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治学的困惑
以政治学的思维,看待困惑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企业风采丨用数智演艺创新文旅业态,大丰助力景 ...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音响工程经典案例集》征稿启事 ·  昨天  
独角兽智库  ·  Deepseek一体机名单 ·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观察丨经典,在首都舞台焕新重塑 ·  2 天前  
木紫午盘  ·  干!大肉来了!! ·  3 天前  
木紫午盘  ·  干!大肉来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治学的困惑

历史真的终结了吗?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构建 | 你身边的政治学Siri

政治学的困惑  · 公众号  ·  · 2024-06-05 10:20

正文



导语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外交官员兼兰德公司学者、日裔美国人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了“历史终结论”,主张 美国所代表的西方自由民主政治体制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已经是人类社会最好的选择,而且是唯一的选择,再无其他可能。


太阳底下无新事。福山的断言只是照猫画虎,是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口头禅“除了全球化资本主义,别无选择”的翻版。 然而任何一种理论的命运,都逃不过时间的检验。随着“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回潮”和“失败国家”的出现,让福山看到了自由民主制度既没有成为各国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没有“终结”各国的历史;同时,美国主导的“华盛顿共识”政策的失效,美国政治经济乱象频出,而作为对照的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都促使福山开始检视自由民主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基于此,福山吸收了多方面的理论资源后又提出了政治秩序理论。促使福山进行政治秩序研究的直接理论源泉,是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和文明冲突理论。此外,福山个人的多年学术探索,也为他深入思考各国的政治史和美国现实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


今天我们走进福山的政治秩序理论,一起随小惑看看吧!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师从亨廷顿,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奥利弗·诺梅里尼高级研究员。


一、 政治秩序的建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福山政治秩序理论的“初元理性”。福山分析政治秩序起源和演进的主线是 国家构建 ,具体包括 国家能力的提升和官僚机构的公共性 ;另两个要素则是 法治和民主负责制 ,是为了约束在构建有效国家的过程中国家权力的无序扩张,指导国家能力有的放矢。福山提出政治发展次序的思想基础是认为制度是可以被借鉴和复制的,这种借鉴和复制不受历史因素的约束。


福山认为,无论是历史事实还是理论的可行性,均表明政治秩序三要素之间存在先后的发展次序。


第一步就是要打造有效国家,进行现代国家构建。 福山提出国家构建包括两个方面,国家能力和官僚机构的中立性与自主性。国家能力,既体现为合法垄断暴力的能力,也体现为国家对社会的渗透能力。官僚机构的中立性和自主性,体现为政府与社会的一定隔离,政府能够超越阶级、派系、利益集团、家族进行决策的不偏不倚性。


第二步,建立良好的法治体系。 法律是社会产生的共识,是公正和既存的,统治者被法律约束,其正当权力来自于法律,以此获得合法性。同时,需要独立自主的司法机构等多种机构、制度和程序对法治进行保障。


最后一步是实现民主负责制。 福山认为主要形式是自由公平的周期性多党选举,另外也要重视程序之外对公民的回应。 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是在相继完成有效国家建构、实现法治和建立民主负责制后,三者能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


而与政治秩序相对应的概念是 政治失序 ,从秩序到失序之间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政治衰败。福山概括为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制度与外部环境在变化频率上脱节,即制度僵化;其二是家族制的复辟,这种复辟就是对“非人格化”制度原则的破坏。福山认为,美国当前出现的政治衰败主要是第二种形式。此外,福山认为美国的另一个政治衰败的表现是身份政治所导致的选民分裂和民粹政治。


“历史终结论”


二、 政治秩序的理解


在福山看来, “给政治秩序下定义的是社会组织起来所依据的根本规则。” 福山将政治秩序视为一种根本性规则,这种规则是组织一个良好社会所必须遵循的道路。 它包括三种基本类型的制度,即有效国家、法治和民主负责制。 在福山的论述中,政治秩序的构建就是确定以何种方式来安排政治制度以实现制度的有效运转,以最终实现自由民主制度。福山所认为的良好的政治秩序,就是能够实现自由民主制度的社会根本规则。在福山看来要实现现代自由民主制度,首先必须要构建有效国家,其次是实现国家的法治化,最后是建立民主负责制,这三种制度按顺序建立并实现三者处在一种平衡状态之中才算是构建成功。在考察了多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秩序的起源和变迁之后,福山认为这种顺序和安排是最合理最理想的,应该将它向全世界推广,特别是适用于还没有完成现代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福山对“政治秩序”的理解代表了其对“政治发展”的认识。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一般将政治发展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传统社会、过渡社会和现代社会,大致认为政治发展包括:政治参与的扩大、政治结构的分化和政策能力的提高。 在福山的理解中,“政治发展是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的演变,它不同于政治或政策的变化”,政治发展的三个维度是国家、法治和民主负责制,“必须在经济增长、社会动员、有关正义和合法性的思想威力中,去理解政治制度的变化。”福山认为,“经济增长”、“社会动员”、“合法性”这三个要素与国家、法治和民主负责制共同构成了政治现代化的六个要素。这六个方面可以独立发生变化,也可以交织在一起,但并非有了其中一个要素,其他要素就会伴随而来。只有这六个要素并行发展,才是成功的现代化。


福山在使用和论述“政治秩序”概念时,常与“政治发展”、“政治现代化”联系在一起,其内容有很多重叠之处,福山认为的理想政治秩序就是先构建有效国家、再实现法治和民主负责制,最后实现三者的平衡,这也是福山所设定的政治现代化的标准,是政治发展的路径和目的。 不论是良好政治秩序、政治发展还是政治现代化,福山的落脚点都是自由民主制度。

福山政治秩序建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音响工程经典案例集》征稿启事
昨天
独角兽智库  ·  Deepseek一体机名单
昨天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观察丨经典,在首都舞台焕新重塑
2 天前
木紫午盘  ·  干!大肉来了!!
3 天前
木紫午盘  ·  干!大肉来了!!
3 天前
墨香中华  ·  明明说忘记,却总忍不住想起你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