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视医疗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授权
欢迎投稿 [email protected]
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
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以分为干性(萎缩性)和湿性(渗出性)。前者多见,多表现为玻璃膜疣(drusen),地图状萎缩(geographic atrophy,GA), 一般不影响视力;后者对视力危害极大,主要表现为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浆液性RPE脱离和/或浆液性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等。有时干性AMD可以转化为湿性AMD。
黄斑区玻璃膜疣(上)及放大后效果(下)。
湿性AMD(后极模式,11μm/pixel)
湿性AMD,瘢痕化。
2.Stargardt病
Stargardt病属于青少年型遗传性黄斑变性,典型表现为黄斑区横椭圆形或圆形、边界清楚淡黄色病灶、金箔样反光,黄白色斑点位于病灶周围及后极部。晚期视网膜神经上皮、RPE及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
stargardt病彩像(上)及自发荧光(下)。
stargardt病合并青光眼杯盘比大。
3.青光眼/杯盘比大
青光眼(Glaucoma)是以视野缺损和视神经萎缩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视盘改变可以表现为视杯扩大(>0.6)、视乳头血管改变、视乳头出血及视乳头周边神经纤维束缺损。
杯盘比大。
杯盘比大(上),放大后的效果(下)。视乳头血管受影响。
视乳头周边神经纤维缺损,视乳头血管受影响。
4.高度近视性眼底
眼底由于视网膜变薄,透见脉络膜血管而呈“豹纹状眼底”,后极部有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弧,多位于颞侧。由于周边部薄变,易发生裂孔(如下图放大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