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假,关于“老师旅游能不能发朋友圈”的争论就没停止过。
甚至相关领导还会好心提醒你,为了社会和谐,保护自己,请不要发朋友圈。
让我惊诧的是,最近支持老师旅游不发朋友圈的论调逐渐增多,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且听我慢慢说来。
从法律上讲,公民有表达的自由和权利。旅游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也不在法律禁止的范围之内,所以,教师旅游发朋友圈,受法律保护。
从道德上讲,有人提出了一种观点:在别人饿肚子时不要吧唧嘴。
这话看似有道理,实则大错特错。
如果甲的粮食是通过辛勤劳动所得,那他再怎么吧唧嘴,都不是乙饿肚子的原因。
乙把怨气洒向甲,愚蠢且短视。
如果甲的粮食是通过剥削克扣乙所得,你是希望他吧唧着嘴,还是白天装着饿肚子,晚上闭门吃大餐?
有多少贪官因为子女炫富被查,你觉得,要禁止他们展示自己奢侈的生活吗?
只要你的财富是合法所得,炫是本事。
仇视的不应该是富裕,而是掠夺与剥削。
同样的道理,允许教师晒朋友圈,大家都来晒旅游照,有些人,才可能露出马脚。
旅游晒张照片,和你晒孩子的奖状,有多少区别?
这不是人的正常需求吗?
苛求他人是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的圣人,才是真正的邪恶。
从教师的职业特点来讲,晒朋友圈主要不是炫耀。
第一、这是种记录与表达。
老师会写,也喜欢写,在单调的教育生涯中,旅游无疑是个难得的写作素材。
朋友圈记载生活的美好瞬间,有问题吗?
第二、暑假晒朋友圈,也是老师骨子里的卑微与倔强。
一般来说,缺什么就晒什么。顶着天底下最光辉职业的高帽,能支撑它的素材却不多。
寒暑假,可能是绝大多数人选择教书的重要原因。
越没有尊严,潜意识里就越想晒。
老师的暑假听起来长,实际真正到手的没多少。
每年就那么几天穷游的日子,还要大热天和人挤一块,让他们晒晒又何妨?
第三、你见过凌晨五点半就要起来的早自习吗?
见过深夜十点半才回家的晚自习吗?
见过堆积如山的试卷和作业吗?
见过被家长误解和辱骂后的委屈吗?
见过未老先衰的腰、颈、腿、喉咙吗?
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只是老师们很少晒。
熬夜有他们的份,
秃头有他们的份,
压抑焦虑有他们的份,
委屈痛苦有他们的份,
学生安全有他们的份,
学生考不考得好有他们的份,
学生毕业了防溺水仍然有他们的份,
甚至,家长戴头盔交医保竟然也有他们的份,
就算放了假,各种杂事依然有他们的份。
出去玩几天,心仍然锁在学校里。
所以,别羡慕他们匆匆忙忙、精打细算、走马观花似的出去玩了几天。
他们平时被透支的太狠,那几张精心炮制的朋友圈照片,权且当做他们的精神镇定剂吧。
最后,说点细思极恐的。
“为了社会和谐,保护自己,老师还是不要发朋友圈。”
粗一听,可能觉得没问题。
但仔细一想,老师的一项正当权利就以“社会和谐”为名,被理所当然地剥夺了。
可怕吗?
下次,张三打了你一巴掌。主任劝你,张三就是那样的人,为了社会和谐,保护自己,你还是算了吧。
可怕不?
如果这种话术和思维大行其道,作为普通人,又会有多少正当权益被非法剥夺?
平时,你是不是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有些事,明明你占理,明明可以追究,却被别人一通说,反而变成了你不懂人情世故,不知进退?
这就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理直气壮地侵犯你的权益。
如果哪一天,全体老师被迫旅游不发朋友圈,那接下来的,又会轮到谁?
我旅游不发朋友圈,但发与不发,是我的自由,也是我的权利。
倘若我因为用不着就放弃它,那下一次,别人用不着而我急需的权利,也会这样被放弃!
今天,你捍卫别人发朋友圈的权利;明天,你的权利,才会同样被别人捍卫!
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亲爱的朋友,你还觉得,老师旅游不该发朋友圈吗?
推荐阅读:
又发明了派遣制教师
暑期教师研修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