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精致女孩莎莎最近问我双十二的购物清单,我说我什么都不准备买。
她很惊讶:“你怎么这么理性?你还是女人吗?”
是啊,但不是所有女人都属于冲动购物型,比如我,我就发现自己越来越朝性冷淡风发展了,非常讨厌家里堆积很多东西,尤其是没用的东西,比起数量,我更在乎生活的质量。
莎莎又说:“你是土豪你当然不在意优惠了,双十二真的是囤货的好机会啊。”
俗话说,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所以我对莎莎的瞪眼说瞎话也是无可奈何。
我去过她家,她所谓的囤货,才不是卫生纸卫生巾等生活日用品,而是半桌子的护肤品化妆品,而是两个爆掉的衣柜,而是十几个堆在一起的鞋盒。
更让我大跌眼镜的是,莎莎最近跟我说,这些东西都是她用花呗买的,她花呗有3万多额度,现在她已经用掉了2万多,分期到后年才能全部还完,就这样,她还在往购物车里加东西,准备在双十二把剩下的1万多也花掉。
我真的好佩服莎莎,我觉得她的心理太强大了,月薪7000就敢花掉3万,每天早上起来真的不会焦虑么?
莎莎说,每个月9号还款日会有点焦虑,但过了那一天,一刷淘宝,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再看看花呗的额度,就会产生“我有很多钱”的错觉,当下就失去了理智,也顾不上还款的事了,还是会把东西加到购物车里。
在朋友圈里,莎莎是那种看上去活得特别光鲜亮丽的精致女孩,我真没想到她的好生活都是奠基在债台之上。
欠债大概能在一定程度上逼莎莎努力工作,但是这种被鞭打着前进的状态真的好吗?
希望莎莎能早日跳出消费主义的陷阱,过上真正意义上的好生活吧。
2
用花呗赌明天,这是当下很大一部分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前天我在后台调查读者朋友们的花呗使用情况,我发现,近80%的读者朋友都开通了花呗,但是,大多数已经在社会上工作的人都能理性消费,相对奢侈的,自控能力较差的,反而是还在念书的大学生群体。
阿娇是一个在上海读研的女生,一个月约有2000块的兼职收入;男朋友是同校学长,已经在上海工作一年,目前税后不到1万。
阿娇说:“看到我男朋友这么点工资,我基本就对就业感到绝望了。”
但就是男朋友的“这么点”工资,今年给阿娇买了iPhone 8,给她买了2000多的SK2,还帮她还了3000多的花呗。
但是日常生活费还是不够的,做教师的父母每个月要补贴阿娇1-2k.
即便这样,阿娇的花呗基本是个无底洞,她经常是拖着拖着,拖到必须要还款了,然后向父母和男朋友伸出求助之手。
我问阿娇,你的花呗额度是多少啊?
她说,12000.
我真的吓到了,现在当一名大学生,借钱也太容易了吧。尚且还没有掌握谋生的能力,却能轻而易举地透支一两万的额度消费。你胆子这么大,你爸妈知道吗?
阿娇说,管爸妈要钱的那一刻特别没脸特别羞愧,因为爸妈也就是普通的中学教师,没有其他收入。自己不敢让爸妈知道要钱是填补花呗的欠款,只能编理由骗爸妈,然后为了一个谎,说更多的谎去圆。
阿娇的一个朋友知道她的情况后,给她提建议,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可以到另外的消费贷平台再借钱,拆东墙补西墙,这样或许能把还款推迟到自己赚钱的时候。
幸好阿娇没有接受这个不靠谱的建议,因为,她说她太了解自己了,自控力太差,如果再借钱的话,很可能的是,她会把又一个1万块花光,最后,局面更加无法挽回。
3
在这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里,“买买买”似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把欲望包装成一种正能量,诸如“不要在最好的年纪,吃得最胖,用得最差,活得最便宜”。
而一旦年轻人被洗脑,开始用“便宜”和“贵”这种词来衡量自己,便很容易陷入欲望的沼泽。
这个时候,花呗这样的消费贷“助纣为虐”,不合理的额度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年轻人的腰包,我们的消费欲望被无限地拉扯、放大,很容易就消费了自己根本负担不起的东西。
而且,当这种“我花钱,我存在”的观念深入脑海后,我们会习惯性把周围的一切都跟“花钱”挂上钩。
“长得好看的人,都自带烧钱属性。”
“男朋友送我200块的生日礼物,不分手留着过年吗?”
“那个舍得给自己花钱的姑娘,越活越高级。”
但冷静想想,花钱真的能决定颜值、感情、人生发展程度等所有的一切吗?
并不能。
4
更严重的问题是,一旦掉进消费贷的大坑,想要跳出去,就太难了。
不可否认,超前消费是现代社会的便利性的体现。当我们急需资金周转时,花呗、京东白条、聚美颜值贷等消费贷,申请起来门槛低、手续简便,动辄上万元的现金分分钟到账,为我们解决了不少应急之需。但同时,它也是一个陷阱。
当你透支消费去接近“想要的生活”时,你是否知道,如果日后你无法按时履约还款,会发生什么呢?
提交违约金真的是最轻的惩处了,拖下去,你的芝麻信用分会下降,花呗的账户会冻结,并有可能记录进个人征信报告。
还在上学的学生们可能还不知道个人征信报告有什么用,就是说,可能会影响房贷车贷的申请,以及出入境都要被监管。
近几年的社会新闻中,因为借贷而导致年轻人的一生都被摧毁的新闻也层出不穷,女大学生裸贷、卖淫;年轻人因欠款太多无力偿还而自杀;小贷公司采取暴力催收,把一个家庭都搅得鸡犬不宁。
而所有悲剧的源头,可能不过就是,一时对于一支口红、一双球鞋、一部手机的占有欲作祟。
5
双十二就要来了,不要怪我给你泼了一盆凉水,我只是不希望看到,你用别人的钱来建立自己的快乐、身份、尊严,这些都是泡沫,而你沉醉于假象,早晚都会发现自己其实一无所有。
钱越花越多,只会发生在一种情况下,那就是你的能力配得上你的野心,否则只能是,你的债越多,你明天的压力越大,你渐渐变成了一个有点抑郁的年轻人。
老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理性消费,量入为出,不如动动手,把花呗调整到自己可以承受的额度,或者,你可以更自律一些,把付款方式调整为“账户余额”,这样你就不会“习惯性借钱”了。
年轻人,别再用花呗赌明天了,不如明天赌一下,你能不能管好自己的花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