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一会投资
健一会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成为“最靠谱的一级市场投资人社群”,会员基本覆盖清科排名前50名的机构,以投资总监以上职位的个人朋友为主,提供的公益服务包括深度闭门沙龙、微路演、众筹基金、退出设计、个人PR等。活动均为邀请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日报  ·  福利!这次是《一生所爱》音乐会 ·  9 小时前  
麦音乐  ·  我看见许许多多他人的面孔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一会投资

Ecom创始人王西:狗年前后,我眼中的区块链之变

健一会投资  · 公众号  ·  · 2018-04-16 18:58

正文


Ecom 创始人王西在去年投身于区块链领域,八个月过去了,有着创业者和投资人双重身份的他,亲身感受了区块链行业在2017年和2018年呈现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王西 | Ecom创始人

Ecom创始人、摩托邦创始人、会员制电商“达令”联合创始人。
连续创业者,拥有5年社区社交、11年电商创业经验。



我曾在2013年与数字货币结缘,当时以20元人民币/枚的价格买了一些比特币,在价格涨到80美元/枚的时候卖出了,之后没有继续在币圈深耕。


九四风暴( 2017年9月4日七部委发布联合公告,宣告在中国严禁包括ICO在内的代币发行融资 ,健一君注 )之后我开始接触区块链,考察市场时几乎所有人都在跟我说:“别问了,赶快上车吧。”


狗年之前,区块链项目是飘在天上的,看不到摸不着,不懂是因为信仰不够,大家给你解释都耽误赚钱。于是我搭上了末班车,投了一些熟人做的项目。


然而春季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大部分项目在上交易所时赶上了币圈“破发”浪潮,绝大多数币种都遭遇大幅下跌,所幸当时我们的币逆势上涨,获得了不错的收益。当我在朋友圈分享喜悦的心情时,收到的却是诸如“还割呢?”“交易所的量不够了?”等误解式的评论,让我压力骤增。


作为项目方,我的项目在交易所发币后,自然希望广大用户来踊跃购买。但炒币的泡沫肯定会破裂,所以我更希望大家能够关注项目本身,项目能解决实际问题,用户才能长期持有我们的币,币价才可能涨得更多。然而,大部分用户并不关心项目的开发程度和技术水平,每天讨论的依旧是是币价的涨跌情况。整个区块链领域也是如此,大部分人对区块链的认知只停留在炒币,大家最关心的是币价,而不是项目应用。



去中心化跑不通

今年春节以前,几乎所有区块链项目做宣传时,都会把自己描述成“去中心化的XXX”,这些项目追求去中心化的理由也都大同小异:互联网巨头们都太贪婪了,我们要把他们打倒。


大家都觉得区块链可以改变世界、改变行业,要用区块链去逐梦,最终目的就是要从巨头碗里分一杯羹。


但是去中心化这件事并不靠谱,很难跑通。


目前唯一去中心化的应用只有一个:比特币。可换个角度想,如果比特币的算力有超过50%在一个机构的控制下,那这个去中心化其实也很讽刺。


现在所有互联网创业者都需要用“云”,不论是用腾讯云、阿里云,还是用亚马逊云,都会在无形之中带着中心化的标签。很多大佬聊起比特币起源时总会讲一个用石头记账的部落故事,故事里形象地描绘了分布式记账的特点。然而很多人似乎忘记了,部落里有酋长,有能够做出最终决定的人。区块链创业者可以把白皮书写的感性一些,但接触技术和产品时就会发现,项目最终还是由用户买单,有人使用,项目才有价值。只要有用户存在,就意味着要有一个中心化的、专业的团队持续提供服务,所以去中心化这件事短期内很难实现,弱中心化是有可能实现的。


这个行业只剩创业者了,得挤空气

现在区块链行业有很大的“空气”成分,以太坊上的400个应用只有200个具备活跃性,即使具备活跃性,也不代表项目能良性发展下去。这个行业需要挤“空气”。


相信接触区块链行业的投资人都读过项目白皮书,几乎所有项目都会在白皮书里将落地时间拉长,要一年甚至两年才能落地,为什么?因为项目方需要更多时间讲故事,需要更多时间渗透到底层人群,让大家来买币、接盘。实际上,一个能够被大规模使用的应用,通常只需一个20人的成熟团队和2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初版上线测试了。


好听的故事让你无法判断项目的锚定价值,更无法判断币的实际价值。可飞机总要降落,故事总要有结局,哪怕是装着火星空气的玻璃瓶也是一个没有流通溢价的摆设,大家等不到结局,故事讲完以后给你的只是一个无用的产品。


去空气是件好事。现在小散投资者都开始离场了,概念炒的过热以至于连广大群众都不相信区块链了,这个行业只剩创业者了,大家就安心干活,好好做项目吧。


想挤出空气必须重视“用户的感知”。用户对区块链的感知除了炒币以外还应该包括产品落地,真正使用产品、感知产品。


区块链同样要拼商业模式的创新,因为拼资源已经拼不过巨头了。区块链创业者首先要考虑的是解决了用户什么问题、什么痛点,创造了什么新价值。只有你的产品真正触达到用户,让生活更方便、更美好了,让大家感受到了区块链技术带来的价值,才能重获支持,才能挤出空气。



概念优势不再,区块链项目回归价值投资

进入狗年之后,区块链项目融资变得越发困难,原因有两点,第一,故事不好讲了,投资机构不信了,大家都回归理性;第二,小散户的可支配资产已经在之前的炒币过程中被消耗掉了。


市场繁荣时,项目方赚散户的钱,市场萧条时,项目方赚机构的钱。当前的市场环境倒逼项目方只能去寻找坚持价值投资的机构,靠谱与不靠谱的项目都暴露出来了。投资机构也开始意识到,区块链公司和传统行业公司走向成熟需要的时间是一样长的,很难在这一领域赚快钱了,只能发掘真正靠谱的项目。并不是有了区块链,成功的时间就能缩短。


在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中国,一个只有十几万或几十万用户的区块链项目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最后投资机构还是得从场景、运营、团队、解决痛点、市场规模、财务模型等传统指标着手考察项目。(完)

本篇实录系根据健一会( ID: jianyihui2011 )沙龙第 222 位主讲人王西在健一会主办的 区块链 主题沙龙上的精彩分享整理而成,现标题为健一君所加。 根据嘉宾意见,分享内容已删去部分敏感观点及内部信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