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解码
科学原来这么有意思!联系我们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学网  ·  部署DeepSeek不稳定?国家超算互联网出手了 ·  13 小时前  
宇宙解码  ·  中国领土是天选之地,却存在5个大遗憾! ·  4 天前  
科学网  ·  《科学》(2025013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  4 天前  
科学网  ·  深圳理工大学全球诚聘院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解码

130亿岁!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古老隐身黑洞

科学解码  · 公众号  · 科学  · 2019-08-23 23:54

正文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报道,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通过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XO)在早期宇宙中发现了一个黑洞,它被气体所覆盖,是迄今发现的距离最远的黑洞,诞生于大爆炸后8亿年,距今约130亿年。


这是人们在早期宇宙中发现的首个被气体隐藏的黑洞。研究人员认为,诞生于宇宙早期的黑洞可能很多都很隐蔽,未被发现,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黑洞的生长历程。


迷雾遮蔽的类星体


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数百万到数十亿倍,通常通过吞噬周围物质而不断长大。快速生长的黑洞会在周围一小片区域产生大量辐射。科学家认为这个极其明亮、紧凑的光源是类星体(quasar)。



目前的理论认为,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成长的早期阶段,稠密的气体云会将物质输送到其周围的圆盘内,而这个盘状区域会遮蔽或隐藏类星体的大部分强光。


随着黑洞吞噬物质并变得更加庞大,气体云被逐渐耗尽,黑洞及其明亮的圆盘才开始“现形”。


研究团队负责人、智利天主教大学的法比奥⋅维托说:“发现尚在隐蔽阶段的类星体十分难得,因为其大部分辐射都被吸收了,目前的仪器无法探测到。多亏了CXO以及X射线穿透云层的能力,我们终于将其‘活捉’。”

“泛星计划”和其他光学观测已经发现了约200颗类星体,它们在宇宙还不到10亿岁时就已发出明亮的光芒。


此次最新发现来自于科学家们对一颗名为PSO167-13的类星体的观察。这颗类星体最初由位于夏威夷的“泛星计划”(Pan-STARRS)发现。“泛星计划”和其他光学观测已经发现了约200颗类星体,它们在宇宙还不到10亿岁时就已发出明亮的光芒。


光学观测方法只能有效探测到未被遮蔽的黑洞。因为甚至由气体和尘埃所构成的薄薄的云层都会限制仪器检测到的辐射范围。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缩写为CXO),是美国宇航局(NASA)于1999年发射的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以美国籍印度物理学家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命名,为大型轨道天文台计划的第三颗卫星,目的是观测天体的X射线辐射。其特点是兼具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谱分辨率,被认为是X射线天文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空间望远镜,标志着X射线天文学从测光时代进入了光谱时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