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就是同一段婚姻,你从资产角度得出的结论是女性学历越高,越容易上嫁;而从学历出身论的角度是女性学历越高,越容易下嫁。所以这里面怎么定义和引导大众认识现实,就成了舆论上一个争议很大的话题。
#女性学历向下婚正反超向上婚#
同样的一段婚姻,女孩子是“上嫁”还是“下嫁”之前在我国有很大的争议。因为“门当户对”这个词本来就政治不正确。一个人的出身,到底是他的父母决定的还是他高考考上的学校决定的?
开始研究的时候,用的是“父母出身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上海的本外地婚姻。90年代开始,人口自由流动的比例越来越高。所以上海本外地婚姻(一方上海人一方外地人)的占比就从90年的5%一路飙涨到2000年的20%以上。其中91-95年,本外地婚姻中,上海男娶外地女的比例达到了91.4%。
这类婚姻一般都是上海本地的男性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外来女性学历相对高,年纪也轻。从学历上看,这些女孩子是在“下嫁”;但是从身份上来看,她们是在“上嫁”。
当时的身份,讲的就是户口。外来女性想要在上海安家,就是嫁个上海本地男人。再后来,情况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不是差距越来越小,而是整体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安家的标准从户口变成了房子。
03-18年,是房地产的黄金15年。各个大城市的房价基本都在上涨。表面上的户籍门槛在迅速松动,但是到大城市买房对于外来人来讲是越来越难。因为房价涨得比工资快太多了。
开始研究的时候,用的是“父母出身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研究上海的本外地婚姻。90年代开始,人口自由流动的比例越来越高。所以上海本外地婚姻(一方上海人一方外地人)的占比就从90年的5%一路飙涨到2000年的20%以上。其中91-95年,本外地婚姻中,上海男娶外地女的比例达到了91.4%。
这类婚姻一般都是上海本地的男性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外来女性学历相对高,年纪也轻。从学历上看,这些女孩子是在“下嫁”;但是从身份上来看,她们是在“上嫁”。
当时的身份,讲的就是户口。外来女性想要在上海安家,就是嫁个上海本地男人。再后来,情况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不是差距越来越小,而是整体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安家的标准从户口变成了房子。
03-18年,是房地产的黄金15年。各个大城市的房价基本都在上涨。表面上的户籍门槛在迅速松动,但是到大城市买房对于外来人来讲是越来越难。因为房价涨得比工资快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