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外就能看到它那,极具科技感的空间,从下至上那蜿蜒的书山造型,成了整个图书馆的焦点。
或许来到这你才真正明白,什么是“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无穷无尽的探索,却丝毫不觉疲惫。
走在这一层层阶梯上,各式各样的书都有,如遇到自己心仪的书便驻足观看,或是坐在台阶上。
在成山上万的书中,它们衬托着你,你亦成为其中的风景。
男神“矮大紧”的第二家图书馆,
比起北京的杂书馆,杭州晓说馆似乎成了文艺青年们更加向往的图书天堂。
来自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设计,他以其惯用的清水混凝土完成了建筑,与晓说馆这文雅的读书之地完美匹配。
图书馆室内是混凝土与原木色调的结合,伴随着从大片落地窗外投入的阳光,还有那窗外的美景,在这能让人悠闲自得的呆上一整天都不觉得久。
一层层格子书架不禁让人想起读书时图书馆的样子,多么亲切和怀念。
它被称为是全国最孤独的图书馆,
它独自伫立在沙滩上,面朝着大海。
混凝土的建筑材料
与灰蒙蒙的蓝天相映衬,更让人看着觉得孤独。
但当你看到室内,其实它一点都不孤独。木饰面、混凝土还有一本本书在蓝天、大海和阳光的照耀下,坐在里面的人也能倍感温暖。
在这样的地方读一本书,在这样的地方进行一场冥想,更像是做了场心灵的洗礼。
这是海拔600多米的桐庐县,
在这偏僻的小山村中,屹立着一家云夕图书馆。看这风景,就令人心之所向。
黄泥房、木头窗还有一座座山头,从外看,它更像是家民宿。
别看150㎡的图书馆小,它竟收藏了民俗文化、地理、诗歌、
乡土文学、人物传记和摄影艺术等
4000多个品种、近2万册图书,足够让你在这乡间呆上一段日子。
内部的木材装潢都是来自当地的材料,的确有种在乡下修身静养的感觉。
春风习习图书馆
是国内第一家杂志图书馆,开在北京老城区的一条胡同里。
好像有书的地方总少不了木元素的衬托,或许是因为有了它们读书也便多了一种宁静的意境。
木格栅一定是最美的设计,它们给了光更多的发挥,投射到室内,就连阴影都是装饰。
这是一家你一走进,
就会被惊艳到的书店。
走进这会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到处都是镜面的运用,结合空间的纯白色调,总觉得会在里面迷路。
如果觉得外面不太适合阅读,可以继续往里面走到这整面环形的书墙
,便能打开你迫切想要读书的欲望。
还特地设有了儿童阅读区,犹如游乐园般的读书世界,宝宝们看了一定会很喜欢。
言几又书店对于大家来说,
恐怕早已不陌生了,随着书店不断发展,
言几又越来越像一个生活方式空间。
这不,最近就在
广州K11商场里又开了一家,足足有2900㎡的生活方式体验空间。
集合了书、咖啡、手作、花廊、亲子等区域,简直是一个超大的体验馆呐!有在广州的朋友一定要抽时间去逛逛,大半天都逛不完的感觉~
在你的印象中,
新华书店是什么样的?如果告诉你以下这家就是新华书店,你能认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