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毒舌电影
坚持原创,只说真话——信毒Sir,有好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毒舌电影

为这种绝世好片再等12年也值

毒舌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6-05 23:0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晚,Sir先讲个八卦。


从前,有一个穿背心的小鬼,捏着一张红桃K,盘坐地上,盯着奶奶家的电视机,看《赌圣》。


啥时我才能这么威风啊,小鬼想。


星仔和洪爷决战时,洪爷翻牌。



小鬼闭上眼,红桃K掉到了地上。


当他睁开眼时——


喔,红桃K变成了手机,电视变成了电脑,星仔变成了星爷……


小鬼,也变成了Sir。


当时以为遥无止尽的少年时代,一眨眼就没了。


是不是好肉麻……


肉麻不是没原因的,因为这几天Sir看了一部片。


它用长达三小时的片长,讲了一堆流水账,看似无聊透顶。


但正是这部片,带着鲜活的细微气息,给Sir还原了自己的童年。


可能说晚了——


《少年时代》

Boyhood



没错,导演就是那位偏爱呈现时间变迁的, 理查德·林克莱特


你们都爱的,大名鼎鼎的《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就是他玩的。


在《爱在》三部曲中,我们看见了伊桑·霍克和朱莉·德尔佩,从青年到中年的变化。



在《少年时代》,我们则看着一个家庭经历了十二年。


一个单亲妈妈 (帕特丽夏·阿奎特 饰) ,抚养两个子女,姐姐萨曼莎 (罗蕾莱·林克莱特 饰) ,六岁的弟弟梅森 (埃拉·科尔特兰 饰)


影片把视角集中在梅森身上,呈现了他的成长。


要知道,那么多成长片,套路类似——


孩子有问题→改变→问题解决 成长。


可《少年时代》,跳出了这个套路。


戏里,演员一点点长大,但这种成长,你似乎看不见。


梅森,对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总有自己的小想法。



如果你往空气里弹一滴水,弹得好就会变成黄蜂



长大后,爱上摄影。



感觉……顺理成章。


姐姐萨曼莎,总是倔倔的。


小时候,妈妈要搬家,她不愿意,耍赖皮。


不 妈妈 我们不搬 不搬 不搬



长大后,倔性不改。


你已经满十八岁,可以不听父母的



俩姐弟,小时候老是互相不爽。



大了之后,还是一样。


我不要和他住一间



这部片里,好像看不到明显的成长,难道是导演刻意隐藏了?


想看一个孩子不懈努力,打败他人的怀疑,最终考上大学吗?没。


想看一个孩子跟酒鬼继父斗智斗勇,最后用爱拯救家人吗?没。


这也叫成长片???


其实,以Sir对导演林克莱特的了解, 他对于大起大落的情节,天生有警惕。


他觉得那种人为的戏剧性,假。


前面提到的《爱在》三部曲,就是从头到尾的唠嗑,唠嗑中不仅见了爱,还见了聚散,见了人生。


他觉得这样的爱情故事,才真。


林克莱特拍《爱在》的灵感,起源于一次经历。数十年前,他在一个陌生城市经停一晚,邂逅了一个女孩,跟她共度了一夜。


这一夜没有改变什么,只是改变了他的艺术观,他从此觉得,我就要拍这种东西——


“这个感觉,这个在我们之间流动的东西。”


这就是他想还原的爱情的模样。


在《少年时代》里他做的,也一样——


不走先幼稚、后懂事的成长路线,太窄。


用细节,还原成长本来的模样。


怎么做呢?


拍真实的成长,首先要塑造真实的小孩。


一个小孩就不该是机智过人的样子,不是什么天才,不是什么“小鬼当家”。


小孩嘛,就是小孩。


他从无知开始——很多事情对成人来说理所当然,对他来说却是新鲜的,所以他不知道如何应付。


你看,酒鬼继父强行剃掉孩子梅森的头发,他一声不吭。



拿杯子砸他,他不知道怎么反应,只能望着妈妈求助。



不在继父边上时,梅森会反复看一个喜剧片。


喜剧片里,一个小女孩跟一个大人讨债,大人却怕得要命。


- 我要拍死你。

- 嘿,你知道吗?你要放轻松。

- 我要我的钱!!!



梅森不敢反抗大人,只能从这种弱小凌驾强大的荒诞情景中,获取替代满足。


无力、又爱幻想 ,才是大多数小孩开始的样子。


那么小孩的成长呢?


前边提到,小时候的萨曼莎,知道要搬家,就耍赖皮:


“不妈妈,我们不搬、不搬、不搬。”


长大后,同样听说搬家,她虽有意见,却只是委婉问问——


那我(在新家)怎么洗衣服呢?



因为这时她已经长大,明白妈妈的苦衷,即使有不满,也不会再无理取闹。


Sir之前还提到,她和弟弟从小到大都是冤家。


但在弟弟的毕业派对上,长辈让她发言。萨曼莎终于挤出一句“Good Luck”,竖起一个大拇指。



成长不是单调的60分到100分,不是1米2长到1米7,不是女大十八变……


成长不是大鸣大放 ,而是你不用心,就 看不到。


成长,是一百万个孩子身上的“ 微转变 ”。


有时,你甚至需要记清楚孩子的某一段历史,再把它和孩子现在的表现,做出比较。


比如在日夜陪伴他俩的单亲妈妈眼里,孩子们完全没变化。


但没有抚养权的爸爸 (伊桑·霍克 饰) 隔一段时间才见他俩一次,所以一眼就能看见他们的成长。


不敢相信他们长这么大了



在他们面前,妈妈总是严厉的、不容分说的。


但每次见爸爸,他们仨都满脸惊喜。



俩孩子发现:妈妈天天陪,却总是在挑他们的缺点。


你不如跟你那令人讨厌的态度说再见



而爸爸偶尔见两次,这两次给的关心与爱,好像比妈妈一个月给的都多。


所以对待这样的爸妈,姐弟的表现也不一样。


爸爸看得见,他们就想更拼命展示自己。


爸爸 我忘了给你看我打篮球的照片



妈妈看不见,所以他们更安分、也更不遮不掩。


估计当妈的都爱抱怨,自己操劳多,孩子反而不领情……


这种感觉,我们太懂。


很多父母不知道,你对孩子成长的渴望越明显,孩子就越反感——难道我现在不好吗?


或者,难道我的努力你就看不见吗?既然看不见,那不如不做好了。


父母常说孩子不懂事,但父母在教育上,其实也不太“懂事”。


他们虽然是成人、过来人,可他们忘了自己的童年,然后,也就误会了“成长”。


在Sir看来,成长不是一种结果,而是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幼稚、成熟、懂事、不懂事……常常是交替出现的。


你会为孩子的不懂事发火,也会因为他偶尔的懂事而感动。


你会诧异6岁孩子就知道体贴妈妈,也会愤怒18岁的大孩子吵一架、就无情地摔门而去。


片中的孩子最后出门远行、离开妈妈时,妈妈也崩溃了——



嗯……但这,就是成长的结果。


长大、离开、独立,这就是成长的“结果”。


因为这种父母伤心难舍的时刻,正是离开的孩子张开臂膀拥抱自由之时。


影片结尾,梅森进入大学后,邂逅了一个女孩妮可。导演让他们说了这么一段充满哲理的话。


- 大家总是说我们要把握当下

我觉得应该反过来说

当下把握我们

- 对,当下永远不变,好像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这段话难理解吗?有点。


但为人父母,静下心来,一定想得通。


《少年时代》在3小时里呈现的成长,现在看来一点都不长,因为那是父母与孩子长达12年的相处。在这种长与短的奇妙交汇里,Sir真的读懂了成长这件事:


不要被廉价的成长故事感动。


与孩子相处的真谛是, 让当下把握我们


因为成长太细微,日常都陪伴孩子的你,往往一不小心就错过了。


估计有人要问了,我知道过程很重要。


可我天天忙着陪伴孩子,总会错过一些什么吧?


比如孩子看动画片,我就担心他错过运动。


孩子玩得开心,我就担心他错过学习。


即使是学习这一项,我都担心他错过了真正想学的。


比如让孩子学个钢琴,可万一错过了他的英文教育,怎么办呢?


不用担心,交给“看得见的教育”——


VIPKID



VIPKID 针对4-12岁小朋友,提供 北美外教1对1在线学科英语课程 ,给孩子带来原汁原味的美国小学课程,所有外教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英语学习平台。运 “浸入式”教学法 ,让孩子像学母语一样学英语。


★ 看得见的好外教。

10,000名 纯北美外教, 具备 ESL或K12 教学经验


看得见的优质内容。

独创翻转课堂 ,先预习后复习,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看得见的透明教室。

一键回放、 全程直播课程实况 ,孩子状态一目了然


看得见的成长轨迹

每节课后外教 及时点评 ,每6节课 学习周期测评


孩子变得爱学敢说,更自信、更主动、也更有创造力。


不信,问问刘涛。


6月1日,刘涛在 VIPKID 北京总部进行直播。


作为首席体验官,刘涛为大家找到一份“ 成长大礼 ”——


看得见的成长。


VIPKID 帮助孩子记录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将它们汇聚成最值得炫耀的成绩单。于是,成长显而易见。


当你真正看见孩子的成长,他们也会反馈给你,最积极的努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少年时代》的,乐视视频有。


编辑助理:汉斯寂寞


打开电脑,连线外 教,一秒进入“北美时间”!给孩子体验一下外教1对1课程。毕竟,真正对孩子好的,是你给TA做出的教育选择。


阅读原文 就可就可获赠“毒舌电影”专享福利包(总价值288元)包含:

① VIPKID在线英语水平测试1节

② VIPKID纯正北美外教一对一英语体验课1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