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中求對的山西王:閻錫山回憶錄及其他
-
作者: 閻錫山, 臧卓
新功能介紹
出版社:新銳文創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9/08/09
-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中國近代史上最不能忽視的軍閥政要,名聲馳騁中外的山西豪傑!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其一〈閻錫山早年回憶錄〉共有四篇,是閻錫山手寫,記述戎馬倥傯的前半生。其二〈閻公錫山傳略〉收錄於一九六三年的《閻伯川先生紀念集》,長達四萬餘字,對閻錫山的一生經歷有相當詳細的描繪,為文傾向褒揚而無貶抑,就客觀事實上多少有些差異。其三〈臧卓筆下的閻錫山〉為本書的精要,對名震當時的「中原大戰」有相當程度上的著墨,這是後人傳述上較為避重就輕的部分。臧卓幼時習經史,擅辭章之學。官拜國民政府的陸軍中將,參加北伐,對當時的各路軍閥相當熟稔。雖為武人,但學識淵博、文筆粲然,晚年在書院教詩詞及國學課程,可見其文史功力。本書編排上採循序漸進的方式,先從自身筆述,中轉親近部屬側身描寫,後由文史專家總結,讓讀者全方位了解這位名震天下的「山西王」波瀾壯闊的一生。
作者簡介
閻錫山(1883-1960)
字百川、伯川,漢族,山西省五臺縣人,清末舉人,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將軍府同武上將軍,中華民國國軍(及其前身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北洋軍閥晉系領袖,曾任行政院院長、國防部部長及總統府資政等職務,並於民國三十八-三十九年期間短暫接替時任代總統李宗仁職務,是中華民國行憲至今唯一一位代理總統職權、形同國家最高領導者的行政院長。
臧卓(1890-1975)
江蘇鹽城人。幼時習經史,擅辭章之學。民國十三年,官拜陸軍部少將機要科長。民國十六年,任職武漢衛戌司令部。北伐期間,他先後在陳銘樞的第十一軍和唐生智的第八軍任參謀長。臧卓與汪精衛私交甚篤,民國二十九年汪偽南京政府成立,臧卓先後任軍事委員會委員,軍委會第一、二廳廳長,點編華中和平軍四十餘萬,最後調任蘇北行營主任,統轄兩個集團軍,計十三個師。
編者簡介
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楊翠喜‧聲色晚清》、《多少樓臺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多少往事堪重數:百年歷史餘溫(1890-1990)》等十數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