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沥雨声中,
你可听出了我?
| 第1367期
《夜》
,Hasui
Kawase
[日本]
▾
点击收听
▾
雨声说些什么?
作者:余光中
为你读诗:余光中|诗人
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
楼上的灯问窗外的树
窗外的树问巷口的车
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
巷口的车问远方的路
远方的路问上游的桥
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
上游的桥问小时的伞
小时的伞问湿了的鞋
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
湿了的鞋问乱叫的蛙
乱叫的蛙问四周的雾
说些什么呢,一夜的雨声?
四周的雾问楼上的灯
楼上的灯问灯下的人
灯下的人抬起头来说
怎么还没有停啊:
从传说落到了现在
从霏霏落到了湃湃
从檐漏落到了江海
问你啊,蠢蠢的青苔
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
《守夜人·余光中诗歌自选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余光中(1928—)
著名诗人、散文家、批评家、翻译家。祖籍福建,生于江苏南京。
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已出版诗文及译著四十余种。
斩获“吴三连文学奖” “中国时报奖”“金鼎奖”等台湾地区所有重要文学奖项。
2012年4月,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
2015年7月,获第13届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大奖。
他诗歌风格的变化轨迹代表了中国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走向。
作为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仍在“与永恒拔河”。
他说:“
感谢永远年轻的缪斯,尚未弃一位老诗人而去”。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雨声说些什么呢?问题似乎始于楼上的灯,兜了一圈又被返抛至楼上的灯。抑或说,问题始于那个深夜听雨人,而我们不自觉地落进他那追问“雨声说些什么”的圈套。寻求答案的途中,问题本身的意义脱落,一切都陷入雨境本身的玄妙里。
回环手法的运用,使得全诗巧妙而又俏皮,它不像“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那般死循环,窗外的树、车,每个意象都像是一个跳板,给人更开阔、纵深的感官体验。
画家保罗·高更曾说过:“艺术家创作,是面对自然做了一个梦。”在余光中先生的这场雨,让人有种做了几个世纪的梦的恍惚感。一盏灯,一扇窗,一夜的雨声,似乎就打开了梦的豁口:倏忽间,仿佛走到唐朝的竹溪、村路、板桥,走进宋朝的小楼春雨、深巷杏花。冷不防又栽进童年的记忆:故意去踩地上水洼的童年、在稻花香里听蛙声的童年。
时空措置又搁浅,雨水从传说落到了现代,从大禹时期泛滥的滔天大水零落成诗经时期的“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混同着社会历史苍茫的雨,具有大开大合的张力。张若虚曾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月如此,雨何尝不是这样?
一场丰饶的意识流之后,这一夜的冷雨,早已浇遍那颗湿漓漓的灵魂,踏遍了歌楼、客舟、僧庐。然而“雨声说了些什么?”这个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于是,再执意问檐下的青苔,亲昵地,撩拨地,这言语里流露的童真,便是木心先生那句:“唯一能做的是长途跋涉之后的返璞归真”最好的注脚罢。
文/小奇
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为你读诗」特别版《守夜人》。
- 诗歌音乐 -
配乐剪辑自
美国新世纪钢琴大师
Brian Crain
的作品
Rain
,出自专辑
Piano and Violin Duet
。
●
●
●
▎特别预告
周日晚9点,古诗词特辑更新第7期,卫东老师为你读晏殊的《浣溪沙》。
诗词 |朗读 | 音乐 |心灵
▎明日预告
明晚10点(4月15日),演员春夏为你读诗人蓝蓝的作品《我是别的事物》。
▎更多余光中的作品
陈铎《乡愁》
|
暮晓《春天,遂想起》
|
陈小朵《珍珠项链》
|
龚宁《幻》
|
大山《问烛》
|
晓勇《夜读》
|
徐涛《深山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