019年,随着行业新一轮扩产周期开始,龙头企业有望迎来较大业绩弹性。预收账款和存货方面,于2017年迎来大幅增长,随后保持平稳,说明公司开始注重订单质量,加强回款,同时也预示着2019年订单情况继续向好。
1.3.5. 半导体设备:保持平稳增长
2018年半导体设备行业收入为81.4亿元,同比增长44.9%;归母净利为11.7亿元,同比增长50.7%。同时,半导体设备行业2019Q1收入、净利润保持平稳增长。
半导体设备行业净利率及毛利率水平逐年下降,2019Q1净利率为11%,毛利率为42%。同时,半导体设备行业2016年起预收账款、存货逐年增加,表明该行业销售、订单情况良好。2019Q1预收账款为24.2亿元,存货为58.8亿元,较2018年有所增长。
1.3.6. 油气装备:有望迎来新一轮复苏
油气装备行业2015、2016年经历低谷,2017年逐渐回暖。2018年油气装备行业收入为1802.8亿元,同比增长12.7%;归母净利转负为正,达到1.74亿元,2019Q1持续增长,达到2.68亿元。随着油价稳定在60美金/桶以上,叠加国内页岩气资本开始增加,国内设备和服务价格开始回升,油服及石油设备公司有望迎来新一轮复苏。
油气装备行业毛利率、净利率水平呈现下滑趋势,2018年毛利率为22.2%,净利率为-4.6%。2019年开始,预计行业毛利、净利都将逐步回升。行业现金流2016年开始好转,19年预计将继续改善。
1.3.7. 智能制造:重点关注聚焦大客户
智能制造行业营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2018年达到599.6亿元,同比增长22.5%,2019Q1增速有所放缓,为6.3%;但其利润波动较大,2018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归母净利由2017年的52.7亿元下降18.1%至43.2亿元,2019Q1也同比下降15.7%。
智能制造行业毛利率水平保持平稳,为35%左右,净利率水平有所下降,2019Q1降至9%。主要受经济形势影响,小企业智能改造投资有所缩减,机器人行业数据2018年前高后低、2019 Q1负增长,但是预计头部企业强者恒强,资本开支仍将维持一定增长,重点关注聚焦大客户的智能制造企业。
2. 重点子行业跟踪
2.1. 锂电设备Q1招标情况良好,头部企业强者恒强
我们统计了Q1招标/宣布招标的厂商:其中,CATL、万向、LG、中航锂电、孚能、捷威等在我们此前预期的扩产厂商之列,而Northvolt、长城汽车蜂巢能源、联动天翼(松下入股)、宝能能源、AESC等为此前预期之外。据此我们上调2019年扩产企业数量,从21家上调至26家。假设这几家新电池将主要产能放在2020年,则我们将2019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00上调至104GWH,2020年新增产能预期从115上调至150GWH,同比增速分别为26.10%、43.94%。
总结来看,Q1电池厂招标情况比较理想,主要表现为几点特征:
1)海外背景的电池厂发力,除LG之外,AESC、联动天翼(松下入股)、Northvolt等都在积极筹备扩产;
2)国内具备雄厚资金背景的二线电池厂加紧布局。我们认为本年度为补贴完全退坡前的最后一年,CATL未开始启动价格战之前,二线电池厂有较为充分的空间开辟客户、扩建产能,明年预计该窗口期将会消失;
3)扩产家数相对于2016、2017年明显减少,但是扩产量集中。这是因为车厂(尤其是大车厂)在寻找电池厂合作伙伴的过程中,产能的确成为一个重要考量。由于单车带电量不断提升,20万辆乘用车就需要对应10GWH左右的产能需求,车厂对于电池厂有效产能较为看重;
4)越来越多的电池厂布局高镍、软包等方向,且更加重视电池性能,以应对完全退坡之后由消费驱动力主导的市场。
我们认为,2019-2020年,动力锂电行业在经历了小厂商出清之后,将是20-30家实力较强的玩家的新一轮较量,这一较量过程中,产能+技术是关键。设备厂商,尤其是能够提供高性价比设备的厂商,最有希望受益。不仅仅是量的受益,也可能包括阶段性优质设备产能供不应求带来的价格企稳。
2.2. 光伏:平价上网进程加速刺激全球需求,技术革新国产设备已有准备
(1)全球光伏市场呈稳步上升态势,2018年新增装机容量110GW,累计装机容量达515GW,同比增长27%。2018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44.4GW,较2017年下降16.%,累计装机容量达174GW,全球占比34%。
2017年全球硅片产量达到105.5GW,中国占比达到83%。中国硅片产能达到122.3GW,实际产量为87.6GW,约为188亿片,同比增长39%。2018年我国硅片产量增长至109.2GW,预计2019年将达到120GW。
(2)“531”新政影响下,2018年国内装机下滑。
光伏“531”新政暂停普通光伏电站建设,将分布式光伏纳入指标管理,加速补贴退坡(将新投运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统一降低0.05元,将三类资源区电价由0.75、0.65、0.55下降为0.7、0.6、0.5元,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标准降低为0.32元/千瓦时),使国内2018年下半年普通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项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导致全年装机下滑,当时市场对于2018年国内装机预期仅为40GW。得益于领跑者、光伏扶贫以及自发自用分布式项目需求的支撑,2018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44.26GW,略好于预期,但仍较2017年下降16.6%。
3)技术革新带来效率与性能的提升。继单晶硅的能源利用率超越多晶硅后,光伏组件领域开始采用叠瓦生产工艺,有希望全面替代传统工艺,由此带来自动化率的提升。通过叠片机将电池片沿着导电胶进行叠片,同时对导电胶进行高温固化焊接。与传统组件产线相比,叠瓦组件产线的改动较大,主要体现在叠瓦焊接机和叠瓦汇流条焊接机两大设备上、设备单体价值较高,而很多传统产线均采用人工手动焊接汇流条的方式。目前已经有多公司参与叠瓦工艺的研发与应用,未来有望成为主流趋势。
目前从硅片生产到电池片、组件制造,从原材料到金刚石切线等耗材均在大量实现国产化。国产化的过程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投资成本,最终助力平价上网。
2.3. 关注燃料电池与氢能源应用从主题到全面落地的投资机会
财联社3月15日讯,“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后补充了
“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等内容。当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规模较小、2018全年销量仅1,527辆,尚未到大规模放量阶段,燃料电池尚处于产业政策大力扶植的阶段,补贴暂未退坡。
现行燃料电池的补贴标准为2018年四部委推出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燃料电池汽车补贴力度保持不变,燃料电池乘用车按燃料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进行补贴,燃料电池客车和专用车采用定额补贴方式,并对燃料电池系统的续航里程、额定功率及其与驱动电机的额定功率比值进行了细致规定。
从产业链角度而言,加氢站建设成本高,发展进度滞后于氢燃料电池车,关注核心设备国产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根据《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年度报告2018》,截至2018年11月,中国共有27座建成的加氢站,而其中3座已被拆除,加氢站建设滞后于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目前一个中等规模加氢站平均建站费用约1000~2000万元,且由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较少,导致加氢站运营难度加大。
加氢站建设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是由于关键设备受制于进口,其中投资占比最大的压缩机,占成本比例达到27%,其次是储氢设备和加氢设备,占成本的比例分别达到20%和16%。
2.4. 工程机械:挖掘机迎来开工旺季,预计3月销量增速15%+
几大主机厂18年报和19年一季报均超预期,未来开工量有保证、需求有望稳定增长。重点推荐: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浙江鼎力、徐工机械。
据协会统计的3月挖掘机销量数据:总销量44,278台、YoY+15.7%;1-3月74,779台,YoY+24.5%。
(1) 分市场销售情况:3月国内41,884台、YoY+14.3%,出口2,394台,YoY +48%;1~3月国内合计69,284台,YoY+23.9%,出口5,495台,YoY+32.5%。
(2)分产品结构:3月大/中/小挖的占比分别为12.4%、26.9%、60.7%,增速分别为7.3%、18.6%、14%。1~3月大/中/小挖的占比分别为13.1%、25.7%、61.2%(2018全年为14.9%、25.7%、59.3%),增速分别为9.2%、24%、27.5%。
(3)集中度数据(含进口、出口):1)3月行业CR4=57.5%、CR8=78.9%、国产CR4=52.8%;2)1~3月CR4=57.7%、CR8=79.3%、国产CR4=52.3%(2018全年分别为55.5%、78.3%、48.2%);3)3月国产、日系、欧美和韩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2.2%、12.9%、13.9%和11.7%(2018全年为56.2%、17.1%、15.2%和11.5%)。其中欧美系3月市占率略有回升,日系和韩系维持12月份以来持续走低的局面、但趋势放缓;徐工强势力压卡特、市占率重返第二且超出4pct;雷沃重工和山河智能销量均超过1,200台、创各自历史新高。
(4)小松公布的开机时间,1月同比-12.2%、2月+0.1%、3月同比+6.5%,1~3月-2.1%,三月开机时间回升趋势明显,说明中大挖的开机数据比较理想、值得重视。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几个趋势:1)小挖占主流的结构不变,市政与新农村建设占比仍然很高;2)中挖的增速最高,说明大型基建项目和地产开工良好;3)大挖增速略低,意味着矿山采掘开工仍不尽人意;4)集中度提升放缓,雷沃重工和山河智能两个国产品牌提升明显;4)日系韩系市占率的下降趋势仍在延续、国产替代进口的趋势更加明显。
国产替代进口加速的原因,我们分析如下:1)国产加速提高市占率主要在2011年之后突然加速,主要源于小挖需求更强、国产主机厂首先攻克了小挖的技术难点,而后逐渐往中大挖渗透;2)零部件的国产化、甚至大量自制,由此带来成本持续下降,国产主机厂因此有更多降价空间;3)主机厂和渠道的规模效应双双提高,可以迅速降低成本;4)外资品牌对需求的错判,可能导致产能储备和库存调节方面落后于国产,错失机会;5)深耕多年,国产四强的“品牌力”提升,其中供应商的服务能力业至关重要;6)中美贸易摩擦和中兴通讯被处罚后,国内客户更加重视供应链安全、国产品牌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尤其矿山采掘的国产化将加速。
3. 一周行业要闻
3.1. 工程机械
(1)一万亿美元投资!“基建狂魔”剑指“一带一路”(报道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4月27日,主题为“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圆满闭幕。本次高峰论坛,核心是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吸引了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将近5000位外宾与会。数据表明,自中国2013年推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经有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五年多来,沿线各国纷纷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
就在本次论坛开幕前夕,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于4月23日发布名为“更高质量的路——构建美国战略应对全球基建挑战”报告。报告中提到,“中国正在填补美国在全球基建方面的空白”。报告称,“一带一路”计划承诺投入一万亿美元,且愿意向美国不愿意投资的地方投入资金,不仅为当地带去自己的建设和工程力量,还带去了自己的工人。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这“基建狂魔”正加速走向全球,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全球基建领域。
(2) 构建机械设备后市场新业态,助力“中国制造2025”(报道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015年,我国提出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此后,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制造业在国家政策支撑下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推进了我国新一轮工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加速了机械设备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以装备制造业中的工程机械设备为例,受益于国内基础建设的发展及“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产品销量均保持较高增长。与此同时,市场上的现有存量设备也逐渐进入了更换期,企业的设备更新需求大,在新设备销售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大量旧设备被置换,二手机械设备交易市场也因此不断升温,迎来了新的机遇。
(3)预计4月挖机增长10% ,二季度挖掘机销量将持续稳定增长(报道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根据行业数据,预计4月份挖机销量约为2.9万台,同比增长10%左右。预计2019年挖掘机全年销量增速在10%~15%之间,销量预计在22~23万台。
自2016年中期以来,本轮挖掘机行情高涨已持续了近三年,2019年以来在高基数下增长势头不减。房地产及基建稳定增长利好工程机械的需求,叠加“国四”环保新标准带来的存量更新需求,预计二季度挖掘机销量将持续稳定增长,下半年挖掘机销量在高基数的基础下将保持稳定,全年挖掘机销量将整体保持稳定增长。
3.2. 新能源
(1)新能源商用车3月上牌量排行:北汽福田再次问鼎冠军;比亚迪自卸车亮实力(报道来源:真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