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承载历史最直接的地方,从大的说,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
从小的说,它是一点一滴的记忆;
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它代表一个国家的轮廓。
中国最大的私人收藏馆
园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收藏馆,占地约100多亩,由英籍华人周贺桐先生(香港大桐利集团董事局主席、南京亚狮龙体育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建设。
民间有“北故宫南周园”之说。
周园院落由御膳房、尚书房、养心殿、太和斋、保和斋和狮龙堂、千佛廊等组成,整个院落呈如意形。
进入园内,占地30平方米的红木床王、树龄达3000多年的独木桌王、重达6.5吨的龙凤砚台、珍稀的红豆杉茶海、大大小小4000余尊石刻佛像,有2000多平米的大型精美手绘壁画。
周园收藏了周贺桐先生家族五代人的百年收藏,以佛教艺术为主题,内有石雕、木雕、玉雕、古床、古典家具、佛像、壁画等各种藏品。
听一位工作人员讲,因佛像藏品过多,馆内无处安放,周贺桐先生已在附近山上投资8个亿兴建一座妙果寺,馆内大部分佛像将移到寺庙中供大家顶礼膜拜。
周园虽没有故宫大,如果走马观花可能要2个小时就看完。
如果要仔细观察可能需要5天时间才能看完。
小伙伴们是不是看的意犹未尽呢,
小编再为大家推荐几家价值连城的博物馆。
“一城两馆”
被称为“法人股大王”的刘益谦,除了在股票市场上叱咤风云外,还热衷于收藏各类艺术品。
夫妇俩创建的龙美术馆目前在浦东和徐汇滨江同时拥有两个大规模场馆——浦东馆和西岸馆,构成独特的“一城两馆”艺术生态,也是中国内地迄今最具规模和收藏实力的私立美术馆。
他的收藏到底有多少,藏品价值究竟几何?
我们去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中走一走,便可略知一二。
这家美术馆是继2012创办龙美术馆浦东馆后,历经两年时间开办的第二家美术馆。
龙美术馆(西岸馆)位于上海徐汇滨江地区原北票码头,由国内新锐建筑师柳亦春担纲设计。
美术馆以北票码头构筑物“煤漏斗”为原型,衍生出大空间建筑的结构母题,体现工业文明遗迹的场所特征,是徐汇区打造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
除上海之外,龙美术馆还在重庆设有分馆,龙美术馆武汉馆也已经开工建设,计划于2018年底开馆。
首家“国字号”私人博物馆
巨富之后,以陈丽华为代表的富豪,开始做她们认为有意思的事情。
当然她也锦衣玉食,香车宝马。
但不能否认她做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花费巨资建立中国紫檀博物馆。
沿着长安街向东,在京通快速路高碑店出口的北侧,您会看到一大片的明清建筑群,这就是中国紫檀博物馆。
于1999年9月开馆,是北京市向建国50周年献礼的重点工程。
这座占地25000平方米的博物馆整体设计恢宏壮观且处处精巧,古色古香又不乏现代气息。
用紫檀家具布置的传统正厅,厅中对联暗藏博物馆老总“陈丽华”三字;
馆内的天坛祈年殿模型,是博物馆内的“镇馆之宝”,这个模型已是中国国宝级物品;
1000多平方米的馆前广场,采用过去只有皇家使用的海漫斗板地面——大青砖铺设后再浸润桐油。
耗巨资打造的紫檀博物馆内景
博物馆内景(规模仅次皇宫)
馆内陈列展出各类紫檀精品近千件,有陈丽华女士积藏了数十年的明清家具,也有近30年来在陈丽华女士精心指导制作的传统家具精品。
还有以国内著名建筑为主要模仿对象的中国古建筑微缩景观,如北京四合院、山西飞云楼、五台山龙泉寺牌坊等。
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
1996年10月,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
1997年1月18日正式开馆,《百家讲坛》主讲人,收藏专家马未都先生为创办者及现任馆长。
马未都还是超级畅销书作家,2008年,马未都以7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发广泛关注。
2007年8月为适应博物馆的发展和展出内容的多样性,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更名为——观复博物馆。
“观复”二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是: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意思是说:
达到虚空的极点,安住於甚深的禅定之中;
宇宙万物相互运作生长,我们得以观察到它们的本根源头。
不论万物如何变化多端,终会回归根本。
回归根本称作静,就是所谓的回归其本来自性。
“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
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
“观复”博物馆由此得名。
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大陆地区第一家经由政府注册成立的私立博物馆。
博物馆设有瓷器馆、家具馆、油画馆、工艺馆、影像馆、门窗馆和多功能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