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在线是一个资本与项目对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围绕“早期投资、私募股权融资、项目并购退出”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如果您有靠谱的项目,请将商业计划书发送到: [email protected]。
近日,海康威视
(002415)
的一则公告再度引起投资者关注:公司董事、副董事长龚虹嘉通过大宗交易减持
1.07
亿股,占总股本的
1.16%
,减持均价为
29.06
元
/
股,总计套现
31.01
亿元。
龚虹嘉作为
“
天使投资人
”
,他的投资神话被世人所津津乐道。
本世纪初,龚虹嘉投资海康威视的
245
万元,到昨天中午,其持有的
13.85
亿元股市值达到
439.74
亿元,加上之前
19
次套现的
97.48
亿元,累计财富达到
537.22
亿元,增值
2.19
万倍!
龚虹嘉
股份不断减持
股数、市值却不断增长
龚虹嘉被称为
“
中国最优秀的天使投资人
”
,其最成功的故事就是投资海康威视。
2001
年海康威视创立时,与其说龚虹嘉是投资给海康威视这家公司,倒不如说投资给他的校友。
海康威视的创始人陈宗年、胡扬忠都是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科学院)的校友。他投向海康威视的初始投资额为
245
万元,占
49%
股份。目前,陈宗年的身份是海康威视董事长兼中电海康集团董事长,胡扬忠则从
2002
年起一直担任海康威视总经理。
海康威视
2010
年上市后,从
2011
年至今,龚虹嘉累计
19
次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减持,套现金额
97.48
亿元,这还不算每年的现金分红。其中今年
9
月
27
日减持
31.01
亿元,
2016
年的
6
笔减持达到
29
亿多元。以
2016
年度
10
派
6
元(含税)计算,
龚虹嘉光是分红就拿到了近
6
亿元!
有意思的是,虽然龚虹嘉在不停地减持,但伴随着海康威视年年业绩高增长,股价不断上涨,加上每年的分红送股,龚虹嘉的持股数却越来越多,市值也越来越大
。
比如今年初龚虹嘉持有海康威视
99450
万股,而
9
月
27
日套现
31.01
亿元后,目前持股数却增加到
13.85
亿股;
2017
年
1
月
6
日收盘的时候,持股市值为
239.67
亿元,到今天中午收盘持股市值达
439.74
亿元。
2016
年度,海康威视实施了
10
送
5
股派
6
元的分红方案(
2017
年
5
月实施),而今年以来,海康威视的股价累计上涨了
105.24%
,是股价表现最好的浙股之一。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去年龚虹嘉减持的股份,不少由公司总经理胡扬忠接了盘。
2016
年,看好自家公司的胡扬忠通过大宗交易和二级市场买入,累计增持
12
笔,增持金额
16.98
亿元。而胡扬忠这部分增持的股价,至今市值也已经翻了一倍多。
龚虹嘉的三不原则
1965
年出生的龚虹嘉,中学时喜欢文科。
据媒体报道,高考作文他曾获得全省唯一的满分,当时的志向是做记者、当律师。
但后来,在老师的劝说下,他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学习计算机。这个转变为他日后的投资奠定了基础。
大学毕业后,龚虹嘉跑到深圳去闯荡。
有段时间,几乎每周都有朋友去找他,借宿在他那里,龚总是尽量帮助他们,这也在朋友圈形成了口碑。
从
1994
年起,龚虹嘉创立或投资的企业超过
15
家,它们很多已成为各自行业的隐形冠军。除了海康威视,龚虹嘉今年旗下还多了两家上市公司联合光电和富瀚微。富瀚微在
2004
年创立时的法人代表即为龚虹嘉,如今的富瀚微第一大股东为杰智控股,持股
29.89%
,龚虹嘉夫人陈春梅持股
17.96%
,龚虹嘉兄弟龚传军持股
3.37%
。龚虹嘉间接持有联合光电
1.64%
的股份。
关于投资,龚虹嘉有个著名的三不原则:
别人不想做、不好做、不敢做的事情,我们才可以去做
。这个原则跟他的性格有关,
“
害怕与人争抢,是我骨子里的性格。
”
他说。在他参与创办的十几家公司里,他一直扮演引路人的角色,一旦公司走上正轨,他就会把位子让给别人,自己则另起炉灶,去做其他的事情。
正因如此,在投资界龚虹嘉是个另类的存在,其风格让很多人看不懂。
1994
年,龚虹嘉跟人合伙创办了德生,
当时的收音机是绝对的夕阳产业,受电视的冲击,用户不断萎缩,国产品牌苟延残喘,最便宜的只卖七八元,根本赚不到什么钱,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
而龚虹嘉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
投资建厂。
当时的高端市场被索尼、松下等日本厂商垄断,售价少则几十元,高则数百元。在深圳一家电子出口公司工作的时候,龚虹嘉花了
600
元买了一台索尼收音机。买了收音机,就开始做研究,
后来发现洋品牌也没什么独门秘诀,无非是外观和品牌做得比较好。
龚虹嘉投资
100
万做起了收音机生意。当时竞争者还是比较少的,再加上定价适中,只是做了简单推广,打品牌、做广告,就把德生收音机做到了全国第一,
50
元以上的收音机市场占有率超过
70%
,而大多数国产品牌根本就没想过去做这件事。
2002
年,龚虹嘉投资富年科技的时候,手机还处在
2.5G
时代,流媒体应用鲜有人提及,更没人看好。
而当时正赶上
H.264
标准发布,尽管只是草案,但是龚虹嘉觉得这个市场前景广阔,后来做了基于
H.264
的编解码芯片,一口气围绕产业链成立了
5
家关联公司。
2005
年,随着手机进入
3G
时代,富年科技的流媒体技术受到行业的热烈追捧。
后来,有位专家曾问龚虹嘉:
你怎么在
2002
年就敢做这个事?
龚虹嘉当时答:
等你们觉得可以做的时候,还轮得到我吗?
政府投资给你,优秀的科技人才给你,想跟谁合作、想让信产部部长讲话都没问题,那我还能干啥。
申明:本文在刊发过程中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
我们将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