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易新闻学院
网易传媒旗下新闻研究机构。这里有最优质的原创报道,最新国外传媒动态,以及一手行业情报;还有最IN的线下讲座、沙龙与培训,告诉你新媒体运营的一切秘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街派 生活报  ·  突发!现场浓烟滚滚!刚刚,上海通报! ·  4 小时前  
扬子晚报  ·  刚刚!苏州下雪啦! ·  昨天  
什邡市场监管  ·  【鉴“案”知“标”】警惕“商标注册”陷阱 ·  2 天前  
什邡市场监管  ·  【鉴“案”知“标”】警惕“商标注册”陷阱 ·  2 天前  
新华社  ·  政和八闽鸟被发现! ·  2 天前  
网信内蒙古  ·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 ·  3 天前  
网信内蒙古  ·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易新闻学院

读研或者工作?是跨期不确定性在让你焦虑

网易新闻学院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9-11 18:49

正文


九月开学季,秋招、推免、出国申请与考研复习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也曾经历过这样一番艰难抉择的你,不妨再来做这样一道选择题。

假设你是一名大三学生,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你分别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情况一:你正面临着考研与秋招2个选择。 对于未来的研究生考试你毫无把握,但是对于明天的秋招你势在必得。 必须在今晚做出一个选择,请问你选择考研还是秋招?

情况二:你正面临着接受推免和出国 2 个选择。 对于马上就启动的推免审核你毫无把握;但是你确定自己只要不参与推免, 2 个月后就能申请到心仪的国外学校。 (各高校均规定接受推免则本科不能申请出国)必须在今晚做出一个 选择,请问你选择推免还是出国?


解析答案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问题的共性: 给出的这些选项中至少有一个含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在第一个问题中,如果你选择考研,就得面对未来的研究生考试的不确定性。

在第二个问题中,如果你选择推免,就得面对推免结果的不确定性。

不知道你是否有对不确定的选择感到不安与犹豫?

一项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这种对不确定性的认知可能会影响人们的跨期选择。 这篇名为《回避跨期不确定性:未来是不确定的,人们喜欢现在;现在是不确定 的,人们更喜欢未来》的论文,于2017年2月发表于《Management Science 》杂志上,对我们在确定性不同情况下做出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这项研究对70名美国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所有参与者需要分别在以下三类不同的选择中做出抉择:

1.现在获得确定的收益或者损失VS未来获得不确定的收益或损失

2.现在获得不确定的收益或损失VS未来获得确定的收益或损失

3.现在获得不确定的收益或损失VS未来获得不确定的收益或损失

研究结论发现人们对不确定性表现出强烈的回避:

1.当未来不确定时,人们更偏好于现在获得确定的收益或损失

2.当现在不确定时,人们更偏好于未来获得确定的收益或损失

3. 当现在和未来都不确定时,时间因素对人们几乎没有影响

我们不难看出,在所有的情况下,只要能够规避不确定性,更多人都会做出结果确定的选择,无论这会造成收益还是损失。


人们总是担心,如果做出了一个不确 定的选择,收益会不会变少?损失会不会增加? 毕竟,谁也不知道等待 下去会发生什 么事 情。 许多人都会关注这种隐含的未来不确定性,这被称为跨期选择的“迹象效应”(sign effect)。 隐含的未来不确定性导致对即时利差的偏好更大,从而增加收益的折现率和减少损失的折现率,进而制造在收益和损失之间折现率的差异。这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为了对收益和损失有十足的预期和掌控,我们总是倾向于选择已知后果的答案。

这时候再回顾开篇的问题,当未来的考研结果不确定,而现在的秋招结果比较确定时,更多人会去参加秋招;当现在的推免结果不确定,而未来的出国offer确定时,更多人会选择出国。

不过,即使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行为呈现出这样的趋势,每个个体的选择却不一定都与之相同。 研究表明,个体在应对不确定性情景时,存在着认知、情绪与行为倾向上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用不确定性容忍度(Tolerance of Uncertainty,TU)值来衡量。

低TU个体对不确定性的感觉阈限和忍受阈限都比一般人低;即使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他们也会高估负性结果发生的概率及后果的严重性,并不断在心中对未知事物做沙盘推演。比如,“万一不好的事情发生了,我该怎么办?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