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易贸生物精选
易贸医疗,专注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领域,以专业第三方的角度致力于增进国际与国内同行的了解,促进科研与企业的沟通,提升政府和产业的交流,为多方机构搭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DeepSeek,紧急说明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DeepSeek大模型风靡云平台,百度智能云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华为2024年销售收入超8600亿#】2 ... ·  3 天前  
i黑马  ·  牛文文:创业黑马和老牛是做什么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易贸生物精选

【重磅嘉宾公布】BIOCHINA2024开幕式日程

易贸生物精选  · 公众号  ·  · 2024-03-12 14:17

正文

易贸医疗会议团队编辑


BIOCHINA2024 将于 3月14-16日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举行。大会过100+论坛,50+头脑风暴,链接800+演讲嘉宾和30000名参会者。 BIOCHINA大会开幕式将于3月15日举行 ,相信大家对本次大会也充满着期待,3月14-16日,与您在现场相见~


大会名誉主席



陈凯先 院士

中国科学院


邓子新 院士

中国科学院

大会执行主席


孙飘扬 博士

恒瑞医药董事长


3月15日开幕式嘉宾



陈凯先 院士

中国科学院

大会名誉主席


孙飘扬 博士

恒瑞医药董事长

大会执行主席



李进 教授

上海东方医院

大会专家委员


刘勇军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总裁

吉林大学唐敖庆客座教授

大会科学委员



董晨

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湖大学医学院院长

大会科学委员


邵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清华大学讲席教授

炎明生物科学创始人

大会科学委员



苏冰

上海交通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

大会科学委员


Tak W. Mak

Director,Campbell Family Institute for Breast Cancer Research, Princess Margaret Cancer Centre, University of Toronto



Michael Kari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Pharmac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UCSD)



嘉宾介绍


陈凯先 院士

中国科学院

大会名誉主席


嘉宾简介:

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

现任《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技术副总师,国家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上海巿科协主席、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和监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孙飘扬 博士

恒瑞医药董事长

大会执行主席


嘉宾简介: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投身医药行业40多年,长期从事新药研究和企业管理工作,带领恒瑞医药专注健康事业,不断加大投入,聚焦抗肿瘤、手术麻醉、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多领域进行新药研发,打造国际先进技术平台,努力研制更多的新药、好药,惠及患者,更好地服务健康生活。恒瑞医药已成为中国制药行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目前公司实现16个创新药获批上市,注射剂、口服制剂和吸入性麻醉剂等高端制剂规模化销往欧美日市场,推动中国制药品牌走向世界!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李进 教授

上海东方医院

大会专家委员


嘉宾简介:

同济大学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 亚洲肿瘤联盟(FACO) 主席、 CSCO基金会理事长、 中国药促会肿瘤临床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建与继教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理事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Cancer Science副主编。


刘勇军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总裁

吉林大学唐敖庆客座教授

大会科学委员


嘉宾简介: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总裁,吉林大学唐敖庆讲席教授,华普生物制药科学创始人,在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和全球顶尖制药企业研发部门拥有丰富的工作经历。

刘博士于1984年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取得内科医学学位,1989年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院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并于两年后在该校完成博士后项目培训。1991年加入跨国制药公司法国里昂先灵葆雅,1997年加入先灵葆雅旗下美国生物技术公司 DNAX 研究所担任主任科学家。2002年,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聘为杰出讲席教授、免疫学系主任和癌症免疫研究中心创始主任。2011年,被贝勒研究所聘为首席科学官和贝勒免疫研究所所长。2014年被阿斯利康旗下全球生物制药子公司 Medimmune 聘为首席科学官和全球研究负责人。2016年至2020年期间担任赛诺菲全球研究负责人。

刘博士拥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机构经历,他在 Nature 和 Science 等顶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了超过260篇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10万次。推动了多个领域的临床前研究,使得许多候选药物从最初的实验室发现走向临床,惠及病患。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董晨

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湖大学医学院院长

大会科学委员


嘉宾简介:

董晨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助理、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药学院讲席教授, 首届新基石研究员,他还是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双聘)、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PI。董晨1989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1996年获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博士学位, 1997至2000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免疫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曾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免疫学系终身讲席教授、炎症与肿瘤中心主任。2013年回国工作后,曾任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

董晨院长主要致力于免疫学的研究,在T细胞分化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贡献,其研究对于治疗免疫性疾病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也给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其中定义Th17和Tfh细胞的工作,2021年被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评为免疫学过去20年最重要的20项突破中的两项, 也在2022年被Nature Milestones列入T细胞领域历史上的20个重大里程碑。董晨院长目前已发表论文280篇,总被引用次数达35000余次,曾七次被评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董晨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曾获得2009年美国免疫家学会BD Bioscience研究者奖、2019年国际细胞因子与干扰素协会Biolegend-William E. Paul Award奖, 他还被授予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吴杨医学奖等。他是基金委”炎症生物学与疾病”创新群体负责人。现任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和hLife的共同主编、Frontiers in Immunology·T Cell Biology主编,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常务副主编、Advances in Immunology副主编, Annual Review in Immunology、Immunity、Med和Cell Research等期刊的编委或科学顾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邵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清华大学讲席教授

炎明生物科学创始人

大会科学委员


嘉宾简介:

邵峰博士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99年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于密西根大学生物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科研副所长。

邵峰博士在天然免疫和细胞焦亡领域做出重要贡献:鉴定了多个针对细菌的胞内免疫受体,包括识别LPS的caspase-11;进一步发现并阐明了炎症小体和caspase蛋白通过剪切活化Gasdermin D(GSDMD)诱导焦亡的分子机制,为败血症和炎性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靶点,Gasdermin家族膜打孔蛋白的鉴定也重新定义了细胞焦亡,开辟了细胞死亡和免疫研究新方向。邵峰博士还发现caspase-3可以活化GSDME引发细胞焦亡,是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重要原因;细胞焦亡还是淋巴细胞毒性的关键机制,肿瘤细胞焦亡可诱发强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邵峰博士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以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和Cell杂志发表研究论文19篇,总引用40,000多次;获得多个重要奖项,包括未来科学大奖、基础和肿瘤免疫学大奖William B. Coley Award、求是杰出科学家奖、陈嘉庚科学、北京市科学技术最高奖(突出贡献中关村奖)、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国际蛋白质学会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以及吴阶平-保罗杨森基础医学奖等,并于2015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和EMBO的外籍成员,2016年当选为美国微生物学院会士,2019年当选为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苏冰

上海交通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

大会科学委员


嘉宾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免疫与微生物学系主任、教授,瑞金医院免疫相关疾病研究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耶鲁大学免疫代谢研究院主任,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荣誉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美国耶鲁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客座教授。1984年获得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CUSBEA中美留学项目入学耶鲁大学,1987、1991年分别获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91-199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事博士后工作。1995-2014年分别是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担任终身教授和耶鲁大学担任终身教授。苏冰教授研究主要聚焦于MAPK和mTOR信号通路在肠道间质细胞、巨噬细胞、T、B细胞和固有样淋巴细胞以及血管细胞的调控机制及其在肠道炎症、肿瘤、纤维化、心脑血管等疾病中的生理病理作用。在Nature、Cell、Immunity、Nature Genetics等顶尖学术发表论文150篇,他引超过21000次。苏冰教授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包括美国NIH、ACS、DOD、AHA、LLS、Irvington Fellowship以及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以及上海市科委、卫计委等项目。此外,苏冰教授曾担任美国华人生物学家协会秘书长和理事会委员,现任《现代免疫学》杂志主编,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和Current Research in Immunology杂志副主编,《中国科学SCLS》、STTT等杂志编委,是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面上项目、CJ及美国NIH、AHA等多个学科组的专业委员和项目评审专家。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Tak W. Mak

Director,Campbell Family Institute for Breast Cancer Research, Princess Margaret Cancer Centre, University of Toronto


嘉宾简介:

Director, Campbell Family Institute for Breast Cancer Research, Princess Margaret Cancer Centre, University of Toronto, Toronto, Canada

Director, Centre of Oncology and Immunology, InnoHealth, and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ak W. Mak is internationally known for his pioneering work on the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of cancer and the immune system. His group was the first to clone the gene encoding the human T cell receptor,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CAR-T and TCR-T treatments. His team also showed that CTLA4 negatively regulates T cell activation, paving the way for checkpoint inhibitor immunotherapy. Most recently, his team established that the brain communicates with the immune system via T and B cells producing acetylcholine.

In the biotech arena, Dr. Mak was the Vice President of Research at Amgen as well as co-founded several companies including Agios Pharmaceuticals and Treadwell Therapeutics. These companies specialize in developing first-in-class drugs delineating metabolic and immunological vulnerabilities in tumour cells that can be exploited as novel therapies. Two IDH inhibitors and one drug directed at PKR are now FDA-approved for AML treatment and anemia patients, respectively. At Treadwell, three first-in-class agents targeting aneuploidy and immunotherapy focused on advanced cancers  are now in phase II clinical trials .

Dr. Mak has published 1000 peer-reviewed research papers, holds dozens of patents, won numerous scientific and medical awards and is a recipient of a dozen Honorary degrees in Europe, Asia and North America.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