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足协宣布202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第三阶段中国男足第四个主场城市确定为杭州。杭州球迷期待在家门口观赛中国队与澳大利亚队的比赛。杭州拥有足够的场馆设施和经济实力,成功申办主场。杭州的球市火爆,球迷热情高涨,为球队营造热烈的主场氛围。同时,杭州致力于发展足球事业,以长期主义的态度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杭州确定为202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第三阶段中国男足主场城市。
中国足协在考虑多种因素后确定了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为迎战澳大利亚的主场地。杭州作为赛事名城,具备举办大型赛事的条件和经验。
关键观点2: 杭州的球场设施和经济发展水平满足赛事要求。
杭州拥有61个综合体育场馆,多个场馆的硬件水平达到亚洲领先、世界一流。其GDP成功跻身“2万亿俱乐部”,展现出雄厚的经济实力,为赛事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观点3: 杭州的球市火爆,球迷热情高涨。
杭州举办的大型国际赛事和国家级赛事吸引了大量观众,营造出热烈的主场氛围。浙江球迷对足球的热情和对球队的支持,让足球成为杭州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关键观点4: 杭州致力于发展足球事业。
杭州以长期主义的态度推动足球事业高质量发展,表达出对足球事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正文
12月23日,中国足协官宣2026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第三阶段中国男足的第四个主场城市确定为杭州。这意味着,明年3月25日,杭州球迷可以在家门口观赛中国队与澳大利亚队的精彩较量。
尽管国足的成绩不如人意,世界杯预选赛这样高规格的赛事依然备受球迷关注。此前承办中国队3个主场比赛的大连、青岛和厦门都成为全国球迷的焦点,呈现出座无虚席、球市火爆的盛景,因此主办权的竞争格外激烈。
据悉,共有长春、长沙、重庆、贵阳、海口、杭州、济南、南京、深圳、温州、西安等11个城市提出了申办3月主场比赛的申请。在综合考虑了气温、交通、观众容量等多种因素,并征求了国家队意见之后,中国足协最终确定了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为迎战澳大利亚的主场地。
今年是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后的第一年,也是杭州积极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重要一年。火热的杭州主场,会是国足的“福地”吗?
一座赛事名城,球队、球迷、球场、城市缺一不可。
就目前杭州所拥有的“亚运遗产”而言,举办世界杯预选赛的主场条件已相对充足。
中国足协表示,“为最大限度满足球迷观赛需求,营造热烈主场氛围,中国足协在确定世预赛主场时优先选择容纳观众人数较多的球场”。从所需的场馆基础来看,当前杭州有综合体育场馆61个,多个场馆的硬件水平达到了亚洲领先、世界一流的水准。特别是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共有固定座位80800个,是继“鸟巢”后国内第二大体育场馆,较好适配了主场的场地要求。
11月19日,中国队球员林良铭(左)在进球后。
图源 新华社
从大型赛事组织经验来看,今年以来杭州已举办了28项国际赛事、70余项国家级赛事,已累积了相对多的组织经验。前不久在杭州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的女排世俱杯决赛,首次上演两位朱婷、李盈莹中国女排国家队当家主攻隔网对攻,吸引了6000余名观众到场助威;同样在12月举行的世界羽联年终总决赛,五天近9万人次的观众来到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观赛,半决赛和决赛上座率均在90%以上。越来越多的体育比赛来到杭州,让这里成为体育产业的新“宠儿”。
纵观国际,赛事之城都是一个地区经济、人口等综合实力的象征。道理很简单,只有应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一座城市才能搭建一座承载体育赛事的完美舞台。纵观欧洲五大联赛,威斯特法伦球场、安菲尔德球场、安联球场……这些火爆主场所在的城市,或是区域经济中心,或是重要港口贸易城市,无一不是有着雄厚经济实力的城市。
11月19日,中国队主教练伊万科维奇(中)出席
赛后发布会。图源 新华社
2023年,杭州GDP成功入列“2万亿俱乐部”,同时常住人口达到了1252.2万,人口多年正流入。当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后,对包括赛事文化、主场氛围在内的赛事发展,必然提出新的要求。赛事名城的打造,呼唤火爆的主场,为城市增添新的活力。
如此看来,杭州成功申办世界杯预选赛国足的第四个主场城市,多了几分水到渠成。
在家门口举办世界杯赛事,也是浙江球迷、杭州球迷多年的期盼。
在杭州火热的球市就可见端倪。
今年,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中超联赛主场重新回归杭州黄龙体育中心。整个赛季下来,每一场主场比赛的氛围,都让很多球迷感叹:原来杭州的球市也可以这么火。
据统计,在今年的中超联赛中,浙江队的15个主场比赛,共接待观众297077人,场均上座人数19805人,为球队历史上中超联赛平均上座人数最高。此外,球队的三个亚冠二级联赛的主场上座人数(第二轮23931人、第四轮16933人、第五轮12836人),也都位居当轮比赛东西亚两大赛区最高。
27年前,浙江省第一支男子职业足球俱乐部浙江杭康足球俱乐部成立的时候,浙江球迷恐怕从来没有想过,球市能有如此盛况。第一次在主场为家乡军加油呐喊的美好回忆,深深扎根在浙江球迷心间。
从中甲时代的场均两三千人,到如今的场均近2万人,浙江球迷用自己的方式,点燃了热烈的主场氛围,也让足球这项运动成为杭州城市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