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这段时间,银行、证券和基金公司的从业人员都不好过,普遍遭遇了降薪和裁员。这不,平安银行又传出了裁员的消息。
近日,据平安银行内部员工透露,上海的信用卡研发中心及消费金融研发等关键部门人员被通知迁往深圳,这一消息在员工中引起强烈反响,众多员工认为这是“变相裁员”。
平安银行虽迅速回应媒体称“网络上关于我行变相裁员的消息不属实。因为历史的原因,我行总行部分部门存在异地办公的情况。为了加强管理,提升效率,近期有些部门在进行办公地点的统筹管理。推进过程中,将确保业务稳健连续,过程合法合规,主动进行人文关怀,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最近银行业降薪的消息上了热搜,前几天网传的消息称,“建设银行总行人员的平均薪酬降幅略超 10%,且职级越高,降幅越大,子公司薪酬下调幅度不一”。与此同时,有消息说民生银行北京等部分地区分行已经降薪 40%,年底可能还要降到 50%。
从行业发展的大角度看,银行进行内部调整和资源优化是常见的。如今金融科技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激烈,银行必须不断适应新业务和监管要求,通过调整来提高竞争力。但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呢?因为银行净息差可能还会降,贷款不良率可能上升,券商承销收入和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也可能减少。更关键的是,金融业的地位在变化。
到了 2024 年,银行似乎成了弱势的一方。以前银行工作人员主要任务是拉存款,现在不仅要拉存款,还得拼命放贷款,可收入却越来越少。从上市银行的年报能看出,大多数银行员工的平均薪酬都在下降。从政策方面说,去年 2 月,中纪委提出要破除“金融精英论”等错误思想,为金融行业薪酬调整指明了方向。金融业降薪并非为了惩罚员工,而是为了降低行业吸引力,引导高端人才投身制造业研发。
比如前几天上热搜的,有个 94 年出生的中金女员工,从浙大毕业进了中金当销售,工作几年贷款买了房,结果房价下跌,首付亏空,又遭遇降薪裁员,身负千万房贷,最终不堪重负选择了轻生。这一事件令人痛心,也折射出金融行业变革给从业者带来的巨大压力。
如果需要投稿、转载文章、加官方微信交流群(目前建立多个交流群,需提供身份验证,根据不同身份安排不同社群)
可以添加XJTT555,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