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工资指导
强化治欠保支
打造劳动者工资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
“上海方案”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人社局
深入贯彻落实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
多措并举促增收、保支付,
着力
缩小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化系统集成,让收入合理稳定增长
“有盼头”。
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端发力,推动劳动者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激发企业职工的创造活力。
一是以低收入劳动者增收为重点,充分施展政府
“有形手”。
通过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的联动调整机制,稳步提升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水平。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纳入全市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兼顾劳动者就业增收和企业用工成本,广泛征求工会、工商联、企联及公众代表的意见建议确保和其他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一致,
增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科学性、合理性。
在低收入劳动者集中的绿化养护、环卫等行业,开展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确定行业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一线职工的收入增幅高于管理岗位。
二是以信息公开发布为牵引,有效激活市场
“无形手”。
通过定期发布企业工资价位等市场信息,推动工资分配向急需紧缺重点领域倾斜。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群体,形成专项市场工资价位,在世界技能大赛、临港新片区成立五周年等关键节点定向发布,放大市场信号,形成溢出效应。连续八年发布企业技能人才市场工资价位,在全社会弘扬
“技高者多得”价值导向。发挥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示范作用,推动形成“技长薪涨”良性机制。加强统计工作制度建设,制定可量化、可操作的统计评价指标和核查清单,
提升企业薪酬调查的科学性、准确性。
聚焦重点突破,让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有保障”。
聚焦治欠保支难点堵点,
探索构建事前矛盾化解、事中协同处置、事后帮扶保障的全链条工作机制
。
一是以源头治理为导向,增强
“治未病”能力。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
,整合基层劳动关系队伍并下沉至街镇,网格化排查欠薪风险隐患,力争
“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畅通线上线下融合的欠薪维权渠道,
线下设立监察、仲裁
“一口受理”专窗,线上依托12333热线、欠薪线索平台等受理投诉举报,让劳动者维权更加便捷高效。
开展诉源治理专项行动,
深挖细查重复反映的欠薪线索,
“点对点”上门开展指导服务,把欠薪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是以协同联动为抓手,凝聚治欠保支合力。
健全
条块联动、部门协同
的工作体系,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优势,比如由住建部门牵头处置工程建设领域欠薪矛盾。
打破
“数据壁垒”,
以数字化赋能欠薪治理,探索和住建部门信息平台、银行代发数据等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打造工资支付全流程监管新模式。
三是以
“案结事了人和”为目标,打造治欠工作闭环
。
推行
“劳动解纷+就业帮扶”一站式服务模式,在迅速处置欠薪案件的同时,精准提供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在实质化解矛盾中发挥重要作用。创新工资保证金存储方式,以银行保函、保证保险等替代现金存储,缓解总包单位资金压力。优化欠薪保障金垫付流程,联合民政、属地做好生活困难劳动者的动态监测和综合帮扶,主动加强人文关怀,全力保障被欠薪劳动者基本生活。
深化数字化改革
全面赋能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黑龙江
以改革为引领、以数据为驱动、以服务为导向,
打造
数据
互通
互联、业务高度集成、场景丰富多元、服务
智能高效的数字化改革新模式,有力推动人社治理深层次变革。
聚焦新域新质,强化
“通”的支撑,构建整体协同的工作格局。
搭建
1.5万核算力规模的省级人社政务
“一朵云”,
构建
涵盖全部人口和单位信息的基础数据
“一个库”
,
建成
业务专网和政务外网相融通的管理服务
“一张网”,
切实以信息
“高速路”有效支撑省市县乡村五级数据互联互通。
坚持数据应享尽享,
获取跨部门数据接口
274个,共享公安、民政等27部门数据超100亿条,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业务数据共享,同时对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规范化治理,切实让高质量数据资源
供得上、用得好、靠得住
。
坚持数据应归尽归
,将系统内条块分割、分散独立的
85个业务子系统全面整合,归集数据130亿条,建成人社业务一体化平台,切实推动人社领域政策、服务、保障、监管高效协同运行。
聚焦可感可及,强化
“事”的集成,打造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
高效实施退休
“一件事”创新示范改革
,全面推行退休预审制度,打通医保、住建等
6个部门的32个系统接口、111个业务端口,办事环节由10个缩减为1个,办理时限由30天缩减为线上10分钟;全面实施事业单位“一件事”改革,将人事、工资、社保等13类72项子业务优化整合,精减表单160张、取消签章106个,实现一张表单申请、一个平台联办、一次不跑办成事。
立足线上随时能办、线下就近可办
,
304项高频业务在掌上12333、电子社保卡、“全省事”等移动端实现“掌上办”,79项社保业务延伸至2534个银行网点实现“就近办”,41项跨域业务在部省两级平台实现“跨省通办”。
建成
“龙江职称在线”“智慧档案库房”等管理平台,
打造
“就在龙江”“零工之家”等服务平台和“龙薪码”等维权平台,拓展社保卡应用范围,服务圈已覆盖全省2万余家医保定点机构、430条公交线路、20个特色文化场馆。
聚焦精准精细,强化
“能”的释放,完善严实高效的监管监测。
建设
“一屏统览、一网通管、一体指挥”
的数字人社运营中心,依托就业、社保等
20类业务504项核心指标的
实时数据、态势感知
,有效支撑科学决策、有序实施调度指挥。
完善就业创业实名制数据库,
实时掌握
1620万劳动者就业状态,动态感知就业形势与群体诉求,有效支持个性化精准化就业管理服务。
打造全险种基金智慧监管平台,
承接人社部
61项监管指标,细化拓展139项省级监管事项,直连业务生产库,实现基金实时监管,有效确保各项基金安全稳健运行。
聚焦共治共享,强化
“智”的应用,提升公平普惠的治理能力。
建设智慧仲裁系统,建立可视化知识图谱,标注
3万余件案件信息开展大模型训练,为仲裁申请、案件庭审等核心环节提供人工智能辅助。
建成智慧监察系统和工资支付监控预警系统,
归集
13个行业部门数据,实时监管2.1万个工程项目和1.2万个建筑施工企业,生成6300余万条考勤、工资发放等信息的监管“数据池”,实现欠薪投诉一键响应、制度落实全程监控、欠薪风险精准定位。
创新运用区块链技术,利用去中心化、透明安全等特点,
赋能社保卡服务应用,搭建惠民惠农资金
“一卡通”发放平台,推动11个行政部门、91项1108亿元财政补贴精准直达,惠及9034万人次。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