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讲述了两位老演员戴耀明和李嘉明在困境中的现实情况,以及普通人的生存压力。提到了外卖小哥李瑞丰、产品经理帝哥等普通人的艰难生活,以及放下身段赚钱的重要性。文章强调生活不易,放下虚无的身份和面子,踏实赚钱生活才是成年人最值得钦佩的体面。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老演员戴耀明和李嘉明的现实困境
两位老演员因TVB的落寞而收入锐减,不得不从事其他职业维持生计,如打工和摆地摊。
关键观点2: 普通人的生存压力
普通人在面对生活的重压下,不得不放弃体面的工作,选择兼职送外卖等工作来维持生计。
关键观点3: 放下身段赚钱的重要性
生活不易,放下虚无的身份和面子,踏实赚钱生活才是普通人面临生存问题的最终出路。
正文
一位是52岁的戴耀明,被爆在香港一家茶餐厅打工,负责刷碗,处理后厨垃圾。
戴耀明是TVB合约演员,曾参演过《溏心风暴》《金枝欲孽2》《使徒行者3》《法证先锋》等知名影视剧。
戴耀明出道32年间,陆续参演过一百多部影视剧,凭借出色的演技,收获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只是近几年,随着TVB的落寞,他的收入也跟着锐减,不得不靠在餐厅打工来维持生计。
在新闻爆出后,戴耀明并没有粉饰自己,而是大方地承认,并发文表示:
“这本人生笔记本,看你自己想写什么,又不是偷,又不是抢,最重要过好自己就可以了。”
而另一位是中年演员李嘉明,他前阵子也被人拍到他在摆地摊、卖炒面。
视频中的他,手脚麻利、动作娴熟,三分钟就能做好一份炒面,跟普通摊贩没有什么区别,丝毫看不出一点明星的影子。
要知道,李嘉明火那会儿,能跟张国立、李成儒、邓婕等众多实力派演员同台飙戏。
后来他又因为《中国兄弟连》中“毛猴”一角,而被观众广泛认可。
自此后,他就在抗战剧领域混得风生水起,陆续出演了二十多部抗战剧。
只可惜,这几年李嘉明的资源越来越差,不得不重新跑起了龙套,难在荧幕上再见他的身影。
没想到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印象里那个瘦弱的“毛猴”,也变成了沧桑的大叔。
面对时代的浪潮,不管是戴耀明还是李嘉明,都渺小如一粒尘埃。
他们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为了碎银几两而四处奔波的我们?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那个在医院即兴演奏钢琴的外卖小哥,李瑞丰。
他做外卖员之前,有足够光鲜的履历:出过个人专辑,上过央视。
但随着后来生意破产,他就跌落了生活的低谷,欠下了200多万的债。
面对生活的重压,他卖掉了车和房,跑到横店做起了几十块钱一天的群演。
李瑞丰说:“以前,我做群演,导演和主演瞧不起我。现在,我送外卖,连群演都瞧不起我。”
85后的@帝哥,曾在北京互联网大厂任职,做外卖平台的产品经理,工资能到四万。
那时的他,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敲击着键盘,制定了一条又一条近乎苛刻的骑手处罚制度。
这两年很多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掀起了裁员潮。帝哥和妻子赫然在他们公司的裁员名单里。
重压之下,帝哥只能选择在多个平台兼职送外卖,解决温饱问题。
更讽刺的是,他发现当初自己制定的规则,如今变成了束缚自己的枷锁。
一个红灯,一次拥堵,甚至小区电梯的等待时间,都可能让他超时被罚款。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能停下脚步,为了那几块钱的配送费,忍受着顾客的催促和平台的惩罚。
余华在《活着》里写道:“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快乐,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艰辛。”
我们都是摸爬滚打的普通人,没有一天能离开工作,更没有一天敢断了收入。
生活不易!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体面、轻松和赚钱难以并存。
刚到上海那几年,她非常穷,满脑子都在想怎样才能多赚钱。
为此,她常常去做一些被人看不起的工作,比如做酒吧服务员,比如做足底按摩师。
甚至为了多赚几百块,她还主动要求上夜班,到吧台帮忙。
闲着的时候,她又缠着按摩师教她按摩手艺,只为了将这门手艺练得出众一些,来赚取更高的小费。
那段时间里,她说她像一条蚯蚓,在黑暗里一节一节向前拱,往前爬。不停地寻找光亮,寻找更好的机会。
只要这份工作不玷污你的人格,你再劳累再不喜欢,只要可以给你带来一份收入,你可以先做。”
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工作,并非我们想要做的,但我们还是会抢着去做。
就像那个在众目睽睽之下,穿着开衩裙,跳舞卖艺的小区保安。
就像成都那个摆摊卖煎饼的高管,他就愿意做这样的工作吗?
可他的背后,是房贷、车费、生活保险等各种需要花钱的地方……
还有那个在车流中隔着车窗给人擦鞋的小伙,虽然被践踏了尊严,可他嘴上却还是一刻不停地在给人推销产品。