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造就
发现最有创造力的思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风清扬大侠  ·  AI Agent智能体概念股小表哥 ·  17 小时前  
风清扬大侠  ·  AI Agent智能体概念股小表哥 ·  17 小时前  
阿虚同学  ·  百度文库一拖一拽,拽出了AI行业的“Wind ... ·  2 天前  
阿虚同学  ·  百度文库一拖一拽,拽出了AI行业的“Wind ... ·  2 天前  
科技阿水  ·  最后三天,冲它喵的! ·  5 天前  
科技阿水  ·  最后三天,冲它喵的! ·  5 天前  
格隆汇新股  ·  IPO审3过3!11月已过会7家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造就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其他人都在说,而这个男人在做

造就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3-03 20:00

正文

富兰克林·拉蒙·张-迪亚兹(Franklin Chang-Díaz)


在油罐车大小的银色真空室前,富兰克林·拉蒙·张-迪亚兹(Franklin Chang-Díaz;中文名张福林,他有着四分之一的华人血统)沿着梯子爬到舷窗前。只见一道蓝紫色的光辉映照出来,毫无闪烁,仿佛凝固了一般,宛如一支特大号的手电筒。


“看着有点无聊,”张福林坦言,“但你要知道,里面那道尾焰的温度有350万度。谁要是把手伸进去,结果就不太妙了。”


说实话,这道尾焰看上去并无特殊之处。但喷射它的发动机却是革命性的。


原因有二:其一,跟传统火箭发动机不同,它只需要消耗很少的燃料;其二,有朝一日,在这种发动机的推动下,太空飞船有望达到足够快的速度,载着人类尽情探索太阳系。


从一开始,这就是“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VASIMR)想要达成的目标。而且它在理论上的可行性从来都不是问题:产生并激发等离子体,然后让它们从喷嘴中高速喷出,进而产生推力。不过,实际构建起来,它又面临工程学上的种种挑战,比如管理等离子体及其热性能,使之长时间运转。克服这些困难并不简单,所以它的实用性受到很大质疑。


张福林生平简介


但即便是唱衰者也承认,张福林本人非常优秀——工作刻苦、头脑聪明。1969年,他从哥斯达黎加移民美国,以完成高中学业。后来他从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等离子物理学博士学位。再后来,他作为宇航员,执行过七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与另一位宇航员杰里·罗斯(Jerry Ross)并列成为纪录保持者。


从他当上宇航员那一天起,张福林就怀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把自己的学术专长和宇航员生涯结合起来。


所以,他很早就通过互联网,调用他在波士顿等离子物理实验室的数据,结合宇航工作进行研究。慢慢地,他发展出等离子火箭理论,并开始构建原型。从始至终,都有人都悄悄议论说,这根本不可能做到。


只不过现在,不可能变成了可能。2015年,美国宇航局(NASA)将一份900万美元的三年期合约,授予了张福林的公司Ad Astra,作为下一代“太空推进系统”开发项目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天赐良机,一个证明给怀疑者看的机会。当然,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明年,Ad Astra的等离子火箭必须以100千瓦的输出功率,持续运转100个小时。


到今年2月,该公司已经完成合同进度的大约一半。合约期第一年,NASA给予该公司高度好评。不过,路漫漫其修远。最近记者前去采访时,VASIMR发动机还只能以100千瓦的输出功率,持续运行10秒;或以50千瓦持续运行1分钟。


火箭原理

在2002年的一场太空任务中,张福林出舱,执行国际空间站构建任务。


该发动机以惰性气体氩气作为等离子原料,分成两级。第一级火箭将氩气离子化,获得低温等离子体,并将其注入第二级火箭,也就是真正的推进器,完成“离子回旋共振加热”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推进器用无线电频率激发等离子,使它们发生振荡。


离子振动并吸收能量,继而螺旋向上,形成过热等离子体流。这股热流继而穿过一个开瓶器形状的喷嘴,加速喷出火箭尾部,产生推力。


相对于大多数现有的推进技术,这种设计提供了几个关键优势。最值得一提是,不像化学燃料火箭,等离子体火箭是用电的。因此,它飞越太空时,不需要巨大的燃料罐,或是液氢液氧,只要一些太阳能电池板即可。


VASIMR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产生等离子体,以及在助推器中激发等离子体,这两个过程均由太阳提供动力,而且可以相互调节。当飞船需要推进时,太阳能主要被用于产生等离子体。


这个过程会消耗更多的推进剂,但能提供更大的推力,帮助飞船应对特殊情况,如脱离地球轨道等引力井。之后,当飞船进入巡航状态时,太阳能主要供推进器使用,从而提供更强的比冲,以及更高效的燃料利用。


“这就好比汽车换档,”张福林解释说。“发动机并没有变。但爬坡时,发动机的动力要尽量增加扭矩而非转速,慢是慢点,但能爬上去。当你行驶在笔直平坦的高速路上时,你就得挂高档了。一直挂着最低档是去不了火星的。化学燃料发动机之所以没法带我们去火星,就是这个道理。


VASIMR的设计还有一个好处:从始至终,等离子体都在发动机内,被磁场所束缚。在实际操作中,这能大大降低发动机磨损——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要载着人类环游太阳系,它就大有用武之地了。


太阳能电力推进


对太阳能推进的概念,我们并不陌生。早在50年前,美国和苏联就启动了霍尔效应推进器的理论研究。苏联还率先进入了工作模型的开发。他们用电力将推进剂(通常是氙气)离子化,继而使之加速并喷射出去,从而推动飞船前进。


NASA的不少无人探测器都采用了霍尔推进器,最值得一提的当属黎明号(Dawn)飞船。它曾探索小行星带中的灶神星(Vesta)和谷神星(Ceres)。它安装了三台霍尔推进器,单台输出功率为10千瓦,动力来自飞船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只能提供90微牛顿的推力,在化学能发动机面前(推力可达500牛顿)面前,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不过,化学能发动机要消耗巨量燃料,而霍尔推进器胃口极小,而且能不间断地运转。


太阳能电力推进的潜在优势,就是发动机体积大幅缩小,燃料需求大幅降低,初始速度虽慢,但可以慢慢积累,最后与传统火箭的速度不相上下。就霍尔推进器而言,单台推进器可以提供的动力存在上限,这就限制了飞船可以达到的最高速度,因此运载能力很有限,无法达到载人要求。


在NASA位于克里夫兰的格兰研究中心,一台输出功率13千瓦的霍尔推进器原型在接受测试。


张福林的VASIMR发动机优点众多,其中还包括这么一项:单位燃料产生的冲力能提高一倍,也就是说,和霍尔推进器相比,VASIMR达到同等性能所需的推进剂要少得多。


只是存在一个问题:这种新技术从未试飞过,而且,由于NASA为开发霍尔推进器下了血本,一旦等离子体火箭取得成功,原来围绕霍尔推进器建立的人才群体就会分崩离析。2015年,NASA虽只授予Ad Astra一笔很小的经费,但意义却十分重大,其原因就在这里。


“NASA在霍尔推进器身上投了很多钱。”张福林说。“我们是后来者。但如今,他们也开始关注我们。他们发现,我们的火箭可以实现强大的性能,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从外部打入NASA,一路下来,还是挺难的。你所颠覆的不是别的,正是现有格局,也就是说,你抢走了其他项目的经费。


NASA目的何在?

1986年美国宇航局STS-61C飞行任务的成员组合影。前排左二的黑人宇航员是查尔斯·波尔登,后来当上美国宇航局局长;照片右数第一正是张福林。


NASA终于决定在张福林身上赌一把。为什么?有一种解释是,NASA局长查尔斯·波尔登(Charles Bolden)早年也是一名宇航员,和张福林一起执行了1986年和1994年的两太空飞行任务,所以他想帮朋友一把。


但也有认真正相信Ad Astra能做出一番事业。其中就包括NASA先进勘探系统(Advanced Exploration Systems)主任杰森·克鲁森(Jason Crusan),正是它他直接管理着Ad Astra拿到的那份合同。


除了这份合同,NASA还向Aerojet Rocketdyne公司提供了数目相近的经费,用于研发嵌套型霍尔推进器;另有一笔数目更少的经费给了MSNW,用于开发另一类型的电力推进发动机。所有这些项目都有一个相同的终极目标,就是创造一种输出功率300千瓦的电力推进发动机。


克鲁森说,NASA想要普及电力推进技术,从而实现火星旅行。这可能意味着需要把化学能火箭和电力发动机结合起来。这些实验能不能成,目前还无法判断,但NASA只想通过一小笔投资,赶在规划人类火星移民之前,及时找到答案。


“从根本上讲,我相信在这个领域,政府投资不可或缺,”克鲁森说,“这些技术也许没有一个能成功。但它们总有有利的一面。”


一旦实现强大的电力推进,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我们就能降低人类登陆火星的成本。在化学能火箭发动机和太空推进方面,NASA已经拥有充分的经验,但对火星之旅这类任务,需要进行多次发射,才能凑够一路上所需的燃料。相比之下,电力发动机能大幅节省燃料,从而节省空间和时间。


为确定电力推进的可行性,NASA设定了严格的标准,要求2018年年中以前,要能持续运转100个小时,将输出功率维持在100千瓦。“这是硬指标,你要么做得到,要么做不到,”克鲁森说,“不是能蒙混过关的。”


太空马车夫


十年前离开NASA时,张福林来到距约翰逊太空中心几英里的克利尔雷克(Clear Lake),在一个类似仓库的建筑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这是一幢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建筑,被一群商铺包围。后来有了NASA的经费,Ad Astra才得以改进设施。


这些经费被用来改进真空室,既要转移发动机释放的热量,还要维持内部的真空状态——当发动机释放着350万度高温的等离子体时,这可不容易办到。Ad Astra还构建了一台新的发动机原型,工程师们相信,这个原型就能满足持续运行100小时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及时达成了NASA设立的所有项目节点。它已经测试过最新的等离子体发生器,新推进器也完成了短程试车。张福林说,在应对等离子体产生的热量方面,最新的改良设计运转良好。100小时的测试固然令人生畏,不过张福林很乐观。



已经66岁的他,依然有着敏锐的头脑和健壮的体格,仿佛只要NASA一声令下,随时都可以重返太空。毕生的工作将他带上了这座悬崖,现在,他做好了纵身一跃的准备。


这些年来,维持这家公司的运转着实不易,Ad Astra通过私募方式共筹集到3000万美元。如今,NASA又想开发300千瓦的发动机,这个目标与As Astra的短期商业计划不谋而合。按照该公司的计划,最初版本的VASIMR发动机将作为“太空货车”的基础,参与地球附近的货物运输。“在我们的投资人看来,VASIMR发动机可以在地球、月球和地月之间运输货物。”张福林说。“可以说,它是台‘很省油的柴油发动机’。”


在这方面,化学能发动机也不示弱。有着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两家军工巨头撑腰的联合发射联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也在开发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末级火箭发动机,名为ACES。传统的末级火箭发动机在执行任务时很快就会耗尽燃料,然后像垃圾一样被抛掉。但ACES不同,它可以重新“加油”。也就是说,这种发动机将有效载荷送到月球后,还可以返回地球轨道,加满燃料,再次启程。


不过Ad Astra表示,相对于ACES,它有一个关键优势:燃料经济性。


为解释化学能发动机和VASIMR的区别,张福林将飞船比作了一艘小木舟。“试想你在湖中央,手里头没有浆,”他说,“却有一堆保龄球。每扔出一个,你就移动一点。”


“你可以用这种方法让船移动,但船上得装很多保龄球才行。如果你有一杆大威力步枪,你就可以发射子弹,达到同样的效果。相对保龄球而言,子弹很小,而且数量不用很多。这就是简单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作为火箭工程师,你可以选择如何推进:要么低速射出大量材料,要么高速射出少量材料。”


就拿最好的化学火箭发动机来说,其喷射速度约为每秒5公里。如果将喷射速度提高到原来的十倍,那么理论上就可以把燃料消耗减到十分之一。


39天抵达火星


人们怀疑Ad Astra也是情有可原。到目前为止,与其等离子体发动机有关的报道,几乎无不围绕着“39天抵达火星”这个概念做文章,难免令人浮想联翩。虽然从理论上讲,只要有一台体型更大、性能更强的VASIMR发动机,39天抵达火星并非不可实现,但有一点要注意:要在这么短时间内抵达火星,就需要配备核反应堆才能提供足够的动力。


但由于核能问题的政治敏感性,NASA的开发始终迈不开步伐,虽然有过一些努力,比如普罗米修斯计划,但都是半途而废。


基于当前的技术水平,据张福林估计,如果配合庞大、可控的太阳能阵列,VASIMR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也许最高可达1兆瓦。不过,这还是就地球附近而言。在去往火星的途中,太阳能的强度有减无增。所以,太阳能似乎很适合内太阳系范围内的飞行,但对火星及外太阳系的飞行,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使用传统火箭发动机,即便可搭载的化学燃料不受限制,将人类送上火星还是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样就得准备更多的食物,人员所受的辐射剂量也会大幅增加。要是去比火星更远的目的地,那就更不现实了。


展望未来,张福林认为,人类真要对太阳系展开探索,就少不了更高效、更快速的推进体系。他认为,几乎可以肯定,这种能源就是核能。发动机要能驾驭核能,并将其转化为推进力——这是他所下的赌注。


“最终,当核能成熟时,当时太空核反应堆完工时,我们的发动机已经准备就绪,”张福林说,“这样,我们就有了一枚整装待发的核能火箭。”


有朝一日,也许的确如此。不过眼下NASA的心愿很简单:一枚太阳能驱动的小型火箭,可以持续发动,而且不会过热。毕竟,在去火星的途中,要是发动机突然熔化了,情况就不太妙了。


翻译:雁行

来源:Arstechnica




张奎 | 数字货币何时真正落地?靠谱的估计是2020年

杜宇 | 为什么央行必须发行数字货币?

谭卓 | 一场不叛逆地生长

马晨骋 | 舞台去哪了?

史航 | 谁能把旧的给创造出来?

王双强 | 文字的力量 

路伟 | 做文艺片,为了更亲密的关系

黄海清 | 五年后,我们都活在云端

伏彩瑞 | 中国教育散不去的霾 

点击标题 查看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