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瑞鸣的朋友都知道,瑞鸣新专辑《老友进行曲》火热出炉啦,预售也在微店、官网进行中。激情澎湃的手风琴之声,一定能带你回到火红色的年代。当然,更多的朋友听了音乐还是不过瘾,小编这就分享给您这张手风琴专辑背后的故事。
82岁老艺术家用1979年的国产手风琴演奏出了怎样的时代之音?一曲《
江河水
》又怎样在手风琴的演绎下冲破阴霾拥抱光明?十位老中青三代手风琴艺术家们凑在一起是如何互飚技艺的?文中都有答案。
文中内容来自
汕头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陈怀冰老师对叶云川老师的采访片段,诸位请看~
陈怀冰:
这张碟的名字叫《老友进行曲》,是一张手风琴的专辑 ,今天晚上我们请来了叶老师给大家先预热一下他这张专辑。它的策划缘起十多年前瑞鸣发行过一张手风琴的专辑,这次是又怎样凑成了这么多的古董手风琴呢,这些琴都是这些演奏者自己收藏的吗?
叶云川:
在北京,有许多手风琴爱好者、演奏家,这张专辑集合了非常多的演奏家到一起来演奏,他们本身有非常好的琴。另外,一些收藏家手上也有琴,所以有收藏家的琴,也有演奏家自己的琴,这些琴要么就是年代感很强,要么就是世界级的名琴。
瑞鸣新专辑《老友进行曲》内页图片
陈怀冰:
世界级的名琴是中国还是外国制造的呢?
叶云川:
世界级的就是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德国,这些国家的都有。中国造的是鹦鹉牌。手风琴本身是一个工业革命的产物,它也是非常精密的一个工业产品,很复杂。每把琴它都有属于自己的声音特质,挺好的。
陈怀冰:
这些琴也是大小不一吧?不同的琴气质不同,也正好可以做个对比吧?
叶云川:
对,有的迷你一点,有的就挺大的。而且它们每一个造型、设计都非常不一样,因为这个跟国家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德国的琴就做的非常的精密;意大利的琴一拉开音色就是偏浪漫的;俄罗斯的琴就像这个民族,听起来比较沉郁;中国的琴,“鹦鹉牌”就是听起来很中国,70年代中国的工业水平还处于起步价段,它可能没有做到那么精密。之前2008年录的一张专辑《琴·赵家珍》,用了唐宋元明清六把琴演奏的,每把琴就有不同的气质、风格,听起来是蛮有趣的。
陈怀冰:
这张碟一共有多少首曲子?不仅有中国的还有外国的曲子,是吗?那中国曲目有几首呢?
叶云川:
一共有十四首曲子。差不多有十个古董琴,十个艺术家。所以说可以听到不同的音色,非常有趣。各个国家的曲子都有,包括:意大利、法国、中国、俄罗斯、西班牙。
瑞鸣新专辑《老友进行曲》内页图片
陈怀冰:
那这些曲目是由谁来定呢?
叶云川:
这次是集体创作的,每个艺术家自己出,就相当于一帮厨师在一起PK。你擅长蒸鱼,你擅长炒通菜,你就拿你的拿手戏。因为要PK,所以这些老朋友凑在一起很有趣,大家在一块儿斗歌、斗曲, 结果就是整个专辑的快板偏多,听起来也比较激昂和欢乐。
陈怀冰:
这张专辑的封面设计很有个性。
叶云川:
封面我只用了三个颜色,黑白红。黑白其实是手风琴的基本色,红色是那个时代的颜色——“火红的年代”。所以整个专辑只用了三个颜色。
陈怀冰:
据说这张专辑演奏者有老中青三代人,那年长的演奏者在录制过程中会有点吃力吗?
叶云川:
不会,我们的演奏家都很敬业。八十二岁的任士荣老师,我们都有些担心他的身体无法坚持长时间排练、录制,但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过他演奏的《铁道游击队》这首曲子的手风琴,是1979年的国产鹦鹉牌,也是很古董的琴了,声音表现力一开始达不到状态。所以他说:“这个琴有点问题,我想把这个琴调一下”。他真的带着琴回家去调好了。再录的时候,我们感觉老人家的精神非常好,斗志昂扬,古董琴也达到最好的状态,演奏出了张力十足的《铁道游击队》。我们的艺术总监姜杰老师,他原来是解放军军乐团的手风琴演奏家,也算是手风琴里绝对的领军人物,他拉的是手风琴的《江河水》。
瑞鸣新专辑《老友进行曲》内页图片
陈怀冰:
是用手风琴拉《江河水》?
叶云川:
对。江河水原来是东北的管子曲,对于历经各种岁月的人来演奏,感觉是不一样的,会有它的沧桑。他录制的时候,状态还没进去,我就跟他说,“姜老师,我第一次听你拉琴就特别感动,上次排练的时候很棒,但今天状态没有那么好,你跟我讲你的故事,你讲到那时候生活多么不容易、很多挫折,你可不可以重新再来。”然后他把这个曲子前半段录的特别压抑,特别符合万恶的旧社会,但是后来我说,“只有压抑不行,因为我们生活在幸福的中国梦的时代,我们心情要开阔,在高潮的时候一定要释放出来。” 所以姜杰又进行调整,《江河水》就被演绎的非常好,前面听着特别压抑,后面又特别释放。你就会觉得江河水这个曲子,在手风琴上特别有张力。
瑞鸣新专辑《老友进行曲》内页图片
陈怀冰:
每个环节你都亲力亲为,包括策划、录音等,那最后的混音环节是怎样的?
叶云川:
混音还是我们非常尊敬的李大康老师来做的,我们这次也尝试各种方式,包括用DSD方式录制。为什么讲到大康老师?大康老师总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在每个专辑上都不断地钻研摸索,非常让人敬佩。我的每个作品都带有一些实验性,借由这些作品会得到更好的学习,这是瑞鸣十几年甚至是未来十几年我很自信的一点。
瑞鸣新专辑《老友进行曲》内页图片
陈怀冰:
最后一个混音环节,什么对它制约最大?是器材还是人?
叶云川:
要看制作人站在什么角度看事情,我会强调我站在美学角度。就好像《老友进行曲》,我们要呈现的是革命热情时期的东西,气质就是要向前冲。那如何让它听起来很有质感?要非常又热情,而不是听起来空空的。所以,美学会影响你在技术上的运用,比如在混音上、在空间的设计上,都有一个主观的东西在里面引导它。技术只有准确性,并且准确和艺术是有矛盾性的,比如我们听中国的潮汕音乐,弹古筝、拉二弦都是在准和不准之间,如果按照西方的音准来拉二弦,那二弦就很难听了。所以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但一个人把技术看得至高无上,就会做出一个没毛病没意思的东西。
瑞鸣新专辑《老友进行曲》内页图片
陈怀冰:
这张碟打算发行什么版本?
叶云川:
我们应该也是有三个版本的,就是HQ、DSD,普通版会比较晚,黑胶也要等一段时间。我跟瑞鸣的所有同事都讲,每次我们给听众的,一定要比听众给我们的要多,我会把这个当成一个座右铭。你给听众足够多的东西,这是一种尊重。
二人相谈甚欢,就专辑的音乐制作和背景文化展开了详尽的探讨。节目结束仍意犹未尽。在这里,小编想说,瑞鸣音乐会继续努力,在音乐的创作道路上不断创新和突破,给乐迷们带来更多好音乐,敬请期待!
看文字不过瘾的朋友长按二维码
想了解唱片背后更多的故事,请关注
瑞鸣音乐喜马拉雅
电台
瑞鸣音乐《老友进行曲》专辑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