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桔灯网
小桔灯网,体外诊断连接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桔灯网

从敦煌到杭州——文化与健康交流会在浙江大学举办

小桔灯网  · 公众号  ·  · 2025-03-22 19: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来源:国豪检阅
3月21日下午,检阅品牌文化战略联合体主办,体外诊断资讯、小桔灯网提供媒体支持的“从敦煌到杭州——文化与健康交流会”在西子湖畔举办,来自浙江大学的老师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部分本科生,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兰州、珠海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50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围绕“文化与健康”进行了分享、交流、互动,并达成了广泛共识,同时举办了检阅品牌文化战略联合体杭州工作室揭牌仪式。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生物传感器国家专业实验室教授刘清君主持会议并致欢迎辞。
出席会议的嘉宾有:著名临床免疫学、实验诊断学专家,医学教育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亚太科学院院士康熙雄,独立媒体人、检阅品牌文化战略联合体创始人李文彪,浙江大学信息学部副教授谌群芳、周立芳,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教授田良飞、唐志峰,副教授梁波,博士后施政涵、安子建,北京安加力生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奇,上海何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成,广东菲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志程,甘肃省中心医院(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副主任惠玲,拜亿科技(珠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玮,杭州青木诺瓦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罗森飚、项目经理常宏娟。
刘清君在欢迎词中说,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杭州与敦煌距离3000多公里,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是源远流长。
纵观敦煌学发展,最早注意到敦煌文献价值并呼吁保护 敦煌文献的是浙江籍专家学者,最早成立的省级敦煌学会是浙江省敦煌学研究会,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第一个敦煌学研究中心是浙江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从罗振玉、王国维、姜亮夫、常书鸿、樊锦诗,一代又一代浙江籍专家学者为敦煌学的发展呕心沥血,付诸青春和生命,为敦煌文化增光添彩,让敦煌文明成为引领人类灵魂和思想的灯塔。
李文彪作了《敦煌文化与人类健康》专题讲座。
绵延2000年的敦煌文化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蕴含其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是我们探索文化与健康的基因库。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敦煌文化为代表的5000年华夏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根基和精神追求,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和延绵不绝的希望;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文化与健康关乎民族昌盛、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是面对一切不确定的最佳选择。文化与健康相辅相成、共生共荣,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是幸福美好生活的压舱石,是全人类的最高追求。文以载道,化成天下,解决健康问题应该走一条创新之路,倡导东西方文明系统整合,创立人类健康学,传播先进的生命文化,树立全新的健康投资消费理念和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用人类的大生命文化解决人类的大生命问题,用人类的现代健康科技解决人类的现代“文明病”,以全新的观念和阳光的心态迎接人类第三次卫生健康革命。
康熙雄作了《健康文化与压力暴露》专题讲座。
康熙雄援引《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的主要内容说,十八大以来,人民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建设已经或正在成为人民享有幸福美好生活的基本保障,健康是国家的需求和战略,是人民的期望和福祉,健康文化是基于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活方式,并 在防治疾病、维护和增进健康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基于精神和物质层面的整体思想。
从生命诞生、衰老疾病到生命结束这个全过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数字化健康孪生人大模型,通过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价、健康评价组学,并结合压力暴露,正确认识健康,了解影响健康的的因素,探索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自觉地融入到健康中国建设中来,为生命健康贡献智慧和力量。
康熙雄、李文彪、刘清君、罗森飚为“检阅品牌文化战略联合体杭州工作室”举行揭牌仪式。
检阅品牌文化战略联合体2012年12月12日肇始于如兰之州,是以检阅自媒体为核心,在敦煌文化引领下,融品牌建设、文化交流和健康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化创业平台, 检阅品牌文化战略联合体杭州工作室将立足杭州,面向长三角,和投身并致力于文化与健康事业的有志之士一道,相互成就,共谋发展。
在刘清君带领下,大家来到浙江大学邵逸夫科学馆,瞻仰常书鸿先生。这里有常书鸿先生(1904-1994年)半身塑像,塑像上方是常书鸿先生和夫人李承仙的油画作品《攀登珠峰》(540厘米*340厘米) 。据刘清君介绍,1983年,常书鸿先生和夫人李承仙合作完成大型油画《 攀登珠峰》,献给母校浙江大学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同志们。
第一次 攀登珠峰》创作完成后,大家在一起合影留念。前排右三常书鸿、右一李承仙、右二武衡(时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据相关资料记载,常书鸿先生曾经三次创作油画 攀登珠峰》,第一次创作是在1978年3月。当时,为了迎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有关方面邀请常书鸿先生和夫人李承仙来京,在北京展览馆专门设置的画室创作大型油画,迎接即将召开的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有感于叶剑英元帅的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常书鸿先生产生了灵感, 科技工作者不正像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那样坚韧不拔,攻坚克难吗。于是,常书鸿先生夫妇满怀激情,奋笔作画,全身心地投入大型油画的创作中。大会召开前夕,一幅名为《攀登珠峰》(600厘米*340厘米)的巨幅画作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诞生了。
浙江大学珍藏的这幅作品,就是常书鸿先生和夫人李承仙根据第一次的画稿为蓝本创作的。还有一幅是1992年4月创作,赠送给了好朋友、著名社会活动家、国际创价大学创始人池田大作先生。
2025年是敦煌设郡2136周年、敦煌莫高窟创建1659周年、敦煌藏经洞发现125周年,也是常书鸿先生的母校浙江大学创建128周年,我们在阳春三月举办 “从敦煌到杭州——文化与健康交流会”,旨在搭建人类文明圣地敦煌和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杭州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探索医学人文之路,发现生命健康之道,传播人类文明之光,通过东方生命文化与生命科学之间的深度对话,赋能文化与健康,为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驾护航。

- - 精彩视频推荐--

—END

体外诊断新媒体 & 服务平台

满足好奇丨解决问题


长按加入 知识星球

拨开迷雾 点亮未来

长按识别 客服微信

添加 好友 邀您进群


热线:4008-0571-82

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站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