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人生低谷时,如何借助不同的方式走出困境,包括阅读、自然、社交和学习等。文章还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了向书借运、向自然借光、向社交借资源、以及向自我借力的方法和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阅读的力量
阅读可以让人获得前人的智慧和财富,消解内心的愁苦,打破自我局限,重新打开生命的大门。
关键观点2: 自然的力量
身处自然之中可以让人感到精神愉悦、放松,有助于疗愈身心,重新找回生活的方向。
关键观点3: 社交的力量
向上社交,链接贵人,可以获得新的思路和启发,拓展人生的可能性。
关键观点4: 自我力量的挖掘
在困境中不要放弃,要相信自己的力量,通过自我努力和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出口。
正文
身在低谷时,不要自怨自艾,也不要如无头苍蝇般乱撞,直到自己耗尽力气。这篇文章3400字,预计9分钟读完,相信你会有收获。
作者
|
帆书 · 钟了了
编辑
|
小眠宝
来源
|
帆书樊登讲书(ID:readingclub_btfx)
最近直播重点多,
预约保你有收获
👇
👇
👇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是人到中年,更是对命运的种种无常有了更深的体悟。
碰到棘手、无助的事情时,很多人常想到风水五行、求神拜佛。
这些看似很“玄”的行为,本质上其实是借由某种仪式将自己的能量调到高频。
到了中年这个前有狼后有虎的年纪,疲惫和焦虑难免如影随形。
当我们陷入困局,拼命自救却不得解决的时候,与其苦逼自己,不妨试试向外求索。
修心开智,人生才有新格局。
喜欢的工作,突然经历裁员;稳定的感情,忽然迎来结束;本来身体健康,却突然进了医院。
人生旅途里,挫折和困难都是常事,重要的是以何种方式对待。
1992年,巨大压力下他患上了严重抑郁,夜夜失眠,甚至脑袋后面出现了一块斑秃。
最压抑的时光里,他数次感到自己濒临绝境,于是他开始试图找寻疗愈自己的方式。
多番探寻后,他才最终在阅读里找到了真正的慰藉与安宁。
那时候,他习惯坐在书桌前阅读,指尖翻过书页,汲取前人的智慧与财富。
透过那些深刻的文字,他得以照见自己的生活,内心许多愁苦都被消解,抑郁的阴影也逐渐褪去。
周国平说:
“一个人但凡有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的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
保存图片,分享
朋友圈
《秋园》的作者杨本芬,在4平米的厨房里,以凳为桌,伴着油污,一字一句地写。
八十岁这年,只有小学学历的她,终于出版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本书。
有人问过杨本芬:你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从未搞过文学创作,为什么能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呢?
热爱阅读的她,始终对书本有着最质朴的敬畏与渴望,生活的窘迫时刻,她会在被子里拿手电筒照着看,直到天明时阳光从窗缝洒落,都不知疲倦。
婚后连续的生育和忙不完的家务工作,让她累得昏天暗地。
其实,无论现实层面是富足还是潦倒,人最核心的稳固始终来源于精神。
公园20分钟效应。
《当代人的心理压力调查报告》显示,90%的人生活中存在心理压力,压力爆棚已经成为当代人的常态。
竞争激烈的职场、令人操心的孩子、还有偶尔突发意外的日常生活,压力之外又平添了几分焦虑。
有段时间“公园20分钟效应”爆火,许多网友纷纷尝试,果真从中感受到了疗愈。
意思是,
人类天生就会对生机勃勃的森林、草原有偏好,当我们身处其中时,会感到精神愉悦、全身心的放松。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里,想当作家闯出一片天的李文秀在外边打工边写作,事业却始终没有起色。
回到自然之中,她徜徉在绿色的海洋里,用桦树皮做稿纸,摘下枝稍上的嫩软木耳,沐浴着阳光睡在草地上。
她写阿勒泰的牛羊、牧场、写日常的生活点滴,文笔真挚自然,最后文章被录用,理想也开出花来。
如果生活灰暗找不到出口,不妨向自然借一缕光,迷茫在此得到安顿,伤痕也能得到疗愈,新的生命力才会蓬勃而发。
刚毕业那几年她全身心投入工作,几乎忽略了身边的一切,直到身体发出预警住进医院。
过去轮转在高强度工作和尔虞我诈的职场中,她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
此时的她,望着苍白的天花板,才察觉到自己的空洞和疲惫。
她决心做出改变,将自己从工作里抽离,和三两好友露营、夜爬高山、徒步草甸,她发觉自己在户外活动里收获最多的安宁与自在。
在山间,一切都变得缓慢平和,耳边是潺潺溪水,眼前是金黄的日落。
当你困顿迷茫之时,外界的声音,都不过是新的干扰和束缚。
真正的力量,只能从心而发,自然赋予我们的,是无言的接纳与温柔的疗愈。
多链接、多学习。
哪条路值得走?哪些陷阱可以规避?贵人几句话就能拨云见日。
就像电视剧《鸡毛飞上天》里的陈江河,对未来怀抱希望,虽然渴望干出一番事业,但现实处境迷茫又困顿,只能干些投机倒把的事情赚点小钱。
逃票在火车上卖糖时,他听到商会主任邱英杰谈到“以物换物”的概念,陈江河充满好奇坐下与他攀谈。
邱英杰非但没有嘲笑他,反而认认真真给他上了一堂经济学。
火车一路行进,陈江河听得听得入迷,脑子里也飞扬起许多想法。
受到邱英杰启发的他,决心去外面闯一闯,开拓一片新天地。
一个人的思想还没有强大到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时候,就需要在精神上依托另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
人生总是难免有站在十字路口看不清前路的时刻,愚蠢的人会盲目乱撞,聪明的人懂得借力,在贵人的托举下拓展新的可能。
要知道,对于你而言的巨大难题,对于高人而言,几句提点就能拨开迷雾。
与高人借运,多链接、多学习,很多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
挖掘内在的生命力,生活方有另一种可能。
出身贫苦的她艰难求生,无奈辍学,婚后她生下两个女儿,丈夫却无故消失,另娶他人。
备受打击的她独自带孩子离开,为了生活,她白天做杂工,晚上做护工,每天只睡3、4个小时。
凭借着高品质、讲卫生、听意见的特点,吃她水饺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大,日子也渐渐好起来。
最困难的时刻,陷入绝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黑暗里丧失了求生的欲望。
▲
保存图片,分享
朋友圈
懂得向自我借运的人会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为生活重新找到出口。
25岁那年,父亲生病,她只能在工作之余往返在两个城市之间,想要尽量保留自己的同时给父亲尽孝。
父亲的病情一度恶化,她只能放弃喜欢的工作返回家乡,相恋多年的男友也因此分手。
然而事与愿违,最后父亲还是因病去世,亲人离世的痛苦与失业失恋的迷茫叠加在一起,一度把她逼到抑郁的边缘。
朋友的劝解、心理咨询师的治疗都没起到作用,连往日的爱好也失去了色彩。
她选择给生活按下暂停键,回到老宅,动手翻新房屋,全身心的集中在当下的每一刻。
仿佛每修好一处地方,心里的伤口也就愈合一些,不断自救的她渐渐走出灰暗。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
沉溺于低谷,不会解决问题;驻足在原地,不能迎来新生。
与其陷入“我为什么这么倒霉”的悲观状态,不如向自我借运,挖掘内在的生命力,生活方有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