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深圳读书会
一个新鲜有态度的平台,不定期开展各种大牛干货、小咖风暴、阅读+(策划、演讲、游玩)等活动,让我们一起把阅读变成更快乐的生活方式。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深圳读书会

信息过剩时代的5个学习方法

深圳读书会  · 公众号  · 深圳  · 2019-01-14 20:04

正文

深圳读书会
为每个阅读者创造舞台
关注




信息过剩时代的5个学习方法



▲第1300期分享现场



读书君说


在当下这个信息严重过剩的时代,学习已经不是贪多求大的过程。学什么、不学什么当有所选择。2018年12月23日下午,国际生涯发展协会(NCDA)认证国际生涯发展咨询师(CDA) 刘畅老师 来到深圳图书馆南书房,为我们解读方柏林先生 《过剩时代的学习》 这本书。


这次读书分享,刘畅老师从 过剩时代学什么、过剩时代如何学以及过剩时代的学习之道——寻求终身教育 三个部分展开,对于该主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分享中提到的干货饥饿症、布鲁姆学习理论、断舍离、训练开放性思维、走出习得性无助、进入心流模式、进行高效练习等内容,对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非常具有启发性。


下面是文案组伙伴 芝瑶 对当天活动的回顾,一起来学习。





//
一、过剩时代学什么?
//


知识过剩的时代,不仅表现在学习资源更丰富,海量资源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多;学习场景也更加多元,并且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学习的自由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书友反而表现出了 “干货饥渴症”


什么是干货饥渴症? “干货”是指我们希望更高效地学习真正“有用”(有价值)的内容;“饥渴”表现在实际接触到有价值的内容不多,或水货信息过多干扰太大;即使成功识别了干货,人们却常常只收藏不消化。造成这种症结的原因可以归结为 “稀缺思维” ——即身子在过剩时代,脑子在稀缺时代,所以优化资源、放眼长远,吸收才是关键。


在过剩时代我们学什么呢?刘畅老师向我们分享了 “布鲁姆学习分类论” ,用改善后的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学习的各个层面。 希望我们 走出“识记”的“地下室”,向高层进发,并均衡发展各层面的能力。



//
二、过剩时代怎么学?
//


刘畅老师结合书本和自己的经验,为我们总结了一系列的学习策略:



1、学习之法

如今时代,善用工具和系统会为我们省很多力,有些东西不需要在大脑里反复捋清,借助电脑和EPSS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lec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同时用数字空间 “断舍离” 定期备份和清除,能帮助我们聚焦重点。


2、思维升级

与方法对应,我们的思维也需要更加开放,不断成长, 走出习得性无助,找到学习的最优发展区,从而达到流畅境界。


“习得性无助” 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3、情绪管理

除了思维升级,我们还要进行情绪管理,即不断地进行积极的自我谈话,克服负面的对话,训练心理纪律,管理学习压力,培养坚毅品质,不断以正能量感染他人。


4、学习之术——高效练习

在过剩时代,资源、方法和套路都有很多,但最终还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刘畅老师着重分享了 “高效练习” 的概念,通过带驱动力地投入一万小时到靠谱的事情上,不断提高练习效率。同时也要注意避开认知幻觉,采用客观的测评作为衡量学习进度的手段,不断提高难度以应对过度自信,并 采用录播回访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


5、学习之道——终身学习

伴随着信息过载、知识过剩,支持与践行“终身学习”的人越来越多。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者“学无止境”。


相比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学会学习方法,“终身学习”更重要的是养成 主动的、不断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学以致用的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



//
三、总结
//



这次读书分享,南书房的分享空间内坐满了人,有不少书友全程站着听完了读书分享,还有很多书友边听边做笔记,无论年龄多大,专注认真的样子都很迷人。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书友加入到读书会这个大家庭,与我们一起“终身学习”,做好自己,从容一些,面对真实的自己,脚下的路就不再那么慌张。



爱分享





精彩花絮


嘉宾与书友交流

美美的活动合影



义工风采



文案:郭芝瑶
95后双子座;爱好读书旅行

繁华落尽,纯粹依然。



主持:廖庆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