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与爱立信、诺基亚等通信业巨头的故乡,“老资格”的欧洲是否已经在世界数字化进程中落伍?
曾几何时,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也在中国市场提出过类似“在中国,为中国”的口号,这实际上是一种高举高打的国际化策略,核心是对自己业务的国际化以及自己全球性公司身份的高度自信和认同,因为这意味着这家公司不单能够在一地市场赚钱,而且还能够融入当地,为当地发展做贡献,与全球经济发展深度绑定。从这个角度讲,华为作为中国公司能够提出“在欧洲、为欧洲”是一种巨大的跨越,如果有越多越的中国公司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中国企业的集体升级就为时不远了。
“欧洲创新日”华为高朋满座
6月13日前后的几天,在伦敦参加了华为欧洲创新日,这已经是华为这家中国民营企业在欧洲举办的第五届创新日活动,过去四年,活动分别在斯德哥尔摩、米兰、慕尼黑和巴黎举办。
在创新日活动上,不但有几位华为高管,比如轮值CEO胡厚崑等做了主题演讲,还有来自牛津大学、萨里大学、伦敦国王学院、IEEE、GSMA、汇丰银行、徕卡相机等学术界、产业界以及媒体人士出席了会议,其中不乏行业重量级人物。创新日当天,几乎所有参会者都提前许久到来,他们把会场全部坐满,且坚持了一整日不曾离场,热情洋溢的提问及相互交流,令人印象深刻。可以看出,他们对创新日活动是非常重视的,对主办方是尊重的。
之前发布的华为欧洲创新日预告海报,星空和灯塔意味深远......
而在此背后,作为旁观者,看到的是华为在欧洲日益增长的巨大影响力。就像在街头经常会看到的华为广告闪过一样,在欧洲,像华为这样渗透到当地人日常生活中的中国企业(产品)其实并不多。
欧洲创新日是华为每年在欧洲举行的最重要活动之一,与一般会议相比,这不是一个目的性或功利性特别的强的活动,而主要是为了增强华为与欧洲各界的相互了解与沟通。创新日经常会释放华为在欧洲的一些最新的动向,但整体上话题是开放的,更像一场企业家、科学家、教育家甚至艺术家、数学家及媒体之间的思想对话,参会者共同探讨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与此同时,华为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华为在欧洲,为欧洲,融入欧洲、贡献欧洲的主张也逐渐在业界得到了解。作为全世界最知名的科技企业之一,华为在与欧洲优势互补,共同展开合作并使成果取得更多经济和社会价值方面有大量的共同语言。
在实现数字化进程中,欧洲挑战严峻,但需求与优势犹在,不会掉队
本届欧洲创新日的主题是“探索”,聚焦ICT产业的技术创新以及生态创新。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胡厚崑并在会议上以“如何加快欧洲的数字化转型”发表了主题演讲。胡厚崑表示,作为欧洲数字化议程的重要参与者,华为承诺,将持续加大创新投资,与当地伙伴进行更密切合作,积极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协助运营商及各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生态系统,立足欧洲、连接全球,将欧洲创新成果带向全球。
在演讲中,胡厚崑就欧洲数字化进程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颇能引发思考,那就是: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与爱立信、诺基亚等通信业巨头的故乡,“老资格”的欧洲是否已经在世界数字化进程中落伍?
参会者早早到场,都是业内同行,趁机多聊会儿天儿。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性的问题,因为我们在研究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后发优势”和“先发优势”之争,比如在5G发展方面,很多观点就认为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亚洲正在引领发展,而欧洲则行动迟缓。
胡厚崑的演讲从优势和不足两个方面解答了这一问题,欧洲既正在面临挑战,同时也有亚洲所不具备的大量优势。
欧洲的挑战主要来自现实层面:宽带基础设施不足、投资不足、数字化人才供应不足。
宽带基础设施不足:欧盟2017年进度报告显示,30Mbps宽带的覆盖率为76%,在农村地区,这一数字为40%。而在韩国和日本,100Mbps的宽带覆盖率已达99%。这是个不小的差距。
投资不足:宽带网络发展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根据欧盟的数据,到2025年互联网联接需要5,000亿欧元投入,目前看仍有1,550亿欧元的资金缺口。这就引入一个重要问题:如何鼓励私营部门长期投资宽带网络发展?
数字化人才供应不足:相对于其它区域,欧洲的数字化人才储备相对领先,但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欧盟仍有14%的人从来没上过网,44%的人缺乏基本的数字化技能,19%的人不具备任何数字化技能。但到2020年,欧盟90%的工作岗位需要数字化技能。这是很大的差距。
很显然,相比于中日韩等亚洲国家,欧洲在数字化进程中缺乏足够的进取心。或者说中日韩对数字化表现出超强的进取心,这其中部分原因应该出自不同的需求,亚洲高密度的人口,越来越加剧的城市化,正在使现有数字技术与基础设施遭受严峻挑战,即便只是为了满足越来越多聚集在城市核心的人口的需求,亚洲也对技术升级有更大的动力。
胡厚崑
或许目前的4G网络已经足以满足欧洲消费者的需求,但问题是,如果因此而缺乏进取心,很可能会导致欧洲在数字化时代的全面落伍,无论是智慧城市还是无人驾驶汽车、万物互联,下一个数字时代将是一个崭新的、颠覆性的时代,如胡厚崑所言,:“我们正在迈入一个全面数字化时代。除了我们的生活、现存的企业之外,社会经济结构,就业结构,教育、卫生、交通等公共服务也都将被数字化技术改造。”欧洲没有理由因为水桶的短板而掉队。
然而客观讲,尽管挑战严峻,但整体而言欧洲不会掉队。
欧洲的挑战与华为的机会
胡厚崑在演讲中从两个角度分析了现状:其一欧洲数字化需求仍在,而且很迫切,个人方面,欧洲消费者跟其它发达地区一样,希望在家享受4K高清视频,出门享受AR/VR游戏,高质量办公,随处可见的共享车辆,方便的移动支付,而不用担心网络有没有覆盖,流量费是不是太高。企业方面,工业4.0即将到来,欧洲制造业迫切希望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在工业4.0时代继续占据领先地位。几乎所有企业都认识到了数据的价值,使用云服务甚至高性能计算来挖掘数据的诉求变得非常强烈。所有企业希望抓住数字技术的发展机遇,提高运营效率、改善客户服务、保持全球竞争力。公共服务方面,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都希望利用数字化技术,让服务更加简单、高效、安全、易于管理。欧洲各国已充分认识到数字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16年德国发布“数字战略2025”,英国也在今年3月正式出台数字化战略。
其二:欧洲有实现数字化的坚实优势。欧洲有着强大的工业基础,尤其是在汽车制造、能源、电力设备等方面;欧洲也有悠久的创新历史、丰富的专业人才资源以及扎实的研究能力。华为2017年全球联接指数显示,IT从业人员数量前十排行榜中,欧洲国家占了五个。最后,胡厚崑强调,欧洲在ICT产业上积累丰厚。这对于使能行业数字化转型非常关键。2G、3G和4G等主流无线技术都发源于欧洲,欧洲也将在5G领域发挥主导作用。此外,欧洲在高性能计算和云技术方面也进行了远景规划。
欧洲的挑战与优势,都是华为在欧洲的机遇。
“你以为你的对手是友商,其实你的对手是这个时代”
这种机遇是多方面的,既表现在商业机会方面的为客户创造价值,也表现在在创新方面从欧洲汲取营养,也表现在华为以本地化的姿态反哺欧洲。
胡厚崑透露,进入欧洲市场17年来,华为秉承“在欧洲、为欧洲”的理念,积极参与构筑数字基础设施,持续投资于技术创新,发起创新研究计划(HIRP),与百余所高校、机构合作,积极参与欧洲Horizon 2020项目;通过支持开发者沃土计划、Open Lab、X Labs等项目,为欧洲数字生态做出贡献。
胡厚崑称,“在欧洲数字化转型中,华为的贡献反映在几个层面,第一是依靠长期投资于基础研究所获得的有竞争力的技术与产品。二是通过与各类行业伙伴紧密合作,为欧洲不同行业不同客户提供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三是开放的生态。”
关于华为为何如此重视欧洲,并承诺在欧洲持续进行创新投资,其实是基于一种面向未来的价值观,就像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首席营销官周跃峰近日撰文所言,“你以为你的对手是友商,其实你的对手是这个时代”。华为呼吁,技术创新不能只看当下,也不能只看未来两、三年(到2020年),而要将眼光放远到未来五到十年。15世纪初叶,葡萄牙成立了全世界第一所航海学校,一系列对于制图术、航海术、造船术的技术创新,让远洋航海成为可能,最终带来了影响世界的大航海时代。“今天,站在时代最前沿的华为,期望通过网络创新推动数字世界的‘航海大时代’起航”。
华为出人意料的将晚宴安排在伦敦科学博物馆,参会者玩得不亦乐乎,童心大现
也是基于此,胡厚崑在创新日上“为欧洲”做出三个承诺,包括与当地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积极参与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协助运营商、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包括云、4.5G、5G在内的下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数字生态系统:立足欧洲,连接全球,将欧洲创新成果带到全球;推进针对运营商、垂直行业和消费者的三大云生态建设;继续投资欧洲沃土计划。
华为对网络创新的支持是世界性,同时,支持各地网络创新也符合华为的根本利益。现在,技术创新的商业落地越来越快,以2014年为节点,电力系统在发明132年后点亮了全世界85%的人口,而无线系统则以35年的时间覆盖了90%的人口。但另一方面,当前无线网络的技术创新落地速度又远远落后于应用创新,苹果商店(APP Store)刚上线时仅有500个应用,现今每天就有超过1000个应用上线;而无线网络软硬件版本通常一年一个,运营商准入时间也长达半年甚至一年。要改变这一局面,华为就要为与各地主流运营商、垂直行业合作伙伴及政府部门携手创新研发,落地技术创新、规模孵化新应用和新商业模式,从而在技术创新与现实网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造就新的商业成功。为此,华为现已在全球范围设立了9个移动创新中心(Mobile Innovation Center,简称MIC),与领先运营商就无线网络创新展开全面合作;在全球范围累计建设了14个TechCity,包括伦敦、东京、温哥华、慕尼黑等;力推X Labs计划,现已与全球范围内车联网、联网无人机、智能制造、云化VR/AR等领域的186家合作伙伴建立联系,启动联合创新项目45个。
只有推动整个时代进步,华为才能进步。
在欧洲创新日上,长期为华为开拓欧洲市场的西欧地区部总裁彭博,讲到他从2004年到欧洲后,观感最深的一些变化,他说,最初华为在欧洲组织活动,参加者大部分是客户,而华为能拿出的创新则多是产品上的,但今天的华为,在欧洲营造和推动的则是整个生态的变革,打交道者从客户拓展到研究伙伴、政府机构,“在最开始的欧洲创新日,更多的应该来讲是我们跟我们的伙伴之间的一种互动,到现在它已经变成了华为面向政府,面向管制,面向产业政策,面向标准一个重要的沟通平台。”而华为在欧洲的目标也从简单的市场开拓,演变成“在欧洲,为欧洲”。
曾几何时,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也在中国市场提出过类似“在中国,为中国”的口号,这实际上是一种高举高打的国际化策略,核心是对自己业务的国际化以及自己全球性公司身份的高度自信和认同,因为这意味着这家公司不单能够在一地市场赚钱,而且还能够融入当地,为当地发展做贡献,与全球经济发展深度绑定。从这个角度讲,华为作为中国公司能够提出“在欧洲、为欧洲”是一种巨大的跨越,如果有越多越的中国公司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中国企业的集体升级就为时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