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美国和欧盟近期相继加强对中国廉价电商的监管,冲击以Temu和Shein为代表的低价电商平台。不符合安全标准、存在环保隐患、知识产权保护漏洞和不公平竞争是欧盟加强监管的原因。中国海外廉价电商依赖小额免税快速扩张的模式面临挑战,需平衡合规成本与低价优势。
一、从1美元包邮到10%关税,廉价电商帝国面临崩塌危机。
继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后,欧盟也将加大力度监管低价进口商品,这无疑对Temu、Shein等大型线上零售商造成冲击。欧委会的统计显示,2024年大约有46亿个价值不超过150欧元的包裹进入欧盟市场,其中超过90%的低价值货物来自中国。
作为打击廉价电商进口产品涌入欧盟的一部分,拼多多国际版Temu和服装零售商Shein将为其平台上销售不安全和危险产品承担责任。欧委会表示,将协调各国消费者保护合作网络对Shein的联合调查,调查理由是怀疑该公司违反了欧盟消费者保护规则。
欧委会表示,廉价、不安全的进口商品对遵守规定的欧盟卖家构成了不公平竞争,同时大量包裹的运输对环境和气候产生了负面影响。
根据一项名为“产品安检”(Product Safety Sweep)的新措施,欧盟各国首次可以通过电子监控工具,检查商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欧盟科技事务主管维尔库宁(Henna Virkkunne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既能保障消费者安全,又能提供便利商品,同时注重环保的竞争性电商环境。”
Shein表示将与消费者机构和欧盟委员会合作。Shein的发言人表示:“Shein与消费者保护合作网CPC有着共同目标,即确保欧洲消费者能够安心网购。我们计划与CPC及欧委会密切合作,解决相关问题。”
欧盟消费者保护委员会专员麦格拉(Michael McGrath)表示:“电子商务彻底改变了购物方式。四分之三的欧洲人定期在线购物。然而,进口商品的激增可能对欧洲消费者的权利及其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抵消海关因这种庞大货物量而产生的成本,委员会提议对直接送达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商品征收手续费。此外,委员会还提议取消对低于150欧元的包裹的免税政策,以确保所有零售商——无论其所在位置——都处于相同的竞争条件下。
在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取消了允许来自中国的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免税进入美国的“小额豁免(De minimis)”条款,即:以后800美元以下的包裹不再能免税进入美国。
中国快时尚零售商Shein和在线廉价商店Temu均销售从玩具到智能手机等各种商品,它们在美国发展迅速,部分原因就在于“小额豁免”制度。取消“小额豁免”的措施将冲击仰赖小额包裹取得迅速发展的中国廉价电商平台Temu和Shein等。
二、廉价电商的原罪:安全争议与环保代价。
对Shein和Temu等低价电商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小包裹免税政策,允许低成本电子商务公司运送价值低于一定门槛的商品而无需缴纳进口税。这使它们能够向消费者提供价格实惠的产品,从而具有比实体店铺强大很多的价格竞争力。
但这种电商模式也具有与生俱来的劣势。因为低价是其核心竞争力,低劣的原材料、粗糙的做工、缺乏必要的安全检测程序、无视知识产权保护等,一方面压低了生产成本,得以实现低价竞争力,另一方面又制造了不正当竞争,损害了消费者的安全,并可能危及经济的健康发展。电商低价玩具含铅超标、快时尚服装被检出致癌染料等等事件频发,2024年欧盟对电商的“产品安检”行动,便直指低价电商的致命软肋。
-
安全黑洞:2024年,欧盟抽查的廉价商品中,30%不符合安全标准,部分甚至威胁儿童生命。大量低价电商商品被发现存在不安全、假冒或不符合当地法规的情况,监管部门当然需要重拳出手。
-
环保拷问:包括浪费增加和回收困难。每天1200万个包裹产生的包装垃圾,足以填满300个足球场。许多低价电商产品的设计不耐用,导致处置率提高和环境恶化。欧盟消费者保护专员直言:“低价背后是环境和社会成本的转嫁。”
-
不公平竞争:遵守严格产品标准和进口规定的欧洲企业面临着利用免税政策的非欧盟电子商务平台的不公平竞争。这种差异可能会损害当地企业并破坏市场平衡。对电商小额包裹免税,对其他正常缴税的商业模式而言,也构成了不公平竞争。取消小额包裹免税,不仅将使政府能够对更广泛的商品征收进口税,从而有可能增加收入来源。还可以消弭不公平的竞争机制。
因此不少欧洲的服装企业向欧盟的贸易专员投诉称:“我们遵守规则缴税、做质检,却拼不过零关税的危险商品!”
三、低价电商遭遇全球围剿,1欧元包邮、1美元包邮恐成历史。
数据显示,90%的欧盟小额包裹来自中国,每天1200万件快递涌入欧洲。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数据,2024年大约有46亿个价值不超过150欧元的包裹进入欧盟市场,相当于每天1200万个包裹。其中超过90%的低价值货物来自中国。
欧盟委员会表示:“这一数字是2023年的两倍,是2022年的三倍,许多商品被发现不符合欧洲的相关法律规范。”
根据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数据,2024年约有13.6亿批货物使用最低限度规定进入美国,比2023 年增长 36%。
根据美国国会研究处上周的报告,中国出口的低价包裹总额从2018年的53亿美元,上升到2023年的660亿美元;美国的快时尚、玩具和其他消费性产品的折扣市场之中,Temu和Shein占了17%。
美国国会中国问题委员会在2023年6月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这两家公司加起来可能占到根据最低限度条款每天运往美国的所有包裹的30%以上,该报告还发现,根据最低限度条款运往美国的所有包裹中,近一半来自中国。
由于欧盟和美国相继对中国电商挥出监管重拳,美国取消了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10%关税直接砸向Temu、Shein的“低价王牌”。欧盟即将终止150欧元以下商品免税,46亿个低价电商小包裹面临安检、环保费和关税三连击。
这场“低价风暴”曾让欧美消费者疯狂,也让本土商家叫苦不迭。
一位欧洲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吐槽称,“以前买一件T恤只要1欧元还包邮,现在可能得付5欧关税”。
当46亿小额包裹从“电商红利”变成“监管靶子”,这场博弈不仅是商业竞争,更是规则话语权的争夺。中国电商能否在合规与成本间找到平衡?欧美消费者会否为安全和环保接受涨价?让我们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